羅桂連
(廣西荔浦市荔城鎮第三小學,廣西 桂林 546600)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任何數學知識都可以與生活建立聯系。可以說,數學知識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化的教學,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用生活化理念可以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將知識點與實際生活之間進行主動聯系,讓學生感受課堂教學的實用性。同時,生活化理念也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捕捉學習素材,進而體會數學的深刻內涵。因此,生活化理念對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對增強學生的課堂體會具有重要意義。
數學教材是數學教學的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數學教材為主,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才能讓數學課堂更加具有實效性。為此,教師需要將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從而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深刻的記憶數學知識點。比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小學數學三年級課程《看日歷》中,將日歷知識生活化,讓學生既可以對日歷有深刻的認知,同時還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對日歷知識具體運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用記憶口訣的方法讓同學們對日歷知識充分的掌握,“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這種比較生活化的口訣,進而適應了生活化理念,促進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建立聯系。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傳統的課堂使用的教學方法單一,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喪失興趣,更不用說將數學知識生活化了。因此,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實現數學課堂的生活化,就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的將小學數學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從而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記憶。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更多日歷知識。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為什么2月是28天?、為什么每四年中有一個同年?、什么是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等微視頻,讓學生可以將日歷的數學知識帶入日常生活。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讓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將2017年到2019年各月份的天數記錄在表格中,然后讓學生觀察表中的數據與正確的數據之間有什么從差異,從而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新的發現,學會在生活中觀察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建立思維導圖,將各個月份的知識深刻記憶。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填空做題的方式,將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帶入數學課堂。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國際兒童節是哪一天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哪一年成立,到今天已經有多少年了等問題,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在數學教學中課堂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了解數學原理的主要途徑,更是學生接受知識反饋,不斷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將生活化理念貫徹到數學課堂中,及時的反饋數學知識,幫助學生解決疑問,不將問題留到下一天,及時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舉例來說,教師課題在課前十分中設置答疑時間,一般來說答疑的時間為10分鐘。在這期間,教師需要主動詢問學生在上一節課有什么知識點沒有弄清楚,還有什么不會的地方,然后進行集中解答,并對個別沒有聽懂的學生進行課后指導,及時的幫助學生解疑答惑,更好的進行下一步的數學知識學習。這也是將生活理念貫徹到數學課堂教學重點表現,因為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掌握程度,是否可以對生活化的數學知識進行熟練掌握。
綜上所述,生活化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小學數學知識得以實踐、應用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生活化理念對構建小學課堂體會的重要性,并采取將數學教材生活化,讓學生全方位體會數學;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及時反饋數學,將生活化理念貫徹到數學課堂中等多種教學方法,構建小學數學課堂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