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萍 米靜 李茹
(銀川閱海中學;銀川市第九中學;銀川閱海中學,寧夏 銀川 750000)
目前,很多的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為提出的問題越多就越能提高教學效果,所以在課堂中給學生提出了過多的問題,以至于學生缺乏充足的思考時間,并不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
很多教師在提問時,并不注重提問的方式,有些問題比較簡單,無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有些問題教師提出之后直接就給出了答案,并沒有讓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的空間。
部分教師并不注重科學的評價,教師在進行提問之后,很多學生的回答都沒有得到教師的評價,無論學生的回答是不是正確,都應該得到教師的評價,也要給予學生鼓勵,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教師對于問題的設計一定要合情合理,并且科學嚴謹,要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喜好,因此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問題的設計,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要充分的發揮提問的作用,讓學生可以提高思維能力。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計之前,首先要對課本的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設計出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另外,對于問題難度的設計也要合理,不能提太多過于簡單的問題,同時還要注意問題的層次劃分,對于成績一般的同學,可以適當提出一些中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對于成績較好的同學,可以提出一兩個比較有難度的問題進行拓展和延伸,這樣就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真正的實現提問的意義。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提問,展開個性化的提問。
例如在學習正比例函數的圖像以及性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其特點進行觀察,讓學生思考一般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相同之處和差異,再將其他的函數圖像和正比例函數圖像進行比較,通過不斷的比較讓學生發現其中的不同之處并充分理解不同函數圖像的特點。
對于提問時機的把握也非常重要,教師首先要對提問的時間進行思考,適當的時機可以更好的發揮提問的作用和意義,一般情況下,提問的時間可以分成課前、課中以及課后。在課前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正式的講課前,針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可以是對知識的導入,也可以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例如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圖片或者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好的開始講課。對于課中的提問比較重要,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和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問題的設計,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基本的概念和公式之后,為學生創設情境,通過應用題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學會將公式運用到實際的題目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教學的目的。最后就是課后的提問,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的作業,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也就是教師在提問時可以根據一個問題引申出其他的一系列變式問題,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思考,也可以學生之間進行討論,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公式的應用,加深對知識的記憶,也可以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混合,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
目前,很多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并不注重對形式的設計,因此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問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進行思考,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提問的形式,注重提問的趣味性。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情境導入,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式的提問,還可以隨機對學生進行提問,給每一個學生思考的空間和回答的機會,例如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小組內的成員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也可以讓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思路。在對個體進行提問時,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到每一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課堂的提問需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和主動提問的習慣,因此教師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還可以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當某一位學生提出問題之后,組織其他的同學進行思考和回答,共同解決問題。
例如教師在對有理數的絕對值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然后讓學生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提問,同學之間互相進行問題的討論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科學合理的對學生進行提問,真正的發揮提問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提問,同時對提問的時機以及形式進行設計,在提問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評價,希望可以真正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