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職業學院,浙江 舟山 316100)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各大高職院校十分重視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而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渠道,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全面落實立德樹人這一目標,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應將人文素養培育工作當做首要教學內容,充分利用音樂教育的特有優勢,讓學生能夠在悠揚的旋律中獲得美的感受,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發展。同時,高職院校音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具備較強的音樂表現力以及音樂鑒賞能力,從而推動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發展。
高職音樂教學的教學重點以及主要教學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的音樂水平以及心理素質得到提升[1]。同時,音樂教育具有一定的魅力,它不但能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還可以使學生的氣質得到提升,滿足學生對于音樂的需求,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身心健康可以全面發展,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升。
在目前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通常是將民族音樂以及傳統美聲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愛流行音樂,而流行音樂本身也能塑造學生的人文素養[2]。但是,部分流行音樂中表達出一些消極內容,會對學生造成一些影響。學生若有較好的人文素養,便能夠正確分辨音樂的好壞,選擇意義深刻的音樂進行感受,提高自身的音樂感受力以及音樂鑒賞能力,從而使學生的音樂水平得到提升。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高職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帶來充滿人文氣息的音樂課堂,從而調動起學生的音樂積極性,使學生更為透徹地感受到音樂的無限魅力,并學習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良好品質。同時,音樂教師可以巧妙使用提問教學法,以此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的探尋音樂作品中的人文內涵,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另外,教師應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以及生活難題,起到榜樣精神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道德品質[3]。
作為一名合格的高職音樂教師,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從而更好地培育學生,呈現出高質量音樂課堂。教師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提升:①明確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并將其當作自身的教育責任以及教育動力。②充分領悟人文素養的內涵,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探尋出有效的提升方法,從而更好地進行培育學生人文素養這一工作,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另外,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時,應圍繞著人文素養這一話題,全面的分析理解教材內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己的知識視野得到拓展,豐富音樂教育中人文內容,為學生會帶來高質量的人文音樂教育。
教師在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不能只單一的為學生傳輸理論知識,還應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多元性,受到一定的啟發以及指導,潛移默化中掌握相關的音樂技能以及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4]。同時,教師應仔細鉆研音樂教材內容,挖掘出富有美感富有、富有感染力的教學亮點,并將其與人文因素相結合,構建出良好的人文音樂課堂,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發現美、感受美、收獲美,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以及行為習慣。例如,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時,應設置相關的主題內容,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研究,說出自己對于他的理解以及感悟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習經驗,深入挖掘音樂中的人文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為音樂教學增添了人文氣息,還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音樂教師應把人文素養靈活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著手,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與創新,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同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的知識背景、歷史文化等,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讓學生更為深入的感受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另外,音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的內心真實感受,讓學生在充滿人文氣息的環境下進行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為學生今后成為高素質音樂人才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