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
(單縣房地產服務中心,山東 菏澤 274300)
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正處于迅猛發展態勢,帶來了矚目的經濟效益,而且在市場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的固有問題也日益嚴峻化,使建筑行業發展正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尤其在國家大力倡導綠色經濟、生態環保理念下,建筑行業的發展除了經濟效益最大化以外,還需要考慮如何實現綠色經濟,使綠色經濟理念與建筑業的發展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本文從綠色經濟理念視角探討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以及應對策略對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更加注重經濟的發展,并沒有關注到綠色經濟,因此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相對于西方國家而言起步比較晚,更重要的是基于我國經濟的基本國情,眾多消費者并沒有形成一種綠色建筑的意識,盡管當前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以及和諧社會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我國的綠色建筑經濟市場體系尚不完善,這對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的,而我國綠色建筑經濟市場體系尚未完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建筑經濟發展過程中更多的是追求數量以及規模,但是,對于質量的追求卻往往被忽視,而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弊端,這也導致綠色建筑在建筑經濟體系當中占有的份額就比較少。此外在外部環境方面,我國的建筑市場體制存在著一定的弊端,特別是在建筑項目具體的開發過程中,并沒有將環境成本,算入總成本中。
要想在建筑行業中推行和落實綠色建筑經濟發展模式,必須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關注。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它是建筑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綠色建筑的直接實施者和參與者,只有建筑企業在建筑項目實施中自動遵循綠色經濟理念,才能保證整個建筑行業經濟的綠色發展。綠色建筑經濟在我國的出現時間相對較晚,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規范標準,這就嚴重阻礙了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目標的實現。同時在綠色施工技術方面,國內建筑行業與國外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此外,國家在綠色建筑經濟發展這一方面的政策支持也相對較少,無法激發建筑企業在綠色建筑經濟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現階段隨著國家的大力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建筑行業也將綠色環保里面融入自身發展決策之中,對于綠色建筑經濟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但是與其相關的評價機制卻沒有與我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無法對現有預算建筑經濟的發展狀況進行合理評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是評價建筑綠色經濟的主要評價機制,但是在這一評價標準中并沒有與當下最為先進的綠色施工技術和綠色施工材料進行結合,因此評價標準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所以必須對現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進行優化和完善,必要時可參考國外所使用的全壽命周期評價方法。
目前國內的綠色建筑經濟發展水平依舊有很大的提高空間。確切而言,當前還處于初始發展階段,而該階段因為發展的時間不長,缺少有關經驗,致使政策機制未全面構建起來。為此,我國應當不斷健全與加快政策機制的構建工作,并且在政策機制建立過程中,一定要基于我國現狀,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另外還應當大力構建有關的評定機制和推廣體系來保證綠色建筑經濟的長效、穩健發展,如此不但可以節省大量建筑資源,還保護了自然環境,在創造了物質效益的同時也取得了優良的環境效益。政策的構建既要具有強制性,又應具有激勵性,最后構成一套與我國現狀相一致的政策構建計劃。
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需要巨額資本與先進技術的支撐。因此,在得到政府有關的扶持資金后,建筑產業自身應該增強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即加大技術變革與運用力度。圍繞節能降耗與生態保護的目標,在技術變革過程中,全面發揮技術優勢,有效參考且汲取國外領先技術經驗,打好我國在有關行業的技術根基。另外,應該在技術的運用方面花大力氣,經過反復實驗與試用,提升技術的實效性,累積更豐富的實踐經驗。對新產品與新技術的品質進行檢測,且在運用成效評定方面力爭客觀、全面,為技術的實踐運用甚至之后的升級革新奠定夯實根基。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大幅提升,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便具有了優良的環境。
基于綠色經濟理念,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起相匹健全成本管理評價是煙草物流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關鍵。評價機制的建立首要問題在于規范考核機制,確定考核辦法,正所謂要有法可依。同時,應該本著“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將物流成本的控制、預算執行及管理納入考核及評價機制之中,從而有效的實施獎懲機制。如,物流企業最為關鍵的是車輛的費用,其中百公里油耗、維修保養支出可以按月度、季度、年度進行考核。企業可以通過考核來不斷的改進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地提出改進措施,以實現其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作用。
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打破固守傳統的粗放發展理念,而且企業必須意識到生態經濟的重要價值和發展潛力,制定符合當前國家發展觀以及企業事情的長遠發展目標,順應國家發展趨勢,并將綠色經濟滲透到建筑設計、施工、維護等全過程中,促進綠色經濟與建筑經濟的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