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芳
(黑龍江省雞西復員退伍軍人精神病院,黑龍江 雞西 158100)
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醫療事業的發展。在醫療事業中,精神科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現階段我國在精神科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精神科病房康復護理。在影響精神科病房康復護理的因素中,主要研究的是內觀認知療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復護理中的應用研究。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精神科方面的疾病患者。在對精神科患者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在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社會功能的方面進行研究。一般情況下患有精神科疾病的患者在生活質量方面有很大不同。判斷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因素主要是心理困擾以及情緒障礙。根據現階段的數據顯示,能夠提高精神科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的主要方法,還是從心理方面進行突破。集中在多種方法中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的是內觀認知療法。
在某醫院中選取100名患有精神科疾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其中這100名精神科疾病患者中,精神科藥物治療后病情比較穩定。在這100名精神科疾病患者中主要符合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器官性障礙的診斷標準。并且判斷這些患者沒有嚴重的具體疾病,具有很好的聽讀寫能力以及患者的知情同意。
1.環境要求
在對精神科疾病患者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在對患者進行內觀治療法的干預期間,需要一個封閉安靜舒適的環境。其中這個空間中患者將進行連續性治療。從而選擇相對比較穩定、無人干擾的空間進行實驗。在空間中不得掛有任何飾品,是比較空曠的一個空間。患者在這個空間中可以自由活動,有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和心理治療相關的任何東西。
2.內觀認知療法
病人在固定的空間內接受內觀認知療法的過程中有專職的內觀治療師對病人進行實驗介紹。再專職內觀治療師介紹的過程中主要是為了讓患者知道治療的次數,并讓患者的心中有安全感,不斷的提高患者配合的積極性。在內觀認知療法進行的過程中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過繪畫等心理測試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心理社會功能的測驗。主要包括患者自己自述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等問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主要是激發患者對家人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在家人的生活中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主要是在連接家人和同事朋友之間的感情的過程中,改善患者的歪曲認知。第四部分:改善患者對他人的歪曲認知,在生活中付出和給予的回報比例,不斷協調認知。在完成四個部分的實驗后,對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情況進行觀察。
3.評估工具與方法
(1)護士用住院病人觀察量表
住院病人觀察量表主要包括對患者的社會功能,社會興趣,個人衛生等維度進行觀察。
(2)病人滿意度調查表
在接受內觀治療方法后,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主要是對內觀認知療法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其中我們將滿意度調查表分為知識宣教、服務態度、心理護理、護理技術等部分。
(3)配合度評價
配合度評價的標準主要是根據病人配合醫護人員的程度進行評價。在護理過程中,病人主要表現為依從性,記為良好。病人不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記為配合差。
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材料用t檢驗,技術資料采用x方檢驗。
經過實驗對比,我們發現患者在干預前個人衛生,社會功能以及社會興趣等均比較低。在患者干預后,個人衛生,社會功能以及社會興趣的評分比較高。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內觀認知療法的效果主要是通過內觀者的自己心里內在要求決定。在進行內觀認知療法的過程中,主要是對患者的內心世界進行改變。通過研究調查,個人衛生,社會功能以及社會興趣的提高,離不開內觀認知療法的治療。在患者的各項指標得到證實以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我們同樣發現內觀認知療法對治療精神科疾病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精神科疾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用內觀認知療法治療效果比較好。同時在精神科病房康復護理方面具有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