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慶芳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音河民族學校,內蒙古呼倫貝爾162795
小學美術,作為一門幫助學生發現美、品味美、創造美的學科,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愈發受到廣大教師和家長的重視。實際上,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如何打造更加優質、更加高效的美術課堂始終是教學過程中不變的課題。在筆者看來,若想充分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要從教師和教學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需不斷學習、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美術素養。另一方面,則需教師充分發揮教學智慧,采取更加新穎、更加可行、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具體將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展開:
教師,作為知識的講授者,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可以說,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對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知識的學習可以起到直接性的影響作用。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若想打造一個更加優質的美術課堂,則需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掌握新的美術理念、采取新的教學方法,以此不斷豐富、提升自身美術素養,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美術知識,感受更多美術魅力,使得美術課程成為學生最喜愛的學科之一。那么如何才能豐富自身美術素養,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構建一個更加優質的美術課堂呢?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展開:
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通過與同事的共同教研,掌握更多教學理念,獲得更多教學啟迪,從而實現對自身教學的反思、完善與優化。其次,教師需積極參加各校組織的公開課活動。一方面,教師在完成公開課后,可以聽到更多關于自身授課的建議。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觀摩其他教師的公開課中,學習其他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長處,掌握更多教學方法與教學活動。再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參觀一些美術館,聽一些美術講座,在優秀作品的欣賞中激發更多教學靈感,在專業講座的聆聽中學習更多專業知識。最后,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中豐富的教育資源,如專業論文、優秀教案等,在不斷學習中實現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
在小學階段,學生已具備所謂的“主副科”意識,對于美術學科這一“副科”往往缺乏足夠的重視,因而在課堂學習中往往出現不認真、走神兒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為使得學生能夠對美術學科更加重視,更加認真的投入到美術課堂學習中,則需教師發揮教學智慧,如采取課前提問導入的方式,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在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中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得被動的美術學習變為主動,讓學生從心出發,愛上美術學習,構建一個更加優質的美術課堂。
例如,在學習《風箏的魅力》這一美術課程時,教師即可采取提問式的課前導入,通過教師以“風箏”為主題的提問,激發學生了解風箏魅力的興趣。如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放過風箏呀?”,學生回答:“我們放過風箏!”。教師繼續提問:“那你們覺得,放風箏到底好不好玩呀?”,學生回答:“好玩!”。教師繼續提問:“那你們風箏的由來嗎?”學生回答:“不知道!”,而后教師即可為學生講授風箏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在學生對風箏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后,繼續提問:“同學們,你們之前放的風箏是花錢買的還是自己做的呀?”,學生回答:“花錢買的!”。教師繼續提問:“那你們想不想跟老師學習怎樣制作風箏,自己做風箏玩呀?”,學生回答:“想!”,而后教師即可為學生講授制作風箏的做法。
在學術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對美術學科缺乏重視,因而常常出現不認真、走神兒的情況。為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意識到美術學習的重要性,了解美術知識的應用性,教師可以將美術學習與日常生活建立聯系,創設生活化的美術情境。如此一來,在生活化美術情境的創設下,學生便能充分融入到美術課堂學習中,更加認真的學習美術知識,構建一個更加優質的美術課堂。
例如,在學習《我設計的服裝》這一美術課程時,教師即可將這一課題與實際圣湖建立聯系,創設一個“設計服裝”的生活化情境。具體創設方式如下,教師提問:“同學們,老師遇到一個小困難,你們愿意幫助我嗎?”,學生回答:“愿意!”。教師繼續提問:“是這樣的,這個周末老師要去參加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聚會,但是買不到合適的衣服,只能找專業人員進行制作,你們可以幫我設計一下服裝嗎?”,學生回答:“可以!”,而后教師即可告知學生自己對于服裝設計的要求,如服裝設計要美觀、要體現傳統文化元素、色彩搭配要鮮艷等,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服裝設計。再如,在學習《扇面畫》這一美術課程時,教師即可以“扇面畫”為主題創設生活情境。具體創設方式如下,教師提問:“同學們,學校馬上要開展夏季運動會了,可是夏天太熱了怎么辦呢?”,學生回答:“帶扇子!”、“帶風扇!”。教師繼續提問:“那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制作一把獨一無二的小扇子呢?”,學生回答:“想!”。而后教師即可和學生共同制作扇子,為學生講述扇面畫的由來以及扇面畫的繪畫方法,由此實現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
現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幫助。在以往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教師只能通過教材進行授課。然而,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教育資源更加豐富了,教學手段也更加多元了,如多媒體的應用,互聯阿教育資源的利用等。因此,若想構建一個更加優質的美術課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美術學習助力。
例如,在學習《我國古代建筑藝術》這一美術課程時,教師即可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更多我國古代建筑的圖片,如天安門、北京故宮、蘇州古典園林、圓明園、黃鶴樓等,而后與學生共同欣賞,感受我國古代建筑的藝術。如此一來,通過豐富的古代建筑圖像的呈現,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視野,還可以對我國古代建筑藝術更好的學習。再如,在學習《電腦美術——對稱圖形》這一美術課程時,更需教師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對電腦的操作,幫助學生掌握Windows畫圖板的操作方法,為學生講授“復制、粘貼”命令和對稱圖案的關系,豐富學生的美術創作體驗,為美術課堂增添更多新鮮感,由此實現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美術學科作為學生學習必修課程之一,對學生綜合素養、審美能力、藝術氣息培養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則需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下更多功夫,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打造一個更加優質的美術學習課堂,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習得更多美術知識,為日后美術學習乃至其他藝術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相信在教師的辛勤教導下,定能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名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