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淶源縣銀坊中學,河北 淶源 074300)
外語教學法是一定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的產物,是由不同教學階段以及教學要求決定的。不同的外語教學法產生于改革外語教育的實踐,受制于外語教育的目的,不同的外語教學法并非相互對立,而是長期相互依存的。各類教學法在見解方面相互借鑒,理論內容互相融合。歷史上有很多種教學法,如自覺對比法(Conscious-comparativeMethod)、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thod)、認知法(CognitiveApproach)、情境法(SituationalLanguageTeachingApproach)、聽說法(Audio-lingualMethod)、視聽法(Audio-VisualApproach)和交際法(CommunicativeApproach)等。英語教學法不斷更新,總是處于批判、繼承、發展、創新的過程。在不同心理學、語言學基礎影響下,語言結構和語言規則的掌握是早期傳統教學法關注的主要方面,語言意義、語言功能的掌握則是后來一些教學法的關注點。直接教學法、交際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和語法翻譯法是現代英語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法。
對傳統教學法產生較大影響的當屬語法翻譯法。雖然在我國的語言教學中,其存在的基礎是有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是最好、最合適的,語法翻譯法在培養語言技能方面較欠缺,過于偏重傳授語言知識,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不高,學生外語綜合應用能力不足;情境教學法則是由于對母語的排斥而不能發揮其在外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只重視使用目的語,不利于對語言知識點的徹底理解;交際教學法通過恰當的語言輸入和有意義的課堂互動幫助學生習得語言,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但是由于不提倡單純的語法解釋,無法保證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而且對于外語教學中重要的讀寫能力有所忽視;任務教學法雖然能夠通過設計各種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知識與技能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水平,但是任務設計、課堂組織對教師的能力和教學水平依賴性過高,并且不適合大班教學,課堂效率偏低,無法有效監督學生的個體表現;直接教學法在外語教學中偏重經驗、感性認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語,但由于語言修養薄弱,遇到結構復雜的難句僅靠語感進行猜測,難免會有差池。
總之,外語教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在方法上越來越傾向多樣化、折中化、本土化、學生中心化和學習自主化,如何在師生共建的課堂互動模式中,有意識地創造各種語言環境,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正確地使用英語知識去表達、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是外語教學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但是英語教學法的運用不是固定、排他的,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學習不同的教學法,熟悉并掌握其中的技巧,靈活地選擇有效的英語教學法。不能盲目地推崇某一種教學方法而否定另一種教學方法,應根據教學活動的具體情況綜合使用各種教學法。當前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適時穿插使用不同的教學法,不僅有效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控教學過程,加強師生溝通,幫助學生提高其語言能力,優化課堂效果。實踐證明,沒有萬能的教學方法,不能只使用某一種教學法,這樣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講解語言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還要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學習、合作等各種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結合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身邊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借鑒當今較有影響的幾種外語教學法,博采眾長,在汲取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等領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把外語學習的特殊性、教學條件、師資水平等充分考慮進去,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外語學習的環境、特點和目標,嘗試摸索、使用合理、符合實際、能滿足不同層次水平學習者需求的綜合教學法,從而達到最優教學效果,有效地開展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