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勇
山東省五蓮縣第二中學,山東日照262300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進行,德育教育成為很多學校開展教育的重點,德育教育意味著每一名教師都肩負著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的職責與任務,所做的不論大小事都為了學生。眾所周知,體育課堂對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來說都起著促進作用,不僅強壯學生體魄同時也完善學生的品格。而初中體育教學融入德育是要求每個體育老師成為新型的體育教師,強化自身的職責,一方面是延續初中生德育教育的目標,另一方面提高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體育課堂的效率更高。
從理論層面來說,德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方面,德育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在思想道德及政治方面對社會成員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區、家庭、學校、社會德育。狹義方面,德育就是在學校里,老師通過思政及道德教育對學生產生影響,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教學,使學生形成思想品德。
雖然很多老師都認識到了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將兩者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想法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初中階段是學生競爭考一個好高中的時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體育學科逐漸被邊緣化,這一現實嚴重阻礙了許多想法和措施,使得體育和德育沒有辦法實現有效融合。另一方面,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了體育與德育結合教學的必要性,但對德育教育研究不足,沒有在體育課堂上充分體現德育,因此造成學生對德育的價值理解不足。最后,德育融入到具體學科教學需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作基礎,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德育引導方法,才能極大程度增強德育的有效性。
初中體育課程內容雖多種多樣,但課堂內容和課堂設計還不夠完善,傳統的初中體育課堂本就遭到各個應試教育學科的壓縮,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巨額的教學內容。因此很多老師為了完成課堂任務,干脆變成了體育課堂理論講解,直接灌輸概念,卻沒有充分重視在實踐中進行德育教育,這樣的體育教學會促使學生形成厭學情緒。新課程改革后,體育課堂的效率應該提高,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有所改變,迎合時代的發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積極探索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工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基本情況來設計教學環節,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挖掘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容。例如,田徑可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學生往往對田徑運動非常畏懼,也覺得非常枯燥,每當老師提到跑步測試,學生無論從心理還是身體都很抗拒。因此體育老師就要把握好田徑訓練的強度,有針對性的將德育融入到訓練中。短跑訓練中鍛煉學生的集中能力和反應能力,長跑運動中讓學生互相鼓勵、幫助體力不行的同學,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引導學生突破自我。
單調重復的強調體育概念往往會使學生造成厭煩心理,這樣非但不能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會使他們放松警惕,造成一些意外情況。同時,沒有注重德育教育融入體育的課堂也沒有辦法讓學生很好形成團結、拼搏的意識,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因此面對一些課堂狀況和突發情況,老師應該把握好這些契機,及時正確的引導。例如學生爭奪體育用品或爭搶訓練地盤,老師及時進行德育滲透,為學生講述課堂規范,這樣的教學才能使學生記憶深刻。
一個德才兼備、以身作則的老師往往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好的范例,換句話說,一個能夠感染和影響學生的老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高尚的思想品德。老師的一言一行是學生的鏡子,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思想品德,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的道德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各個學科老師都應該將德育教育作為工作所追求的目標。初中體育教育關乎學生的身體素質,德育融入體育則是對中學生進行更高層面的精神教育。對于初中體育老師來說,將德育融入體育課堂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它可以在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意志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思想品格。學生體質和品質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促進各個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