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
在美術中色彩是一種主要的表現形式,搭配不同色彩會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力,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效果,色彩教學也是美術教學中最基礎的內容。在高職開展美術教育時,色彩的應用能夠展現出學生的藝術靈感和個性思想,這一教學內容對于高職學生美術學習有重大意義和作用。
每位學生都具有獨特的個性,思維之間存在著差異,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呈現的繪畫內容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性。針對這樣的情況,美術教師進行色彩教學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在學生學習使給予其一定的空間,將其能力成分發揮出來,使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主題來繪畫。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力來應用色彩,對比應用色彩后,實現視覺上的碰撞,通過繪畫作品展現出自身個性,將創造的張力增加,通過這樣的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美術創造力、審美情感和想象力。
在高職院校開展美術教育時充分運用色彩來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創造思維,加強學生專業能力培訓,使其掌握光色變化、空間塑造以及質感觀察等技能,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可以準確掌握光色變化等知識。此外,教師教學應結合實際內容,引導學生對自然色彩進行多多觀察,體會大自然種色彩的美,通過色彩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應用色彩的創造力。
進行色彩教學,以挖掘出學生在繪畫方面的創造潛力。高職傳統的美術色彩教學中,學生只會應用一種色彩來繪畫,通常教師沒有重視這一內容,為引導學生使用豐富的色彩來實現創造性繪畫,這不利于激發學生創作熱情,難以提升其創新能力。
現階段,高職美術教師在開展色彩教學時,應先確定色彩教學的主要內容,講解色彩知識,并進行有效梳理,在實踐教學時合理轉化理論知識,將知識難度降低,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從而打下良好的色彩理論基礎。例如,教學中色彩三要素是難點之一,教師應充分解讀這一部分的內容,并選用代表性較強的藝術作品或畫做詮釋色彩三要素,并加強學生的演練和實踐,使學生充分掌握判斷混色的能力。除此之外,也可加強學生色彩應用能力,通過比分析方法,協助學生構建色彩理論框架,將學生在色彩表現方面專業能力提高。
進行色彩教學時,美術鑒賞能夠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鑒賞美術作品,進入良好的色彩學習狀態,增強審美能力及感悟能力。在欣賞作品時,學生可以感受到色彩帶來的美感,也能夠了解名家的美術作品,從中獲取更多繪畫經驗。教師可開展生活化教學,并在教學中融入鑒賞色彩的內容,學生比較熟悉生活各類色彩搭配,可將生活中觀察到的及印象深刻的配色和色彩層次應用到作品中,避免認知固化,阻礙學生思想發展,給予學生更多認識色彩的機會,使其掌握色彩變化規律。
大自然能夠成為繪畫的靈感來源,教師進行美術教學時,可帶領學生探索大自然,感受自然中植物、動物、環境,找出其中和諧、大氣的色彩。學生走進自然后能充分感受到自然帶來的刺激,體會光與色的關系,學生在戶外進行寫生,能夠充分掌握色彩跟隨光照和環境的變化產生變化。例如晚霞、自然光以及燈光屬于暖色系,而月光、藍光以及熒光燈屬于冷色系,自然界的事物在不同光照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即便在線相同環境,不同觀察視角、不同條件以及不同心理狀態下會體現出不同的色彩。學生進行觀察時,能夠更準確地認識到色彩,并把握色彩變化規律,進行繪畫時,將會改變色彩原本單一和固定的應用形式,會基于光源色以及條件色出發,從而展現出生動的繪畫內容。
學生學習美術的最終成果會體現在作品中,因此無論是什么內容的教學,提升學生基本技能是非常關鍵的。因此高職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為學生設置繪畫作業,引導學生進行觀摩,邊學邊畫,教學色彩內容時應有機結合構圖等內容,防止學習到的知識難以關聯起來。教師可選用優秀繪畫作業來展覽,使學生養成揣摩觀察的習慣,對不同作品技巧和構思進行分析,將自身繪畫水平提高。
在高職美術教育之中色彩教學是基礎學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色彩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創造能力和色彩的掌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選用更加良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更多知識,提升學生色彩創造力,并通過繪畫展現自身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