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通河縣委員會黨校,黑龍江 通河 150900)
個人信息能夠直接體現個體自然屬性,并能夠證明個人身份。在當前網絡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個人信息泄露現象十分常見,其對個人權益和社會的穩定發展都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在民法中針對公民個人信息權的部分有明確的條款,并明確指出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對于侵犯個人信息權的行為要進行處罰。總體來說,《民法總則》是當前我國公民個人信息權的民法保護依據,同時《侵權責任法》是個人信息權保護的重要法律法規,特別是針對當前普遍關注的網絡個人信息權保護問題,在《侵權責任法》中也有明確的追責規定,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公民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形十分常見,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獲得個人信息通過打電話和發短信的方式影響公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實施詐騙,導致公民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受損。還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破解個人的電子賬號密碼來盜取錢財。因此需要針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保護,最大限度的實現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避免公民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受到侵害。
由于公民個人信息商業價值較高,這也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倒賣個人信息牟取暴利,在社會上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诮洕鷮W層面分析,對于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其屬于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部分經營者通過獲得信息能夠快速鎖定目標群,并在競爭中占據優勢,這對其他經營者有失公平。因此做好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有利于更好地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持。但在當前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網絡消費者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十分常見,而且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也使部分消費者出于安全考慮放棄電子商務購物渠道,導致電商消費群體流失。因此需要保護好公民個人信息,使消費者不會為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擔憂,這樣電子商務才能更快更好地發展。
由于《民法總則》中對于“個人信息權”沒有確認,即法律上對個人信息并沒有明確其為公民的一項權利。在實踐中個人信息侵權問題往往通過一般人格權實施救濟,這無法保障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因此需要在人格權保護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和程度,即需要在民法中盡快完善個人信息立法,實現對個人信息的有效保護。
雖然民法中針對公民個人信息受到保護進行了明確,但在實際保護過程中還要遵循具體的原則。在針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收集時,需要明確目的,即收集者和被收集者雙方協調后所得一致性的目的,同時該目的還要具有現實性。收集個人信息時要直接向公民收集,收集過程中要保證公民知情,并自行判斷是否同意個人信息被收集和使用的行為,只有經過當事人同意后才能對其個人信息進行收集。對于信息控制者需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禁止泄露公民信息,并堅持安全保護原則,進一步提高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對于信息控制者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在具體利用、處理和加工等方面都需要在規定范圍內進行。
首先,明確侵權責任的責任劃分,借鑒其他國家地區的相關民事立法,筆者認為過錯推定原則更適合個人信息的保護,因為網絡環境下侵權主體具有優勢地位,他們對個人信息的侵犯往往較為隱秘,受害者作為弱勢群體在舉證侵權人過錯時存在困難,因此由他們來證明自己的行為不存在過錯即可。最后,明確責任承擔方式,民事責任中的大部分承擔方式都可用于侵權責任,但是基于互聯網椽筆速度快、范圍廣,產生的損害結果更為嚴重并且難以消除后果,因此筆者認為個人信息的侵權責任應該以損害賠償的承擔方式為主,具體應該包括精神損害和財產損害兩方面的賠償,并且應當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情況設定賠償數額的范圍。
個人信息權的保護絕非易事,單單憑借行政部門和司法機關的努力顯然略顯不足,另外,為保障個人信息權過度動用公共權力,很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強制性受損等問題,因而想要讓個人信息權保護真正落到實處,我們還應該進一步提升個人信息管理機構的管理標準,提升管理機構的責任感,健全行業內部自律規范。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個人信息處理行業,比如說銀行業、交通業、教育醫療等行業中,需要做好重點預防、細化管理措施,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個人信息權被侵犯的可能性,嚴抓狠打個人信息交易犯罪。
保障個人信息權的安全,我們還應該從公民的角度入手,提升公民對個人信息權的關注程度,強化個人信息權的宣傳力度,有關的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場合開展專題民法講座,也可以開展模擬演練讓人們通過在真實的環境中體驗常見的套路。人們通過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和認識,可以有效提高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保護個人信息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個人的信息對于自身的發展非常重要,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個人信息泄露,所以要不斷完善法律保護機制,根據社會背景和實際發展需求,加快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完善,實現對公民個人信息的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