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泊頭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河北 泊頭 062150)
全民閱讀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每年4 月23 日是"世界讀書日",
其間世界各國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倡導和推動國民閱讀。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熱愛讀書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圖書館的英文Library,是從拉丁文"Liber"演化而來的。意思是"放書的地方"。1896 年"圖書館"一詞引入我國。《辭海》解釋為: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圖書資料,以供讀書、學習和參考研究的文化機構。也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其一圖書館是收藏圖書資料的地方;其二圖書館收藏的圖書資料是供人使用的。藏是用的條件,用是藏的目的。圖書館的發展,在我國經歷了三個階段:藏書樓、近代圖書館和現代圖書館。從分類上來講,圖書館大體可分為四個類型:(1)公共圖書館。如北京圖書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圖書館,是亞洲最大的圖書館。擁有2200 萬冊(件)館藏的國家圖書館是亞洲最大的圖書館,其中文館藏數量居世界第一。從1916 年起,該館開始接受國內正式出版物的繳送,成為國家總數庫;從1987 年開始接受國內電子出版物的繳送。此處也是國家圖書書目中心(ISSN)和網絡信息中心。目前,國家圖書館已與全國90 家圖書館結成數字化圖書館聯盟,共同促進中國數字化公眾信息服務的發展和應用。國家圖書館網絡信息中心目前可以在網上為讀者提供1000 兆存儲量的信息服務;部分經典名著和基礎知識類的書籍可供讀者在線免費閱讀。其服務對象包括各種類型、各個層次、年齡、文化程度、各種民族的讀者;(2)高等院校圖書館。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及筆者所在的煙臺工商學院圖書館、煙臺大學圖書館等。
近幾年各大院校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建設都取得了重要進展。逐步建立起比較先進、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象清華大學圖書館先后引進了ILIS、INNOPAC 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通過網絡提供館藏中外文圖書和期刊目錄的公共查詢、館內業務工作如采購、編目、期刊管理以及流通等業務均在INNOPAC 管理下進行;工商學院圖書館還建立了光盤網絡查詢系統,通過校園網為全校師生提供文獻信息檢索服務。大學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中為學校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機構。其服務對象以教師和在校學生為主,提供多種信息服務;(3)科學和專業化圖書館。這類圖書館是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系統及各研究所的圖書館及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圖書館。如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各種專業人員,主要任務是為科學研究和生產技術開發服務;(4)是中小學圖書館。其規模大多是小型圖書館(室)。其服務對象是各自學校的師生及收藏本校資料等。
總之,圖書館是人們獲取文獻信息的重要來源,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認為,如果物質文明毀滅了只要圖書館還在文明將較快得到重建;但如果圖書館也一起毀滅了,那么我們的文明在幾千年內不會重現。圖書館的重要性,在這里被推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還記得《愚公移山》、《黃香溫席》的故事嗎?還記否手不釋卷《西游記》、《水滸》、《西廂記》。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唯一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書籍就是望遠鏡,書籍就是一盞燈。讓我們看的更遠、更清晰。同時也讓我們知道誰與我同行,又有誰看到了怎樣的風景,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自我的追求與調整。在和他人所見的比較中,選擇自己的路,也不錯過他人遇到的、我們就不局限于視野無法領略的畫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長,為我所用"的讀書情懷。閱讀是人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的保障,是由社會、政治經濟等條件決定的。教科文組織提出"必須保證讓世界上每個角落的每個人都有書讀"。讀書是中華民族一個優良的傳統,中華民族一直都是尊重書籍、尊重知識的民族,提倡閱讀尤其是對傳統經典的閱讀,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也是為了悠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英國作家毛姆曾談到說:"閱讀是一種享受,它將使你的生活更豐富、更充實而圓滿,使你更加感到快樂"。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讀》,寫于1942 年,其序文開宗明義地這樣說:"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并把接觸本國的經典視為國民的"義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4 月23 日定為"世界讀書日",中國圖書館學會科普與閱讀指導委員會在東莞圖書館舉行了成立大會。該委員會的成立是中國圖書館學會發展歷史上的一件重要事情,以此為標志,中國圖書館學會在推動全民閱讀上有了專門的組織機構和指導原則,這必將對全國圖書館界廣泛而深入地開展全民閱讀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是以發展圖書館事業為手段,以倡導讀書、傳播知識、推動社會文明與進步為目的的一項社會文化系統工程。
為廣大基層圖書館提供更好的服務,消除數字鴻溝,提高基層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服務能力,提高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國家圖書館從2006 年開始啟動基層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項目,強化數字化服務。國家圖書館希望通過此項活動促進基層圖書館的建設,直接為基層群眾提供國家圖圖書館的建設,直接為基層群眾提供國家圖書館的服務,使國家圖書館有效地履行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責,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學習型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文化信息服務。2007 年10 月29 日~30 日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舉行IFLA 第10 屆車國際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ILDS)會議。就目前整個圖書館都面臨著館藏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及加強圖書館之間共享,而深入交流了這方面的問題、建議和實踐經驗。并著圖書館及相關的機構互相了解、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進圖書服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