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悅穎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鎮總校初級中學,河北 秦皇島 066503)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沒有創新社會就不會進步。在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科技型的創新人才才是社會所需求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分數,致使學生學習的知識較“死”,很大程度上也遏制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發展,這些都需要教師逐步的進行改變。
數學學科和生活聯系緊密,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更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俗話說:知識可以改變世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前提就是要掌握好數學的基礎知識。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把所有的數學知識都運用自如,在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創新。那么,如何打好數學的基礎呢?我認為:
(一)初中生要認真聽講
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始傳授給初中生的都是基礎知識,初中生要認真地聽,不懂就要問,不要在一開始就落下,不然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更加困難的。
(二)要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不要認為自己上課聽懂了就不去做練習題,有時候你聽懂了不一定就會做題。一般學校都會給初中生訂一些教學輔導和練習冊等書籍,初中生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書籍,要充分利用。數學教師也要監督或者帶領初中生對那些書籍進行學習,這樣可以有助于初中生打好數學基礎,還能學到許多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講到的知識點,有助于為初中生培養創新能力打下基礎。
(三)初中生要充分理解數學課本上的定義、公式、命題以及某些題所得出的結論等等
當然,不是要求初中生背下來,要充分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要熟記那些定義、公式、命題和結論,要明白其中要表達的意思,和其運用方法,要做到一提起就知道,拿起就會用,熟記公式和熟練的應用公式也算是打好數學基礎的其中之一,只有能熟練的運用公式,才能為培養創新沒能力打下基礎。
(四)初中生要多做不同類型的題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初中生應該要多做題,多接觸不同類型的題。只有多做不同類型的題,才能學到新的知識,收獲新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思維等,這也是初中生打好數學基礎的其中的一部分,這也有助于初中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初中生不要盲目地只注重效率
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要把做題的多少放在第一位,要看自己做的題自己有沒有完全弄明白,要知道自己錯在哪里,要知道這道題有幾種解法。數學教師不要給初中生留大量的作業,那樣只會讓初中生只顧著完成數量,而忽略了質量。同時,數學教師也要監督初中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知識和題。初中生只有做到做每一道題都有收獲才能在數學這一門學科中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對初中生培養創新能力有所幫助。
知識積累是創新的基礎和源泉。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能力的發展和思維的空間。初中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都是建立在豐富知識的基礎上的,初中生所積累的知識量越大,積累的知識越豐富,思路就會越開闊,就越能激發初中生的創新思維,釋放初中生創新的潛能。我認為:
(一)初中生要認真聽講,認真學習數學教師是如何解題的,然后總結數學教師的解題思路,這樣有助于初中生數學知識的積累。初中生要多思考,遇到問題時要多像教師或者同學提問,不要自己一個人悶想,說不定別的同學或者教師的一句話就會讓你豁然開朗。
(二)初中生要多與人交流,每個人的知識功底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思維也是不一樣的。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多與人交流多與人討論,多吸取別人的思想。數學教師也要多給初中生提供交流討論的機會,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出一道數學題,然后讓初中生分小組討論,然后讓每一小組說出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解答方法。這樣,初中生用一道數學題就可以學到好幾種解題方法。這就是交流討論帶來的益處,能讓初中生積累更多的知識。
(三)初中生不要拘泥于課本,不要以為只要把課本上的知識都學會了,就算完成了任務。其實不是這樣的,課本只是一個基礎。初中生要多讀書,可以到圖書館多讀一些關于數學方面的書,不管是關于理論知識的,還是關于解題方法的,都要適當的讀一些,也可以借助網絡,查找一些自己不明白或者感興趣的知識點。
中學生想象力豐富,有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教師要加以保護和利用,因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思維是關鍵。
(一)要想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
數學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要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講清楚,講透徹,要摒棄傳統的“注入式”的教學,采用新的“啟發式”的教學。如數學教師可以只講解一部分知識,然后留有一定的懸念,讓初中生去獨立的思考,這樣不僅可以讓初中生在課堂上廣泛的主動參與,積極的思考,還可以培養初中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的思維。
(二)要想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數學教師可以在某些知識點上大膽地跳出教材
教材上,有些地方的講解是非常繁復的,尤其是幾何的那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數學教師可以跳出教材,可以用自己的方法給初中生講解,這樣既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了,又給初中生樹立了創新的榜樣,有助于初中生培養創新的思維,也有助于初中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總之,創新能力是學生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但這種能力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這需要我們廣大教師要積極探索,不斷的追求和總結好的方法。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