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雯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23)
在當前我國經濟建設可持續化的發展,經濟結構的升級和優化,促使就業形勢的日益緊張。對于其形勢背后隱藏著職業需求的細化,市場反映出一專多能的畢業生依舊存在著強勁的需求。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帶來設計產業高速發展,就包裝設計方向,大多數中小型的設計公司層出不窮,并且配合政府大力資助的民營經濟發展,就包裝設計能力的高職畢業生有著大量的人才缺口。市場需求量很大,而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崗位,企業招不到合適的員工,主要是因為雙方就崗位認知需求有著一定的區別,最為重要的是學生在校缺少實踐操作的能力 ,進入工作崗位后不能適應工作的需求。
包裝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主干課,通常是指選用一些合適的材料、造型,經過巧妙的策劃、構思等,對商品外包進行美化、裝飾設計。主要包含了包裝結構設計、設計平面圖、設計效果圖繪制、包裝樣品的設計等內容。這樣一門偏重實踐性專業課程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設計思維和動手的能力,但是在當前教學階段還存在著下面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時間本身就是有限的,在課程設置方面需要以崗位需求為主要目的。在現階段,包裝設計等幾門主要注重實踐類的專業課程被緊密的安排在同一學期,專業課程并且開啟難免會讓學生感到學習壓力較大,所學的知識不容易消化,最終就在只能囫圇吞棗,這樣的課程設計是不合理的,學生就專業課程認識也不夠,使得日后不能勝任有關的工作崗位。
在當前的教學階段,我們的教師通常都是采用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先理論、后實踐的方法,按照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的特點,促使學生能夠找到成就感,進而促進后續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作為院系專職的教師,還需密切按照高職院校教學的情況,對包裝設計方向的人才培養進行積極探索,找到現階段包裝設計課程教學的特點,促使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把課堂教學實踐化,按照各主干課程的依托,實現改革和優化課程教學方法、模式,尋找出適合包裝設計教學新方法。
我國的高職院校學生在入學前,對專業基礎知識、能力的掌握比較弱,在校期間受到的基礎教育通常都是傳統的課程,和創作類的課程接觸是比較少的。所以,在《包裝設計》課程中不管是在創作時間,還是空間方面都受到思維限制,但是包裝設計的門類屬于潮流時尚前沿學科,包裝設計的風格是多樣化、新興的技術應用多的行業,如果說教師帶領學生只是閉門造車,將會和市場產生脫節,在創作空間、設計上受到了限制。
包裝設計課程通常是廣告設計和制作專業的核心課程,經過配合職業需求實施調整知識結構。就本課程來講,商品采用包裝設計主要目的在于促進消費,而應用課程設計中的引入市場為主導概念,在學生了解最新的市場動態、包裝設計需求基礎上,設計出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作品。強調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操作能力,把Photoshop、CoreIDraw等軟件進行熟練的掌握,促使貫穿至整個設計階段。
在現階段國內的大中專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通常都是采用了分課分段教學的方法,教師在三至六周內,完成對一門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工作,學生在這樣的時間段內,能夠投入到一門課程學習中,完整的掌握了專業的知識,實施實踐操作的練習。
1.成立專業設計工作室
工作室的教學模式通常是就本專業的特點、教學的規律實施實踐教學模式,按照教師為指導核心,組成一個穩定的團隊,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各資源,實施教學和科研的實踐工作。在設計教學階段,以工作室教學模式作為常態,為教師、學生提供出開放式教學的環境,創造一個培養學生適應能力、動手操作以及創新能力的環境,把教學和設計實踐進行結合,全面的提升教學意義,提高學生職業操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就業的能力。
2.對考核評價標準進行創新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下,培養出復合型的應用人才就成為高職院校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任務。在包裝設計教育改革的課程評價體系中,存在著能夠改變的局面,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通常都是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增強學生就業資本、優勢競爭。
3.在課堂上積極引入競賽機制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指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內容符合的設計競賽項目,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模擬實踐,但還是采用設計定位、創意草圖和完成設計、印刷制作等的包裝設計流程,教學的后期需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公開的講評和交流,使得學生可以看到自己設計能力的提升,進而增強實踐的經驗。
除去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外,工作室、實訓的基地并行教授方法已經在各大院校得到普遍應用,這種方法能夠鍛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并且不會把學生各學習活動局限在校內,拓展學生對外實踐操作的空間。鼓勵學生經過各專業活動,拓展視野,擴大其知識面,促使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包裝設計作為培養廣告設計學生的主要課程,是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檢驗的方法,行業和市場需求是課程改革主要的風向標。教學需要從理論功能至實踐形式所吻合的教學理念,進而立足在市場上,立足崗位的行業,推動其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