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榮健
(貴州省惠水縣擺榜民族中學,貴州 黔南 550604)
教師可以應用有效的設計問題、導入新課,將新舊知識進行連接。這樣不僅能夠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有意識地活躍課堂學習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收獲成功的感覺,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教學的目的。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來讓學生將知識扎實留存在自己的腦海中,引導學生通過不斷摸索來獲取知識,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通過這種過程讓學生慢慢變成自己的基本素養。
很多教師都會將自身放在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因此在課堂是一味地對物理知識進行講解,缺乏對學生的有效考慮,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不能及時的與學生互動和交流,最終導致課堂氛圍越來越枯燥,久而久之,不僅不會提升教學的水平和質量,還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不利于學生物理水平地提升。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制約和干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注重提升學生的成績。在當今社會不斷進步的新形勢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總,一定要不斷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保證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物理內容和含義,能夠從整體上提升物理水平,進而保證學生可以朝著復合型人才的方向發展。
物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是初中階段最主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從核心素養方面來看,學生掌握物理知識,是學生學習探知后,了解了與物理相關的概念、原理及規律,使思維方法更科學。
未來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將是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如邏輯思維能力、為人處世能力等等,而在落后的應試教育下,教師只是將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對學生其他本領的培養卻疏忽了。在核心素養下,教師們的教學將再也不以學生分數的高低作為僅有的目標,而是培養學生們的“關鍵技能”,增進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培養及促進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各項“關鍵能力”,有利于改變教師教學的重點,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為增進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打下基礎。
對于任何知識學習而言,其最終目的都是對所學知識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從而使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就是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及形成,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物理知識的有效運用,并且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十分有利,可促使學生在今后得以更好成長和發展。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物理是其剛剛接觸的一門的新學科,因此,對于物理知識的認識程度并不高。因此,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對物理知識進行更好地理解和認知,然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學過的物理知識,科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保證學生可以通過處理問題,加深對物理知識學習的印象,不斷提升自身的物理水平,從而進一步促進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理解并踐行的有效訓練,是以有效指導方法,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在備課時精選精編一些典型的訓練題,讓“雙基”和“重點”知識得到落實。
在教學中開展有效訓練,首先要根據學習內容精選習題,并要說明典型例題的作用及其講解的效能;教師在課堂有效訓練的過程中,要根據任教班學生的學情,較為充分地預估到學生可能會生成什么層次性的學習問題,教師應當通過怎樣的有效指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解題效能。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學科。物理知識是在物理實驗的基礎上獲得的。只有在物理實驗中,學生才能深刻理解實驗的意義和物理所包含的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不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對于學生在實驗中存在的細小問題沒有進行及時糾正,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甚至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工作與學習。因此,在學生探究或者實驗中出現的偏差,老師要及時進行糾正,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并且進行充分交流和溝通,避免下次再發生類似錯誤。此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突出初中教學的特點和結構,加強針對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突破難點和重點,培養認真、負責、求實、科學的態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
總之,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物理教學活動中,從而進一步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高效性。核心素養培養是初中物理教學的核心,在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中,必須予以認真把握,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有效滲透,以滿足當下物理教學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