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亞琴
(攀枝花大河中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初中地理的學習主要分為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兩個較大的部分。地理涉及的內容較多,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以及地理與歷史的相關結合。在剛開始接觸地理的學習時,學生往往對其有極大的興趣,例如學生對于各地的自然風光以及獨特的人文風俗都帶有很大的好奇心,可是地理學習總歸不是玩的,基本理論知識,教材的重點也是學生必備掌握的。隨著學習的不斷加深,地理在初中教學的難度自然也日益加大。其中“經緯線計算”、“時區換算”、“各種氣候的降雨量和月份的柱狀圖分析”都算是其中難度較大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班級里,學生地理學習的能力以及成績會存在一定的階梯性。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關于興趣的如何延續問題。一個始終對地理保持極大興趣的學生,不論學習多么深奧,多么相對難以理解的問題都能輕松掌握。這樣的學生還有一定的數量,通過長期與他們的接觸了解,我大概知道如何把學生引領到地理學習的熱情上來。在教學前期,要盡可能展示地理的樂趣性以及掌握地理知識的愉快感覺,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觀察學生的學習熱情,試著運用不同的方式調動積極性。
初中地理教材通常配備一本理論知識教材和一本地理圖冊。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地理圖冊的重要性,針對大部分人而言,單純的文字了解是十分枯燥的,很難從中調動積極性,也很難從純文字中獲得學習的熱情。而地理圖冊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當看著各個國家的疆域領土、海岸線、河流,心中可以產生很多聯想。同時,地理圖冊對學生的吸引性也遠遠大于地理教材。光看教材,不一會兒可能就會犯困,而地理圖冊可以長時間吸引學生,這就是地圖的探索價值。
在教學中,教師也要適當運用地理圖冊來幫助學生掌握理解記憶知識。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那些平時經常閱讀地理圖冊學習的學生能對各種知識有具體、全面的分析,同時他們也很熟背各種地理知識,即使過了很長時間,仍然熟記于心。例如在講解世界上的內陸國時,如果光說哈薩克斯坦是世界第一大內陸國,蒙古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然后讓學生做好筆記,記下來。我敢說,這樣的方式,不出幾天學生便通通忘于耳后了。如果在講授的過程中展示地圖,對于世界上的內陸國學生便一目了然,而且還可以提一些很難口述的知識點。比如可以清晰地在地圖上看見哈薩克斯坦鄰里海,卻是內陸國,則可以進一步講解里海并不是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進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點,由此可見,地圖在地理教學中巧妙運用,不僅講解知識更加的形象具體,還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包羅萬象,而且初中地理有的內容還需要運用到天文學和氣象學的相關知識。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到地理所具有的探索世界的學科特性,在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增加一些其他學科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把地理學科的豐富知識范圍融入到平常的教學中來。在講解初中地理過程中,會有有關氣候學,例如地區的年平均降雨量,還有像“西伯利亞寒流”、“北大西洋暖流”的洋流,以及溫度在全面的分布內容。這就要結合書本的地理知識,通過地圖、理論知識,向學生解釋洋流的形成原因以及降雨量多少與地理位置的關系。例如在解釋為何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的干極的原因時,先在地圖上指明其位于智利境內,地處太平洋的東南海岸,東靠連綿高聳的洛基山脈。由于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受到洛基山脈的阻隔,同時也阻隔了來自大西洋南半球區域的溫濕氣流,種種因素的疊加,使得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了地球上年降雨量最低的地方。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也常常把其他學科內容穿插在地理教學中。如在教授地殼運動之板塊運動一章節時,把地質學的相關知識也納入其中,地球主要可分為幾大板塊,板塊始終處在不斷地運動中,板塊的運動也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自然界的演化過程。通過展示地圖上南美洲和非洲近乎吻合的輪廓,表明在數十億年前所有陸地是一塊整體。在其中,還涉及到19世紀德國地理地質學家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這也是地理歷史學的相關內容。通過擴大學生其他學科方面的內容,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層面,則加深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
對任何學科而言,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地理學科也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在于在整個學生群體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要鼓勵學習相互提問,獨立分析地理現象,獨立解決地理問題。要在平常的教學中讓學生盡可能地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科學學科的最大意義就是解決生活中面對的問題。同時,地理也可以作為學生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一個窗口,能夠把各地山川河流記住在腦海里,培養學生寬廣的胸懷。理想就是讓學生能夠放眼世界,心懷祖國。不僅如此,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的積累本來就是一種收獲的樂趣。當問及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時,能夠不假思索的回答出蘇必利爾湖,當問到海上石油生命線時,能夠從容地說出霍爾木茲海峽。其中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經常組織地理知識競賽。所選擇地內容不局限于課堂上的知識,涉及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經濟、水文、文化、氣候和風光等。在開展的歷次競賽中,學生大多熱情十分高漲,更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被地理知識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所深深吸引。如中國東西南北各地的文化差異以及氣候差異,世界各國各地區豐富的社會文化和自然風光。積極性對于學生把一門學科學好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應該更多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發揮積極性對地理教學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要巧妙運用地圖教學,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另外,注重多學科的交叉,擴大學生的知識接觸面,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吸收。最后,還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好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這樣,初中地理教學才能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