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昌
(重慶市豐都中學校,重慶 408299)
新課標下的中學地理教育,要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適應科教興國戰略,并且提倡推行新型的地理素質教學。高中地理課程在改革中制定了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教學理念,目的是呼喚一線地理教師要了解新課程背景,增強課改的信心,轉變傳統的地理教法和學法。而情境體驗式教學是一種促使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的教學模式,也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發展的動態過程,實現學生素質實質性發展的理想教學模式。
“情境體驗教學”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情境體驗教學是指教師引導學生身臨其境,深入社會、接觸自然,親身感受并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和結果;狹義的情境體驗教學特指學校課堂,教師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設體驗性學習經驗和學習環境。筆者認為情境體驗式教學應該是廣義和狹義的結合,包括課外活動的真實情境體驗和課內活動的創設情境體驗,學生通過實踐體驗,獲得知識生成情感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創設的教學情境服務于教學實踐,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活動,主動實踐獲得感悟,這就是學生自主體驗的過程。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發展,中學地理教學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條件,結合學生特點,開展情境體驗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實踐,自主歸納總結,最終建構知識、生成意義。情境體驗式教學的實質就是要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作用和主體性作用,形成從傳統的“教我學”轉變成“我會學”的學習方式,改變傳統依靠教師單方面的灌輸講授,學生被動機械接受式學習的教學模式。
開展情境體驗式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激情和熱情,促使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自主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通過自己分析歸納總結,從而獲得知識,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第一,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和團結互助的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合作的意義和團隊的力量;第二,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能力,使學生成為善于深思,思維敏捷的人;第三,培養了學生善于動手實踐的習慣,使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還獲得了取得知識的途徑。
在教學中開展情境體驗式教學情境,通過讓學生體驗生活情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意識到掌握地理知識技能的最終目的不是對付考試,而是將地理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開展情境體驗式教學要結合實際教學條件,創設的教學情境盡可能回歸生活,學生通過實踐體驗,意識到地理知識是為現實生活服務的,是有實際用途的,并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這就體現了教學理念中的“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
地理教師依據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特點和心理特征,認真開創和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熱情,吸引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學生參加一項活動,以觀察和行動的形式進行,讓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自我體驗與自主探究,體驗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礎。真正實現“以身體之,以心驗之”,生成情感,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古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地理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大舞臺,只有讓學生參與其中,登上這個舞臺,對地理知識的認識、理解、體驗和感悟能力才能增強,情感態度的升華和信念意義的生成才能產生。在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具有引導啟發性的語言,并帶有感情色彩的表達出來,喚醒學生內心的“體驗”,使之變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真實體驗。
體驗過程結束后,參加者要分享他們的感覺或觀察結果。學生個人對情境的體驗是微弱和孤立片面的,并且容易消逝。為此,地理教師應該正確引導指導鼓勵學生,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將自己內心深處的體驗感悟主動表達呈現出來,分享給大家,強化他們的實踐體驗。分享是第一步,關鍵是把分享和互相交流結合起來,與其他體驗者探討交流,學生之間可以交流不同的體驗結果,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通過對自我體驗結果的表達,使得對自己的感悟更加肯定明確,這就會既快又準確地把學生領入到教學情境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認識。
經過教師對體驗情境的創設,學生對情境的體驗和實踐后,不同的學生對體驗結果有不同的認識和體會,有必要對這些認識和體會進行總結評價。對體驗結果的評價,首先讓學生進行自評,表達對自己的意見,然后讓學生進行互評,表達自己對他人的看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且地理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客觀公正,引導學生產生正確體驗,生成情感。對體驗結果的評價有助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欣賞其他同學的優勢,起到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成長發展的用。通過評價,總結出原則或歸納提取出精華,以幫助體驗者進一步定義和清體驗中得出來的結果,并且要學會應用,將前面的體驗聯系到以后的生活體驗當中去。
總之,為了順應國家培養四有新人的美好愿望,新課程標準要求提高國民綜合素質,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對高中地理教學推行素質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合理開展情境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課堂教學情境創設要力爭生動形象和多樣靈活,并完善教學管理制度,通過有效管理制度的制約,使活動實踐體驗的教學多彩但不混亂,健全教學評價運行機制,通過有效公正評價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