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珊
(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職業技術學校,江西 贛州 342700)
現代學徒制是相對于傳統學徒制而言的,它不同于傳統學徒制,也不同于單純的職業教育。傳統的“學徒制”是指在工作過程中教授專業技能的形式,通常稱之為“手牽手”教學。以這種方式培養的學徒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缺乏理論基礎,不能滿足大型機械工業生產對人才的需求。職業教育注重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差,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現代學徒制綜合了傳統學徒制和簡單職業教育的優勢,以職業教育為平臺,使學生通過在職實習、訂單培訓和一系列校企合作的形式來適應職業教育,更適應于現代企業的發展。
目前,中國的旅游職業教育分為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兩個層次,培訓課程與培訓目標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復和交叉。我國學者潘俊認為,中國旅游業人員流失率高的根本原因是旅游專業教學目標不明確,校外人才培養水平不明顯,缺乏突出的技能和競爭力。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表明,在中等職業教育中應加強“學徒制”的觀念,進一步轉變“理論第一”和“課堂第一”的思路。當前旅游中等職業教育課程理論色彩依然濃厚。旅游中等職業教育學校開設的“旅游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實用性,就課程而言,應從理論標準向工作標準轉變,涵蓋相關專業崗位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必修課程,并根據“企業就業需求和崗位資格”設置課程。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學生可以學會觀察和領悟服務技能,總結崗位經驗和工作訣竅,使學校和企業共創一個準工作環境。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促進中職旅游專業人才的技能與服務的深化。可以與旅行社建立校企合作,開展一系列合作活動。在現代學徒制的實踐中,學校與企業的角色定位應該發生變化。學校不應僅把旅行社視為補充培訓的場所,企業也不應把學校視為廉價勞動力的出口場所。二者的合作應以人才培養為導向,以適應市場需求為目標來培養人才。對于學校來說,高質量的培訓環境和模式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市場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對于企業而言,深化校企合作也是一種有效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改革學校課程的同時,企業不僅要把學生看成新的員工,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崗位設置和輪崗、教師培訓和學徒考核。
職業學校以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為主要目標,構建全新的質量評價體系對于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中職旅游人才培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是一張代表學生學業水平的試卷。評價應該在一個學期內完成,這與職業學校學生培養的目的有關。因此,需要建立以“專業能力”為核心的新型評價體系。
旅游協會選擇行業內的優秀企業和學校實施現代學徒制。學生選擇在企業進行現代學徒制學習,可以在考試合格后,申請高職院校的相關旅游專業,由學校支付固定工資。通過現代學徒制,學生的實習效率大大提高,信心大大增強,旅游企業也拓展了人才培養渠道。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必須完善人才培養目標,旅游專業人員要能滿足行業一線崗位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市場和行業發展的需要,達到優秀畢業生的標準。
就業率是學校辦學成敗的標準之一。合作教育是我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形式。學校已與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包括與旅游企業簽訂的基于長期訂單的培訓協議,企業每學期應當提供部分學生配額企業獎學金。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設立一些專業,根據企業的需要以及對學生工作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制定教學計劃。培訓計劃應具有針對性、專業性和應用性特點,從而實現企業與學校的雙贏局面。
創新為了培養優秀的導游,應當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模擬專業情境,設置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任務,引導學生深刻感受特定的工作環境,從而培養他們的專業技能。通過創造虛擬情境、模擬情境和真實情境,提高學生素質和綜合能力。導游需要具備書寫、普通話標準、日常英語會話、良好的口頭溝通技巧等能力,因此,學校應當通過將課堂教學與導游工作內容相結合,將課程分為常規教學、普通話考證課程、口語表達訓練、寫作指導等。學生考試評價方法也可分為兩部分:定期筆試和專業風范。專業課程有理論必修課和專家指導課,通過校外行業專家的指導講解,培養學生的領導技能和應變能力等。教師在教學中建立示范和指導環節,通過任務驅動、情景設置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工作氛圍,讓他們把自己放在適當的位置考慮問題。同時,采用頭腦風暴法和小組討論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旅游業的大發展,中職旅游教育專業作為旅游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也需要作積極的調整,以謀求更大的發展和創新。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中職旅游專業必須充分認識職業崗位需求的變化,調整人才培養目標,設置專業課程,積極探索教學模式,堅持深層次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訓模式,創造新的辦學模式,促進中等職業學校旅游教學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