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良
(新疆石河子121團第一小學,新疆 石河子 832066)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隨著新課改的層層深入,這種理念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也滲透到了每節課的練習中。如何讓數學教學中的練習散發出新課程的氣息,并且能做到有效、高效的練習。本人就自已在教學實踐中談幾點體會:
對比練習是在設計練習時,通過形式、內容、方法等對比,引導學生抓聯系,辨差異,鞏固知識,豐富學生知識結構,深入反思,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一種有效方法。讓學生學會主動用對比的學習方法和養成主動反思的學習習慣,要比獲得知識更重要。正同羅杰斯所認為的:有意義的學習遠不只是知識的簡單增加,而是一個人存在的每一部分都會與這種學習經驗相互貫穿,并導致其態度、個性及對未來的選擇方向發生變化。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很大部分得益于深刻的反思。在對比中糾錯,在錯誤中才能得到深刻的反思,因此對比練習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新舊知識很容易相互干擾,為了避免學生照葫蘆畫瓢,做到真正的理解,在練習時,我們要設計好對比練習,讓學生區分新舊知識的區別和聯系,練習時要認真理解題意,仔細比較,分析數量關系,發現異同之處。對相關的知識、容易混淆的要有計劃地做些“超鏈接”讓學生對比,主動尋求知識之間潛在的“連結”,使學生把知識連點成線成面成網,夯實知識基礎,培養反思習慣,提高數學素養。
有趣的練習,能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能穩定學生的注意力,深化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多樣化的練習不是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而是學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覺的生活需要、學習需要。我們在設計時,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設計開展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踐練習等。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讓學生“思維”飛起來,只有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才能產生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機,這時學生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去克服困難,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練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顧名思義拓展就是開拓、擴展的意思,數學拓展練習是指把握數學知識內在聯系,開拓學生思路,形成學習方法,提升思維含量的練習。拓展練習通過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達到探索規律,融會貫通,訓練思維的目的。它思維含量大,使學生必須“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目前,數學教學中練習的類型大多是“一刀切”的練習,不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學習基礎、接受能力不同、興趣愛好各異的一個班的學生來說,布置同樣質與量的練習勢必造成有些人吃不飽”,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狀況。練習對學生的學習不具備潛在意義。這樣的練習無法實現有意義學習,強而為之,只能是機械學習。分層練習在完善學困生認知結構的同時,又縮短了班級群體的數學成績距離,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充分發展。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有了提高,從而學習積極性被進一步激發出來。
設計目的在于使每個學生學習時都一步一個腳印,步步都有收獲,成就感越積累越多,對學習的興趣和熱心一天天增強。
本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本段學習狀況進行自我達標性檢測。通過檢測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發現存在不足,教師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做出相應的措施。
自主檢測:檢測內容要圍繞教學目標以“雙基”為主,并具有層次性。可以是以測試紙的方式呈現,也可以指定課本上或練習冊上的題目讓學生做在作業本上。
評價完善:學生自我分析檢測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錯誤,進一步完善認識。教師收集全班的情況,對出現的共性問題,要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對于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進行個別指導。
本環節應注意的問題:
(一)有些練習課,在“分層練習,強化提高”這一環節中邊練邊訂正,練習的比較充分,時間占用多,這種情況下,“自主檢測”的環節不一定安排。
(二)對于檢測的題目,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小組檢查的方式批閱,也可以教師在課下集中批閱,課后或在下節課上進行訂正。
本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對本段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地梳理提升,突出重點和難點,并注重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歸納小結:即對練習內容進行小結,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歸納小結要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要提示練習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及應注意的問題,并且要引導學生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構建合理的認知結構。小結時可先讓學生交流收獲和體會,然后教師點評。小結時還應注意要對學生學習的態度和情感進行相應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學習上的進步,體驗學習的樂趣。
總之,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維水平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教師所講的新知識,即便是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合作、探索而發現的規律,也不可能個個做到能靈活運用的地步。這就需要我們精心設計一些練習,在教學中明確文本中每道習題的作用與意圖,挖掘每道習題的智育功能,合理地、創造性地運用習題,最大限度地發揮習題的功效,才能促進和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