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
(重慶市南坪中學校,重慶 400060)
引言: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長時間積累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畢竟一個良好的學習目標能夠促使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參與到相關的學習當中。就初中階段對于學生數學的教學,在很多時候更是一種觀念的培養,“大數學觀念”的引導教學,數學可以說是一門源于生活的一門學科,而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生活當中的問題用數學的方法進行解決。當然,對于學生這種觀念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需要在不斷地教學過當中,在不斷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給學生施加一定的學習壓力,畢竟壓力就是動力,當然教師要把控好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免得不償失。
要學習數學,我們應該從基礎知識開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從定義、公理、公式等方面入手,掌握這些基本知識概念,然后進一步學習。初一數學中涉及的知識相對簡單,大多數是概念和公式,但正是因為它很簡單,導致很多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引起足夠的關注,導致學生也不夠重視,學習這些基礎知識時,沒有學好,以至于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由于沒有打好鋪墊,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都知道學習數學需要很強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在學習高中數學的時候,這就需要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幫助學生盡可能多的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為高中數學的學習做準備。初中數學課也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回答問題,與同學討論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作為一個初中的數學老師,我認為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最好的方式是培養數學的應變能力,倡導他們用多個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從中找到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然后總結思維和技能,形成自己的獨特的解答技巧和防范,方便用來解決未來的數學問題。可見,做好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自控能力不是很強,如果沒有興趣作為基礎,他們很難長時間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一門科目上。教師可以把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多媒體技術還是存在著這一些好奇心的,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慢慢的一步步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數學知識上,激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做好課前引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網上找一些關于數學的有趣小故事或者是數學發展史的小視頻,在上課的時候播放給學生們看,不僅可以激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新課改中提出,要求教師與學生的地位發生轉變,學生代替教師成為課堂主體,而教師則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這也是課堂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就要做好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比如說,教師可以采取提問探究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們在課上的積極性。首先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深入研究教材,制定好一套完整的提問方案,并且把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自己如何解決這些情況都提前考慮清楚,防止在課上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教師在講解完知識點之后,就把提前準備好的問題拋給學生們,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這也算是學生們對剛才學習的知識的一種鞏固和加深。如果這些問題學生一個人無法解決,就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
教師在教授學生們解題方法的時候,總結和歸納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教師就要講好例題,讓學生多做一些課堂練習。其實教師講解例題是讓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知識點,而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會自己做題。
水滴可以石穿,因為它看到的是前方的歸途。珍珠出自于河蚌的鉆心之痛,因為它看到是是美好的愿景。生活當中充斥著諸多的艱難險阻,你若懼怕它那么它就更欺你,倘若你堅強迎對它便會軟弱。生活是這樣,學習同樣是如此,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與學習相伴而行的必然是枯燥乏味,倘若一直排斥知識,那么知識也會排斥你。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不止需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免學生產生不良的學習情緒,當踏上教育這條漫漫長途時,就意味著一生都將為教育事業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