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楠 王洪運
(遼寧省營口市體育運動學校,遼寧 營口 115000)
快速力量是曲棍球運動項目的顯著特征之一,對運動員的體力消耗較大,也需要良好的耐力與最大力。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運動距離均在7000m以上,因此就需要良好的耐力來完成比賽。曲棍球運動項目在比賽中不允許運動員進行身體接觸,但在實際的比賽過程中身體碰撞常有發生,因此運動員的快速力與最大力的掌握,能夠在比賽中降低碰撞產生的傷害。曲棍球運動項目的計分是以射門來統計的,遠程射門的完成就需要運動員良好的最大力,能幫助運動員進行快速的帶球與射門,這時守門員也需要極快的速度進行撲救,所以快速力量無論是對運動員還是對比賽來說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此類項目中表現出的劣勢為體能不足,這也是我國在訓練中需要加強的地方。
曲棍球運動項目在實際比賽過程中雙方運動員都有較為激烈的攻防,從供能的角度來看,運動員需要磷酸原供能以便更好的完成比賽過程中的對抗與沖刺。當運動員完成比賽后,運動員需要進行及時的休息與調整,在休息完之后還需進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這就使得在能量供給中糖酵解代謝系統、氧代謝供能系統也參與其中。所以曲棍球運動項目主要供能方式為無氧供能,輔助以有氧與無氧的結合供能。
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技術動作都是由神經肌肉系統參與工作及輸出功率的,既不是單純的力量,也不是單純的速度,是兩者的集合,只是在運動項目中所表現的比值不一樣,由此構成了運動項目的速度力量的結構特征。不了解這些技術動作的關鍵力學特征,就很難將力量訓練做到有的放矢。
曲棍球不同位置的體能特點就像大多數的集體項目一樣,每一個位置的球員——像前鋒,中場隊員,防守隊員和守門員,在體能要求上都有一些不同。在每個位置上的隊員必須根據他們的位置要求具體訓練。比如說,對于中場隊員來說,整天的以一個固定的速度跑而不能向前沖剌進攻這樣訓練是沒什么意義的。同樣,對于防守隊員來說,不能趕上對手的進攻也是沒用的。
曲棍球是無氧代謝和有氧代謝混合供能的運動項目。有人曾對比賽跑動中的磷酸原、糖酵解和有氧系統供能所占的比例進行過統計,分別為20%、25%和55%。由此選擇3000m和YO-YO作為對有氧耐力的測試不無道理。在曲棍球比賽屮有氧系統主要為行走、慢跑、搶位和攻守中中等強度的跑動提供能量,當然,同時也承擔著機體的恢復。而起動、短沖、帶球、射門等關鍵性的技術動作卻是磷酸原系統提供能量支持的,雖然只占整個能量代謝的20%,但卻是比賽獲勝的主要能量系統。
一方面,教練需要對學生有充分的的了解,因為每個人在曲棍球運動場上需要負責的部分有所不同,所以教練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場上布局,而場上的布局就需要教練對運動員具有比較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在對運動員既具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專項的體能訓練,才能優先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教練本人應該掌握專業的訓練方法,只有專業化更強和科學性更高的體能訓練方法,才能促使運動員體能的提升,如果教練掌握了錯誤的訓練方法,不僅會在比賽中出現問題,甚至可能會對曲棍球運動員的身體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具體來講,教練應該針對曲棍球運動員的靈敏度、啟動力量和速度、以及耐力等進行專項訓練,在對運動員進行靈敏度訓練時,采用游戲訓練法,使運動員在輕松、愉悅的情景下進行專項練習;在對運動員進行快速啟動訓練時,應該加大對運動員的訓練力度,在訓練的過程中注意對運動員的啟動速度和靈敏素質訓練相結合,發揮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最大效益,這樣才能提升運動員的協調性,運動員也能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更加準確的控制;在對運動員進行耐力訓練時,對練習強度、持續時間、間歇時間與方式、重復次數等因素進行組合、變化,通過耐力訓練,可以提高曲棍球運動員的有氧代謝能力、鍛煉運動員的心肺功能,讓運動員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
由于運動員長期處于運動狀態,所以運動的熱情可能會出現下降的問題,所以應該提升運動員的運動熱情。一方面,曲棍球教練在平時的體能訓練中,應該注意運動員的運動狀態,發現運動員的運動和訓練熱情降低,就要實行一定的激勵措施,包括對運動員進行口頭上的獎勵、注意運動員的休息,還可以利用閑暇時間與運動員加強溝通。另一方面,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獎勵措施,對訓練成果比較好的教練進行資金獎勵,此外,對比賽成績突出和進步大的運動員給與獎勵,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曲棍球運動員和教練的運動和訓練熱情。
綜上所述,在曲棍球項目的訓練中,教練與學生都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尤其是需要針對運動員進行專業的體能訓練,這樣才能提升國家的曲棍球運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