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張菊仙 譚紅梅 陽淑芳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1)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形勢下,職業院校在辦學定位上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變化,主要體現在國家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作為2035年主要發展目標,這就在國家層面明確了職業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當前全國高職院校共有1418所,在校生達到1134萬人,畢業生主要分布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可以說高等職業教育有力提升了人力素質,支撐了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更加凸顯出“高素質”“技術”“技能”等職業教育特色。
就高職畢業生而言,工匠精神越來越成為比知識能力更為重要的綜合素質,不僅能夠增強個人核心競爭力,同時還能增加個人精神層面的成就感。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形勢下,工匠精神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有著神圣的使命。高職院校承擔了培養大國工匠、建設制造強國產業人才儲備的重要任務,工匠精神現在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衡量標尺,成為引領人才培養方向的新規范和新目標,因此培養學生具備工匠精神成為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切入點和落腳點。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要熱愛偉大祖國、要擔當時代責任、要勇于砥礪奮斗、要練就過硬本領、要錘煉品德修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是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隊伍的重要陣地,因此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是要培養既有較高技術技能水平、又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德技并修”人才。
立德是核心,樹人是根本,其本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立德樹人實施起來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系統一般具有三個特點,即目的性、層次性、整體性。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是要把一個大系統落實到小系統中,進而再落實到小系統里的各個要素。按照系統論方法指導,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多方力量協同推進,確保各方力量始終是圍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目標來推進。就外部機制而言,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是要構建學校、家庭、政府、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共同承擔立德樹人教育職責。就內部機制而言,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是要構建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
職業素質中位于首位的是良好的職業道德,不僅從社會道德層面進行指引,也從個人道德修養方面指明了方向和要求。高校領導部門需要從校園文化的建設方面入手,開設多種多樣的校園宣傳、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多元化、多維度的德育養成性教學,才能有效塑造學生的性格、職業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職業信念和職業心理素質。愛國,是把公民與自己的國家維系起來的情感紐帶,是調節公民個人與國家關系的準則。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具備了愛國情懷,才能夠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才能夠認同國家的文化、政治、民族精神,才能將重視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才能將個人的工作和生活與國家的利益、社會的進步緊密相連,才能夠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承擔保家衛國的責任,進而自覺督促個人的進步,提升職業素質。以此高職院校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奮斗。
職業道德的首要內容就是要愛崗敬業,只有首先做到了愛崗敬業才能做好本職工作,達到基本的職業要求。愛崗敬業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是職業道德的核心和基礎,是對從業人員的普遍要求。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和所從事的職業;敬業是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敬重,是嚴謹、恭敬的職業態度。愛崗敬業具體表現為強烈的責任心、熱愛本職工作、精益求精。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一般都會直接上崗就業,如果不能做到愛崗敬業,那個人發展也將無從談起。其次,要做到誠信,誠實守信,誠實,不說謊,不弄虛作假,不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瞞別人。守信,就是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答應別人的事情就必需實現。當前高職學生在誠信方面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為了獲得助學金開取虛假證明,畢業后拖欠助學貸款,求職過程中存在虛假履歷、簽約中無故違約等行為,這些都亟需誠信的價值引領加強學生的誠信意識,樹立誠信觀念,行動中做到誠實守信。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加強誠信教育,可以通過舉辦主題班會,校園文化展示等等。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離的問題,切實把主流價值觀貫穿到專業教學中,將人的政治素養與家意志有機統一,為立德樹人扎根課程與課堂搭建了新載體,是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課程思政實施的成效必須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為檢驗標準。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形勢下,高職院校教學組織和管理制度都會做出很大的調整和變化,課程思政的核心在于育人,高職院校只有在立德樹人框架下構筑課程思政體系,并將思政課程納入課程思政體系中,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預期目標,才能提高學生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