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
(貴州省赤水市文華街道幼兒園,貴州 遵義 564700)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效果對整個教育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促進活動的積極開展,又能促進幼兒整個學習活動中的良好開展。教育是教師與幼兒之間對特定教育內容開展的相互交流與作用的活動。互動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平等交流的特殊過程,兩者均是活動的主體。高質量師幼互動促進學前兒童的情感與社會性、學習方式、語言和認知發展并影響兒童未來的學業和心理健康狀況,有研究表明師幼互動中的教育支持能顯著預測幼兒的語言和學業能力,情感支持能顯著預測幼兒的社會技能,而其他結構性質量因素則沒有顯著預測作用。
師幼關系應遵循“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理念,教師在師幼互動中首先應該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規范自己的教師職責,時刻關注并處理好活動預期與生成的關系。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對幼兒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可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處理好活動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在教學活動準備階段,教師會在方案中預先設定好活動內容和活動方案,包括活動時間、內容、形式、目標等,這個活動過程中按照計劃有序開展。在活動設定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興趣,預設出針對某一活動內容可能發生的結果或產生的答案,結果或者答案應該具有彈性,以便實際教學結果出現偏差可以進行合理選擇,來滿足幼兒創造性思維提出的問題。提供個性化支持。幼兒的發展具有差異性、不平衡性、順序性和階段性等特征。因此,幼兒的知識儲備、學習習慣、行為特點都會存在差異。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特征,了解每名幼兒個體差異特征,在活動設定的準備階段預想出不用的活動結果,在同一主題活動下,為不同幼兒提供個性化支持。
關注師幼關系的融洽性。師幼關系的融洽性可直接影響師幼互動的結果,融洽的師幼關系可以大大地提高師幼互動水平。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微笑、語言或肢體動作向幼兒傳遞自己的積極情感,讓幼兒感受到親近、友愛的活動氛圍,主動維護好師幼之間的融洽關系,吸引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關注材料的開放性、形式的多樣性。操作材料是教師開展科學教學活動的必要前提條件。教學材料應當種類豐富,適用范圍較廣,覆蓋層次由易到難,適合不同水平的幼兒。材料的結構要具有可能性和發展性。材料的多樣化可促成多種形式活動的開展,例如小組合作、團隊配合、個人搶答等。充分調動幼兒投入的積極性,增加師幼互動的機會,提高師幼互動的水平。關注時間的空余性。教師在教學活動準備階段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提前規劃好活動時間,在時間安排上要有空余,不要太滿。教學活動內容結束后,給幼兒留有一定的發散空間,讓幼兒對學習內容加以發揮和想象,在這個過程既可以鞏固所有知識,還給師幼互動提供了很多機會,既保證了活動的高質量又促進了師幼之間的互動。
拓寬教師學習途徑。通過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教師的學歷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師幼互動的水平。學歷較高的教師,在其開展的教學活動中師幼的互動水平越高。優化幼兒園教師的教師結構和教師水平作用和意義重大。在實際情況中市區幼兒園教師的學習及培訓機會是遠遠多于縣區內幼兒園教師的,多的培訓機會就會增加教師的知識補充來源,知識水平越高,師幼互動的水平越容易提高。幼兒園可邀請專家進園培訓,同行之間也應多交流學習,可定期參與或借鑒一些國內外的師幼互動培訓項目。樹立終身發展理念。當今社會經濟和其他領域速度發展之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應該樹立終身發展理念,堅持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樹立終身發展理念首先要確定教師的角色,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成為幼兒的引導者和朋友;其次要承認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和保護幼兒,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職業信仰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雖然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有限,但在良好的積極氛圍下,可以激發幼兒產生發散性思維,建議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的認知發展,還要摸索和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逐漸滲透思維訓練,掌握教學實踐技巧,發散教學思維等。開展頭腦風暴。有效的教學材料、新穎的教學工具或幼兒園環境可以促進幼兒產生新想法,開展頭腦風暴。在活動引導環節,可以借助活動道具拓展幼兒思路,發散幼兒思維,為后續活動奠定良好基礎。進行有效提問。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吸引幼兒參加活動,又能刺激幼兒提高認知度。在集體活動中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促進并了解幼兒的活動參與度,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教學活動中有效的提問應該注意難易結合、形式有松有緊,進行合理搭配。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是教師與幼兒之間對同一活動目標產生的相互作用的行為,良好的師幼互動不僅能夠促成積極的師幼關系,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學習的良好基礎。上文提出了提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質量的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