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麗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城南幼兒園,貴州 畢節 552100)
在幼兒園早期的教學中,漫畫書、連環畫、簡易玩具是教師為幼兒提供的主要課外活動。如今,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展,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環等先進設備逐漸進入兒童的視野,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信息技術在兒童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知識更加具體生動,提高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兒童更加自信和充分地參與學習活動和課外娛樂活動,豐富兒童的學習和成長經驗。
多媒體課件具有色彩豐富、新穎多變、直觀動態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制作彩色錄像,錄制音樂唱片。這種看和聽的方式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兒歌《美麗的大海》,為了讓孩子們知道“海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激發他們對海的好奇和向往,促進他們對兒歌的熟悉和記憶,在開始的時候,它向他們展示了美麗的海。藍色的海水,海鷗在飛翔,海浪在沙灘上“奔騰”,鯨魚在噴水,閃爍的海星,海葵在開放的狀態下,加上美妙的音樂和快樂的朗誦,所有這些似乎都把孩子們帶進了美麗的大海,孩子們的注意力突然被吸引了。多媒體技術呈現豐富多彩、生動的畫面、有趣的講解、悅耳的音樂等,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情緒。這種學習情緒所帶來的有意注意的穩定性,增加了兒童對學習的參與程度,使兒童的視覺、聽覺和大腦得到充分的調動。
幼兒期是兒童形成言語習慣和表達思想的時期。語言教學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孩子的成長,交流的范圍會逐漸擴大,交流的人會越來越多,交流的機會也會逐漸增加。此時,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將受到極大的考驗。幼兒園語言教學不僅要拓寬兒童詞匯,培養兒童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邏輯習慣,還要注意提高兒童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必須接受不同的教育。在這個時候,教師需要為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創造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僅僅依靠記憶進行語言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幼兒教育的需要。要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創造更加高效、完善的教學方法,提高兒童語言創新能力。
在詩歌教學活動“回家”之初,老師只使用語言,給孩子們朗誦詩歌,學習效率很低。孩子們只是接受一個簡單的詞,無法在頭腦中形成連貫的畫面,無法理解詩意的美。如果我們用信息技術動態地展示小動物的習性呢?鳥兒在樹林里自由飛翔,小羊在草地上吃草,蝴蝶在花叢里快樂地飛翔。完全不同。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使用多媒體以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如聲音、圖片等。根據教學需要,教師可以及時提問,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它為兒童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情境,激活了創造性思維,拓展了兒童的創作空間。因此,生動有趣的圖片、優美的音樂、清晰規整的發音、豐富多彩的內容,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互動的語言學習環境,這是事半功倍的結果。
在兒童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幼兒園是兩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孩子要全面發展,不能只靠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應該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例如,一些流行的社交軟件,如QQ、微信等,可以與孩子的父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贏得他們的支持與合作。從那里,他們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整合。在家庭教學一體化的背景下,家長和幼兒園密切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讓孩子接受全面良好的教育。這種家庭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對兒童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應深入探索,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和效益。以信息技術為紐帶,幫助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為孩子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童年是創造性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它更具情境性和趣味性。傳統的語言教學存在著教學資源單一、教學形式封閉、教學過程單調等局限性。老師只能帶孩子讀詩、讀詩、看圖、問問題,他們總是急于說出答案,問不同的問題,他們永遠得不到一個以上的答案,孩子被動地接受,機械地理論,盲目地想大象。信息技術可以用來創造生動的動畫畫面,創造真實的場景,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描述事物,鼓勵孩子構思不同的答案,使兒童的思維活動表現出多向性、獨特性和靈活性。孩子們的想象力,如馳騁的馬匹,馳騁在思維的世界里,極大地激活了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具有許多優勢。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枯燥的事物有趣,使靜態的事物動態化,并簡化復雜的問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孩子的求知欲,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它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智力因素,而且可以提高兒童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充分把握這一現代教育方法,發揮合理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施素質教育,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