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水縣文水中學,山西 文水 032100)
思維導圖閱讀法是在初中階段運用的比較多的一種閱讀方法,利用思維導圖法,可以根據課文的篇幅采用不同的思維導圖閱讀法的類型,比如小組分工合作或者集體自主性閱讀等。思維導圖法在閱讀教學中是一個操作性高的閱讀方法,而且這種方法形成的信息是一目了然的,不重復、不遺漏。在實際的高中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雖然不是具體表現為圍繞一個個主題進行圖形的構建,卻是在大腦中形成一張完整的圖形。
教師要根據高中語文教材的內容,對教學課題進行詳細的劃分,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閱讀。教師可將文學作品作為主體,把散文、小說、詩歌以及文學鑒賞引入其中。此外,對于課文當中的內容,教師也要進行重組,結合文章的主題以及題材,重新排列教學順序,以便使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容。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思路找出幾個閱讀的側重點,引導學生進行精讀,把握文章主旨,并將主題提煉出來。由于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中心思想,其主題和文體多種多樣,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不同文章的差異詳細備課,并根據作品的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老師要不斷的讓學生對教材中所學內容去進行思考,將課上學習內容和課后學習的相關內容結合解讀,對所學的內容更加深入的了解。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的閱讀思維更加具有發散性,也可以令學生的閱讀視野以及知識含量更加豐富,以此來不斷的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需要去不斷的和各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來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逐漸提高。在每一節教學課老師都需要去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以此來促進學生的思維自我構建。并且進行思辯讀寫相互結合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閱讀思維,以思促讀、以讀促寫、以寫促思這的過程去滲透到整個高中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中。
在讀寫體驗方面,學生除了通過閱讀文學作品獲得語言積累、提升思維品質、學會鑒賞品悟、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美感體驗之外,還應遷移到寫作方面,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學會表達與創造美。一課一得,教師要善于從文本中挖掘寫作的訓練點,由閱讀到寫作,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可以在寫作環節設計寫作手法借鑒、閱讀感悟、對某一文學現象和語言現象的評價等環節,以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有聽、說、讀的體驗,還有寫的體驗。如此一來,教師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訓練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能通過閱讀的積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和觀念。“讀寫體驗”課堂五步法把讀寫結合起來,每節課都有閱讀和寫作的體驗,讀和寫不是平行獨立,而是有機融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大有裨益。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與漁”,學生只有掌握了相關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才能在學生自主閱讀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沒有達到閱讀目標的要求,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就有可能被挫傷。因此,教師要重視自主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根據閱讀材料的類型,使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和技巧。經過反復訓練,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會逐步提高,學生也會更積極地閱讀語文課內外內容。比如筆者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理清文章思路。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閱讀時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徑自然也不同,加強這方面的閱讀訓練,對學生把握散文的準確性、深刻性和條理性具有促進作用。其次,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把握文章的關鍵,找出“文眼”,文眼一般出現在文章的中心段落,且有極強的概括力,是作者表現在文章中的感情的凝聚點。第三,在掌握了文章的思路、文眼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去品味文章的語言,讀出文章豐厚的底蘊和雅致的趣味,了解作者的創作風格。這樣的引導不僅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一步步實現了閱讀教學目標,而且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板塊,對學生閱讀能力乃至整體語文能力的提升都是至關重要的。在傳統的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影響了教學效果。基于此,在生本理念下,積極改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問題意識、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真正通過語文閱讀學習,提高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