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大學生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經濟下行發展的壓力都有所凸顯,在我國經濟進入快速增長的換擋期,要從要素依賴走向創新驅動,在創新創業領域做出較大突破,才能進一步尋找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經濟轉型發展的方向。
為了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部署,各地政府部門嚴格貫徹落實雙創政策,各大高校在創業孵化平臺的建立建設上積極努力,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就是其中的代表。湖南應用技術學院積極響應全國創新創業發展要求,逐步向大眾化平臺化規?;较虬l展,其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是教育廳、人社廳、科技廳認定的省級孵化基地或眾創空間。建立了“培育服務+創業培訓+引導扶持+開放平臺”的雙創指導服務體系,規范孵化基地的服務,管理學校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創新創業就業學院等共同提供雙創指導服務,對接市場資源。其創業孵化平臺對地方雙創經濟服務的主要優勢表現在有效拓展創業創新市場資源,實現社會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無縫連接,搭建出供多方參考協商的高效協同機制,進一步豐富創新創業組織形態,進一步優化勞動力知識產能和信息化技術的協同配置,為高校學生廣泛參加創新創業提供支持。其次,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創業孵化平臺服務于地方雙創的優勢還表現在利用學校和企業的聯合,督促學生將互聯網獲取的創新創業成果進行價值再造,進一步協作完成創新創業成果展示,專利技術轉讓,實現創新創業價值的最大幅度增值,同時實現創新創業的低成本運營,讓雙創支撐平臺匯集各種資源,各種信息,在互聯網大背景下,以開放式多功能式的平臺運作為創新創業,制造企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服務。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創業孵化平臺服務于地方雙創經濟的不足之處,表現在政府和公益機構支持的不到位,企業幫助扶持力度不夠,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政府在為微小企業、高校大學生提供聯合作戰的平臺所做的努力不夠,導致地方高校創業孵化平臺服務地方雙創經濟在組織層面有所缺失;其次,微小企業沒有積極為包括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在內的高校創業孵化平臺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扶持,沒有為學校的學生提供更多適合創新創業的平臺,導致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始終是空中樓閣;最后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安于現狀,對知識和創新的探求欲不夠強,將知識轉化成實踐的能力不夠強,難以真正服務于地方雙創發展。
地方高校創業孵化平臺服務地方雙創經濟的途徑之一是不斷提高創新創業主體的實力。創新創業主體創造能力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對新產品、新工藝、以及新模式的創新價值的實現,湖南應用技術學院以科技創新類、農村經濟類為研究點,基于學生在校的創業綜合技能培養與孵化平臺服務功能。目前的創業特色案例如張德福的健康漁用設備項目對于洞庭湖區的常德市來說,起到了帶動漁業產業共同發展的良好效果。這些創造價值的關鍵環節,主要是將創新成果轉化成經濟實體,將技術和創意轉變為生產力,用新思維開發出更多滿足現代人類生活所需的產品和服務;其次通過創業孵化平臺支撐創新創業要加強需求拉動,通過展示和發布創新創業產品,在市場上尋求更多需求者,引發不同群體對創新創業產品的認可與使用,促進大眾創新的真正落實,做到將創新創業知識成果轉化為可應用、可感受的實物,讓高校高職院校創業孵化平臺真正服務于地方雙創經濟。
地方高校創業孵化平臺要想真正服務于地方雙創經濟,就需要改善創新創業資源組織模式。當前創新創業支撐平臺不可缺少的資源組織要素,主要有人才,技術,政策,市場等,高校創業孵化平臺主要在于智力資源的供應,即表現為人才資源,科技,資源的生產和培養。通過培養大批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實現創新創業與經濟發展深入對接,為高效配置各類資源提供創新創業所需要的人才支撐和市場基礎,在創新創業主體和各要素都孤立存在的背景下,將其緊密的圍繞雙創支撐平臺聯系起來,通過內部系統運作和外部協調運作,產生1+1>2的效果,最終實現高效創業孵化平臺服務于地方雙創經濟。
高校創業孵化平臺在服務于地方雙創經濟的過程中,并不是孤軍奮戰的,而要加強與不同機構不同組織的協同配合,通過創業資源聚集的形式,對創新創業資源進行組織配,在與外部政府、企業的連續溝通過程中,不斷優化升級創業孵化平臺,為創新創業描繪出良好的市場愿景和可操作的具體路徑,為創新創業實施具體方案提供詳細的指導,從理論層面為各類機構的創新創業提供全面幫扶,為實現全社會層面的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提供資源和組織保障,促進創業孵化平臺對地方雙創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服務地方雙創工作發展的高校創業孵化平臺服務模式,可在更多高校、尤其是應用型高校推廣實施,著力于地方新經濟常態發展,將高校創業孵化平臺項目與地方化創業發展緊密結合,推動創業教育體系全面改革、大力培育創業文化氛圍,在高校內營造更為濃郁的創業環境,同時提升和改進平臺服務能力與方式,對推進地方性科技創新改革和建立促進就業創業工作機制方面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高校創業孵化平臺對地方雙創經濟的服務能力要在開放的環境下進行,通過多方協同配合,把社會各界融資活動集中起來,優化利用,實現對社會中小微企業的創新發展扶植,促進全社會范圍內“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發展,實現創新經濟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