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職業大學,江蘇 南通 226001)
走校企融合之路是高職院校培養動畫設計專業人才主要途徑,因其可以依托學校育人和企業實訓雙方優勢,將企業待開發的動畫項目,直接引入學校教學實踐,以校企合作模式實現動畫設計專業人才有效培養,并可滿足企業用人所需,利于學生實現順利就業[1]。這是我國高職院校培養人才比較有效途徑。
校企融合主要體現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的融合,既要融合學校教學與企業產出,又要融合學校的動畫設計專業建設與企業實習或實訓基地,還要融合企業的項目資源和動畫設計成果[2]。高職院校走校企融合之路,是培養動畫設計專業人才比較直接有效的路徑。比如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它在培養動畫設計專業方面,就與上海龍奇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實施了深度的校企融合,企業將待開發的動畫項目,引入到學校的教學實踐當中,構建起了校企共建的融合學校教學、員工培訓和動畫項目制作為一體的校企實習實訓中心。他們在深度融合當中,校企共同確立了動畫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并根據企業動畫設計實際,制定動畫設計項目流程課程體系,建立符合學校培養人才和企業動畫設計要求的生產性實習實訓中心,且以動畫設計項目帶動學校的教學。在具體實施中,以校企師資互派等形式,構建了校企融合動畫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如果各所高職院校都能建立這樣的校企融合動畫設計人才培養模式,以企業典型的動畫設計項目,帶動學校動的畫設計課程體系建設,用以增強動畫設計人才培養計劃和學生就業崗位需求針對性,讓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既能掌握一定動畫設計技能,又能了解企業崗位動畫設計所需技能,只要這樣,才能愈加符合企業職業崗位用人所需。可以這樣說,將校企融合真正落到實處,需要實現校內與校外的結合,動畫設計項目與動畫設計課程教學的結合,學校教學理論與企業實踐的結合,動畫設計專業工作室與動畫設計課堂的合一,學校教師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合一,學生學習與學徒實踐的合一,學生作業與企業動畫設計產品的合一,學生實踐服務與企業實現創收的合一。由此可見,走校企融合之路是高職院校培養動畫設計專業人才主要途徑。
創新的時代,需要培養創新人才。高職院校培養動畫設計人才,同樣需要創新動畫設計人才培養模式。但是,創新培養動畫設計人才模式,同樣需要依托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為了進一步提高動畫設計人才培養質量,緊跟目前快速發展的動漫行業,需要細化學生緊密結合就業崗位,創新建設由校企共建的“大平臺、多方向、定崗式”的新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式,構建一種符合時代發展的動畫設計專業教學標準[3]。創新培養動畫設計人才模式,需要貫徹工學結合理念,以校企融合為基礎,以企業動畫設計與制作項目作為一種載體,針對動漫產業鏈呈現的不同環節,構建這樣一個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大平臺。所謂的“大平臺”,就是要整合好現有動畫設計專業群當中所具有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緊跟動畫行業發展形勢,搭建一個集動畫專業基礎和美術基礎為一體的課程教學平臺,以便為學生設計各方向動畫項目化教學,提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障;“多方向”指說高職院校的動畫設計專業教學,要與企業動畫項目設計不同的定位,把對學生動畫專業的能力培養,分成多個方向,如“建筑動畫”、“無紙動畫”、“卡通周邊”等方向,進行人才培養;“定崗式”是在瞄準學生未來就業崗位方向,按照企業動畫項目制作流程當所需崗位,進行分工培養。以這樣的創新培養方式,是將校企融合培養動畫設計專業人才,算是體現了一種創新,而創新培養動畫設計人才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人才的實用性,滿足企業用人需要。
學校要強化人才市場必要調研工作。通過調研,了解社會對動畫設計專業人才所需情況,并根據調研情況制定動畫設計人才培養計劃;制定相對完善的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方案,尤其針對企業人才所需,進行適合適量人才培養,利于學生實現就業;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與職業道德教育,對他們進行敬業精神培養,培養德才兼備新型人才;實施好“雙證”教育工作,以學生職業資格,促進學生既要有畢業證,還要有職業資格證,以便讓學生進行一步到位,做到持證上崗。強化動畫設計人才培養措施建設,意在使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直接可用實用新型復合型人才,既有助于學生實現就業,又有助于企業解決用人急需問題。
高職動畫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比較有效的路徑就是走校企融合之路。因為高職院校就是為社會培養適格的實用新型復合人才的。校企融合可較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容易具有動畫設計專業技能和理論基礎,能夠勝任動畫項目設計工作,使學生在走出校門以后,就能實現一定的建功立業,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