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
基礎護理學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是護理學科的基礎,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基礎護理學旨在讓學生學習到照顧病患的基礎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所以護生必須掌握這些基礎護理操作,這不僅關系到日后的實際工作能力,也關系到病患的身體康復。所以加強基礎護理實訓教學對護生操作技能的提高至關重要。
目前高職衛校的基礎護理實訓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解和演示操作為主,在教師講授完之后,學生再分組進行模擬練習。這種模式的弊端就是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學生只能看和記,在后續練習的過程中只能憑借著記憶去模仿老師的操作,這樣大大影響了練習效果。而且一些主動學習意識不強的同學,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會積極向老師提問,收效甚微。這種傳統單一、缺乏創新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操作技能的提升。
由于高職衛校招生標準的參差不齊,很多文化水平不一、素質不同的學生進入了學校,導致很多學生學習積極性差,混日子思想嚴重。在進入學校的方針實訓室時不遵守實訓室的規章制度,大聲喧嘩、儀容儀表不整潔、學習態度差能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形象了實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也造成了危害。
目前學校的基礎護理實訓教學一般是采用模型人進行練習,沒有與真實病患溝通交流的機會,這就會造成學生認為與患者溝不溝通沒有什么關系,導致學生缺乏責任心和愛心。而且教師在實訓教學中重視對操作流程、操作規則等操作技能的指導,缺乏人文關懷理念。長此以往,不僅造成學生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和責任心的欠缺,還會造成學生以后的實際工作中不會與患者交流,極易引起醫患矛盾。所以這種“重技能、輕人文”的實訓教學對學生操作能力的提升不利。
目前,我國高職衛校實訓課程的考核標準不規范,有的學校以理論知識考核為主,實際動手能力的考核分值較少,而有的學校以操作項目為考核方法,但是也是從基礎操作中讓學生抽簽選擇考題,無法全面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在考核中對操作流程部分的占比較高,對操作前的準備工作和操作中與病患的交流溝通考核較少,學生為了考試而考試,缺乏為患者服務的人文關懷理念。同時,由于教師和學生人數的不對等,也造成了在考核時一個教師同時考核幾個學生的現象,無法對學生做出全面且公正的評價。
實訓課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就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就要求高職衛校應該采用多樣化的實訓課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新鮮有趣的教學模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的能力,也增強了同學間相互協作的能力,為以后的臨床工作奠定了基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氣氛,對學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角色扮演訓練。學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時,教師加以引導能夠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扮演的角色的內心感受。病人可以感受到醫護人員的辛苦,醫護人員也可以理解病人患病的痛苦,更加理解“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理念。這種角色扮演的訓練不僅增加了學生未來的職業責任感,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如與人溝通的能力、與同學團結協作的能力。
基礎護理實訓課是操作能力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有更多的動手練習機會,所以,學校要完善內部培訓基礎設施,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實際操作。學校盡可能配置護理專業仿真教學器具,打造真實的護理教學環境,提高實習和培訓的成效。并且能在課余時間合理開放實訓室,可以讓那些操作技能掌握的還不熟練的學生進一步練習,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在此,還要配備相應的教師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鞏固練習。高職衛校護理學的學生畢業后是一般是進入醫院工作,為此學校要聯系教學醫院、社區醫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和培訓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臨床經驗,這對實訓教學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基礎護理實訓課的考核手段要多元化,不能以期末最后的操作考核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還應把學生平時上課的表現納入考核范圍,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能使學生遵守實訓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考核內容里還要包含理論知識的掌握、操作前的準備工作、操作流程的規范及與病患的溝通交流等內容。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考查學生為患者服務的人文關懷理念和應變能力。只有考核機制健全,考核方法多元全面,學生的綜合素養才能提高,護理學的學生不僅僅是回操作的專業人才,也是具備高素質的全面人才。
綜上所述,高職衛校要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綜合素養就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師資隊伍,完善實訓實驗室,健全考核機制,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操作能力和綜合素養,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合格的護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