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成都市技師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綠色照明是美國國家環保局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概念,是指通過科學的照明設計,采用效率高、壽命長、安全和性能穩定的照明電器產品(電光源、燈用電器附件、燈具、配線器材,以及調光控制器和控光器件),改善提高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條件和質量,從而創造一個高效、舒適、安全、經濟、有益的環境并充分體現現代文明的照明。我國電力工業發展速度很快,但是電力供應不足和用電效率低的狀況依然比較嚴峻。據中國國際照明網統計,中國照明用電已占全國電力消費總量的12%以上,并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遞增。以2007年國內城市道路照明為例,如果我國城市道路照明光源的1/3更換為高效節能的照明產品,其節約的用電量相當于一個三峽工程的發電量。因此,綠色照明的“綠”主要體現在能夠大幅度節約照明用電,減少環境污染,促進以提高照明質量、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為目的的照明電器新型產業的發展。
電子技術對綠色照明電路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①保護環境,降低環境污染。如汞燈絲會出現燈具應用的危害性氣體,如果采用電子技術,大力使用LED燈,起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將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危害。②降低能源消耗。眾所周知,在電力能源結構中,照明用電量是最大的。如果引用電子技術,能夠通過節能材料的應用,將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綠色照明可以以緊湊型熒光燈替代白熾燈為例,可節電70%以上,高效電光源可使冷卻燈具散發出熱量的能耗明顯減少。③可以滿足其照明需求,提升照明質量。如果采用電子技術,將變頻器應用于照明電路中,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將照明電燈中的周期性閃爍現象消除,達到不刺眼的效果。優質的照明技術必須在燈具上裝有消去直射和反射眩光的特殊技術措施,十分“柔和“的光進入人的視野,炫光小;照度高,無眩光條件下的適當高照度,可使眼睛在觀察物體時感到輕松;照度均勻,照度分布好,長時間觀察不易疲勞。綠色照明將有益健康,提夠舒適、愉悅、安全的高質量照明環境。④提升能源應用安全性。電子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電力照明中的安全性能,通過電子技術應用能夠實現對電路運行的安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電力能源的應用安全性。
(一)新型綠色照明燈具
①直管熒光燈等光色好、壽命長、高效高等優點,耗能更低。②緊湊型熒光燈,代替白熾燈工作,可以節電約70%,照明效果可以達到普通白熾燈的2-3倍,而且其壽命可以達到白熾燈的9倍左右。③擴大發光二極管,由一塊通電能發光的半導體材料形成的,將其放置在一個有引導線的承載體上,并利用密封材料將其穩固定型,最終形成抗震性能較好的發光二極管。④用新型高效的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替代高壓汞燈、鹵鎢燈。新型高效的高壓鈉燈適合于道路照明;金屬鹵化物適合于高層樓宇建筑、商場、展示廳。⑤用細管三基色熒光燈替代普通粗管熒光燈,可以節電約15%。用T8、T5細管熒光燈替代T12粗管熒光燈可以節電約10%、30%,投資成本一年之內可以回收。⑥半導體LED燈適用于交通信號指示燈、汽車尾燈、轉向燈、廣告牌、夜景照明等。電能消耗僅為白熾燈的1/10,節能燈的1/4,壽命是白熾燈的100倍。
(二)用電子鎮流器、低耗能電感鎮流器替代普通高耗能電感鎮流器。綠色照明產業在世界的興起使得電子鎮流器倍受青睞。據統計,若將全國高壓氣體放電燈都換上電子鎮流器,全國全年可節電246億千瓦時,可解決目前全國1/3的電力缺口。
(三)光纖照明技術
光纖照明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科研、醫學、工業、水下照明。光纖提高了照明的精準度和對比度,可以實現一般照明無法完成的照明工作,光纖具有的柔韌性使我們可以獲取到具有較高藝術品位的照明燈光。
在現今電子技術突飛猛進的背景下,各類低成本低消耗的電子產品被利用到綠色照明領域中,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現代燈具方面的體現有燈具集成化技術,將集成化技術運用到現代燈具中,可以有效減少電能源的消耗;(2)電子技術在綠色照明中的應用還體現在了對照明亮度的控制,通過計算機技術對燈具亮度進行數據調控,以達到仿自然光亮度的效果;(3)利用總線技術對燈具進行整體或個體控制,可以實現靈活調控燈具的目的,更方便用戶使用;(4)在綠色照明中,電子技術還體現在電子鎮流器的使用上,依據目前發展情況來看,電子鎮流器設計將往智能化方向發展,最終發展成集成化的電路。(5)進一步提高光源的性能和技術參數,主要包括:提高發光效率、提高顯色性能和提高使用壽命。(6)廣泛應用電子技術,今后還將發展更多的高頻放電燈、直流熒光燈、高頻感應燈、微波燈等壽命更長、顯色性更好、光效更高的光源提供使用。
綠色照明的實施帶動了電子技術與節能系統的發展,被稱為能夠保護環境的最可靠方式,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程項目。綠色照明不僅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時對環境保護也有著重要作用。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也為綠色照明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雖然現階段電子技術在綠色照明電路中的應用還處于發展階段,但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其應用也會變得更加規范而合理,為持續發展提供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