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房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0)
工程建設監理是指監理單位根據國家批準的有關工程建設項目文件,依照有關法律和法規,對工程建設實施有關的監督管理。現在國家的政策法規嚴格規定企業必須具有監理體系,隨著這幾年建筑的越來越多,因此工程的監理越來越重要,國家對工程監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明確了其法律責任,但是隨著工程數量增多,工程監理和工程管理之間存在的問題逐步暴露。通過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和建設工程監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兩者的區別與聯系,明確兩者如何滿足現實工作的需要,從而探索保證建設工程如期實現的有效途徑。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概念是:從項目的開始到項目的完成,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的計劃、協調和控制。即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是指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企業受建設單位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在工程項目決策階段為建設單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可行性分析和項目策劃;在工程項目實施階段,為建設單位提供招標代理、設計管理、采購管理、施工管理和試運行等服務,代表建設單位對工程項目進行質量、安全、進度、費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因此,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這一概念的定義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都認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是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工作內容包括計劃、協調、控制和管理等。
1.獨立性
工程項目管理單位雖然是非投資方,不負責籌借資金,但所有建設過程均應按一定規律、國家法規去運作,一切從實際出發,獨立執行,為客戶服務,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和干預,認真履行職責,運用科學分析的方法,做出符合實際的結論,使工程項目經得起歷史檢驗,取得最佳經濟和社會效益[1]。
2.靈活性
一個工程項目受各種條件制約和影響,必須有靈活機動的思維方式,面對實際,及時處理,任何定式思維都無法適應項目的千變萬化的需要。
3.系統性
工程項目從立項到建成使用,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要能運用系統工程理論,隨時平衡各種條件,調整各方關系,不因一個小變更而影響整體工程進展。真正的項目管理公司要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體系和模式,使項目管理單位企業化,服務社會化,管理結果商品化。
2005年,原建設部和國家計委頒布的《工程建設監理規定》指出:工程建設監理是指監理單位受項目法人的委托,依據國家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設合同,對工程建設實施的監督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四章第三十二條規定:建筑工程監理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的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設單位實施監督。
1.服務對象及提供者的范圍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范圍較大。在建設工程領域中,項目參與各方都需要項目管理,如建設單位項目管理、設計單位項目管理、施工單位項目管理、供貨單位項目管理等。由于建設單位是建設工程項目生產過程的總集成者和總組織者,因此,建設單位的項目管理是其中的管理核心,若其缺乏項目管理經驗,可委托專業的項目管理公司提供項目管理服務。
2.建設工程監理范圍單一
根據《建筑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將建設工程監理定位為受建設單位委托,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實施監督。所以,建設工程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僅僅是一個被委托與委托的關系,依照法律法規及有關的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合同實施監理。建設單位是建設工程監理的唯一服務對象。
3.業務范圍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工作內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招標代理、造價咨詢、工程監理和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試行辦法》中對此已作了明確界定,在某種程度上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是對各種專業服務的整合與集成。
建設工程監理是對施工階段的質量、進度、費用、安全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建筑法》等法律、法規對此已作了明確規定。因此,建設工程監理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項目管理的全部[2]。
4.法律責任
由于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完善。同時,項目管理是政府提倡和鼓勵的一種管理方式,因項目規模、性質不同而實施的靈活性不同。一般情況下,項目管理的內容及深度要求可在與業主簽訂合同時約定,責任也可以通過合同予以明確。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與建設工程監理相比,在服務對象、業務范圍、行業準入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擴展與延伸,特別是可以依據建設單位的要求提供訂單式的服務,來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更符合國際慣例,推動建筑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代表了工程監理今后的發展方向,因此,應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監理企業,向工程項目管理企業過渡,使項目管理模式日益成熟并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