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百樹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情境教學一般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心理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等綜合因素,所建立的創(chuàng)新、有效的教學模式,它可以將枯燥的知識輸出具象化,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會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樂于去接受知識,讓知識的吸收與傳遞變得更加快速、有效。所以,在小學的語文教學當中應該合理地利用情境來引入課程主題,營造和諧的知識氛圍,帶動整體的課堂活躍氣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為促進學生全面長久發(fā)展做出貢獻。
在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初始學習的許多課文和詩詞都有一個共性,即通過童話般擬人性的表述,來描寫一些花草樹木及小動物,生動與趣味性十足,在教學這些知識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將知識帶出教材,通過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呈現(xiàn)出課文中的各種情景,與實際生活當中的情景相融合,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官體驗,也有利于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教師在將課程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時,要注意生活中的藝術(shù)性表現(xiàn),通過教師的課堂設計把藝術(shù)性表現(xiàn)傳達出來,讓學生在學習時更加有興趣,也讓生活更加具有立體感和豐富感,讓具體生活與語文相連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藝術(shù)欣賞力。
例如,在進行《樹和喜鵲》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把課堂開展在室外。通過去校園的操場或者花園進行授課,讓學生需實地觀察樹木,觀察鳥兒,讓這些生活實際中的具體情景,成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師再附上解析和講解,幫助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課文所描述的具體情境,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會知識,感受到語文這門學科的親切性,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1]。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以及獨立思維、想象能力比較弱的特點,他們在上課的時候難免會出現(xiàn)走神和難以集中注意力的現(xiàn)象,為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通過角色扮演模擬教學情境,可以促進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思考能力,激發(fā)他們上課的興趣,發(fā)揮他們的特長以及創(chuàng)造力,把課堂變得更加活潑,課堂的知識內(nèi)容也更加豐富。角色扮演還可以讓學生深入到角色的情感當中,激發(fā)情感共鳴,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2]。
例如,在教學《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時,課堂上,教師將課文中的動物老虎、狗熊、狐貍、梅花鹿、大灰狼這五個主人公列在黑板上,讓學生通過舉手自愿參加的方式加入到角色扮演之中,剩下的同學可以扮演文中沒有提到的但大森林里有的動物如獵豹、獅子等。在進行角色扮演時,教師規(guī)定,每個主人公都必須將課文上的語言表達出來,此外,還可以加入自己的語言,以及新加入的動物也可以進行自由的發(fā)揮,只要不影響課文主題的展現(xiàn),鼓勵創(chuàng)新,鼓勵所有學生都加入到表演當中。通過角色扮演,這篇比較長且難以理解的課文就可以輕松地被大家所接受以及理解[3]。
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是實現(xiàn)情境教學的最佳輔助工具,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視頻情境等,輕松把課堂氛圍帶入高潮,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讓他們陶醉其中。在進行音樂情境教學時,教師應該注意音樂選擇一定要恰當,要跟文章或者詩詞的主題情感等相符,這樣的情境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教學,在音樂一出的時候,學生就沉浸其中,去揣摩作者的感情表達,以便于在接下來的理解當中更加輕松、正確,更能夠拉近學生與作者的空間距離,更加容易理解文章和詩詞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在進行描寫時的心境,提高學生的理解與想象能力。
例如,在進行《山居秋暝》這首詩的教學時,課堂開始,先放一首抒情的鋼琴曲,讓學生跟著悠揚婉轉(zhuǎn)的音樂,去體會雨后山村的閑適風光?!懊髟滤砷g照,清泉石上流”這一觀感比較濃厚的詩句,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來向?qū)W生展現(xiàn)這美麗的山水圖畫。這首詩配上恬靜優(yōu)美的抒情音樂可以將詩中內(nèi)容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學生在美感的體驗中去體會詩人王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美麗的秋季晚間景色的喜愛,學習詩人豁達的心胸以及寄情山水的心境,學習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這樣的情境學習,不僅能加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心境進行了良好的熏陶[4]。
語文就是語言的藝術(shù),而語言的藝術(shù)既可以通過書面,也可以通過朗讀的形式來展現(xiàn)。在進行語文教學,有感情的朗讀十分重要,它可以將生硬的文字,帶上情感,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將學生帶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當中,用語言、語調(diào)以及朗讀方式等來表達文章中的悲傷、快樂、難舍、憤怒等,領(lǐng)悟作者的感情寄托。
例如,在進行老舍先生的《草原》授課時,對于前兩段的景物描寫,教師在朗讀靜景時可以將語調(diào)放平緩,動景可以用提高音調(diào)、豐富情感輸出的方式來體現(xiàn),傳達動靜結(jié)合的景色美感;第三段寫蒙古朋友熱情接待作者,這時可以用激動的語氣來朗讀;第四段舉杯吃飯的段落描寫中,朗讀時要充分體現(xiàn)氣氛的熱烈以及作者的情感變化,由開心、激動到離別、不舍、悲傷。這樣一篇文章朗讀下來,學生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學到了表達方式,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5]。
結(jié)束語: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應該利用情境教學來開展課堂,讓知識的傳授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有興趣,理解更加深入,學習起來更加輕松,讓語文成為永久性伴隨學生的興趣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