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縣扎佐中學,貴州 修文 550201)
地理學科蘊含的知識較為繁雜,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傳統的“填鴨式”地理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枯燥無味,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在新時代的教學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新時代的地理教師應當積極吸收新時代的教學理念,探索新時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在課堂上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跟隨著教師的思路走。地理課的很多知識也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興趣,教師應該多運用多媒體教學、網絡遠程教學等,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思維??梢?,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開闊了學生視野,提升了學生轉變思維的能力。教師通過簡單易懂的圖像、鮮艷的色彩,以及動態的小視頻,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走,一節課即簡單,又充實。因此,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創造生動有趣的情景,動靜結合,形色結合,得到的效果比簡單的傳統黑板教學事半功倍。例如,教師在教學“行星地球”這一大章節時,很多學生剛從初中升到高中,思維還未完全轉換,對各個行星及地球的形狀、運動等難以想象出來。這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各個行星的樣貌及每個行星之間的區別投放在大屏幕上,并加以詳細的講解。這樣,學生對本章節的知識一定會理解得比較透徹。學生依靠多媒體技術提供的信息進行探索,做出判斷,記憶力會更深刻,從而提高了對地理學科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向學生灌輸地理知識,學生只是一味地強行記憶知識,而不是以理解為基礎地學習知識,這對學生自身核心素養的發展是不利的。新時代的地理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角度來引導學生學習。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思維導圖,以思維導圖這種能夠顯示各級主題之間相互隸屬與相互聯系的思維工具來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讓學生自主思考,能夠更好地激發并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例如,“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這部分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了解傳統工業區的分布、主要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新興工業區的興起和分布等。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為學生列出兩個主題——傳統工業區、新興工業區,然后在兩個主題上延伸出子標題——傳統工業區的分布、主要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新興工業區的興起和分布,最后引導學生結合標題自主學習,并完善思維導圖。在完善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能自主梳理知識,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新課改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向學生灌輸一些知識和技能,往往忽視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忽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甚至忽視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機械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往往使學生感到無聊,因此教師應學會運用一些有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中游戲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個人競爭法等。
自主學習即學生不需要教師督促,可以做到自主對知識進行預習,學習,復習等等,學生掌握問題的能力將更強?,F在的課堂上大多數都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一節地理課過去,學生僅僅得到了教師所說的知識,而并沒有去自己動腦思考問題,去深入探究地理這門課程。教師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可以給學生在課下留下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去自我思考或通過網絡查詢、詢問同學等去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從而達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學第五章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一課時,由于知識點不多,且容易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利用地理導學案進行提前預習。教師引導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這一節課進行自主的學習,給學生準備貼合課程的題目,讓學生對題目自主練習,對內容進行自己的把握,從而通過導學案教學法達到自學的目的。
總之,打造高效課堂不僅能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且能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各種措施,將課堂變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