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書屋里的勤奮專注、“達人”們的事跡展示、母嬰室里的安靜溫馨、賽場上的矯健身影……這一切都讓法院干警們感受到了歸屬感,增強了干警的凝聚力。這些場景的背后是房山區人民法院機關工會的不懈努力。
“在院黨組、院機關黨委的正確領導和上級工會組織的監督指導下,房山區人民法院機關工會充分發揮工會在各項工作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在造就高素質干警隊伍上下功夫。工會圍繞‘讓黨組放心、讓職工暖心、讓職工滿意’的工作目標,積極開展‘送溫暖、送輕松、送健康、送知識、爭先進、促審執’特色工會活動,為廣大干警營造‘家’的溫暖。”房山區人民法院機關工會主席高玉樓如是說。
為適應廣大干警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干警的業余文化生活,房山區人民法院機關工會大力推進“職工書屋”的創建工作,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職工書屋”建設。高玉樓介紹說:“我們從完善書屋的制度保障,到引進先進的圖書管理軟件,再到培養圖書管理隊伍,充分利用書屋資源和平臺優勢,切實加強氛圍營造,努力將書屋打造成為干警精神文化生活的‘驛站’。”去年,經過院機關工會的努力,職工書屋通過了驗收考核,被評為“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河北人民法庭和城關人民法庭的職工書屋也被評為房山區“先進職工書屋”。
在該院的職工書屋中,既有閱覽區、院史展示區、業務辦理區、電子閱讀區,也有文化活動區、放松休閑區等多個功能板塊。這里藏書近萬冊,涵蓋人文、科技、自然、生活等多個學科,保存報刊74類,音像制品近2000張,并配備了一名專職圖書管理員負責圖書維護和借閱。
管理員唐琴告訴記者,職工書屋采用科學化管理模式,書籍全部經過編碼后統一上架,并且每年兩次根據干警需求和最新法律頒布情況進行增購。通過職工書屋里的6臺聯網電腦,職工可登陸“中國知網”等學術平臺賬號,查詢下載相關文獻。
此外,院機關工會以機關本部職工書屋為依托,推動院轄6個派出人民法庭設立本部門職工書屋,接受院職工書屋統一技術指導和資源調配,讓人民法庭干警可以同步學習、共同成長。在職工書屋的影響推動下,房山區人民法院各庭室都設立了“圖書角”,干警們可以“隨手讀、隨時學”,形成“知識陣地”全面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職工書屋不斷凝聚起具有房山區人民法院文化共識的精神力量,衍生出“天平書社”“天平雜志”“文化沙龍”“天平論壇”“女法官讀書會”等多個學習品牌,形成了全員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去年是房山區人民法院“天平書社”成立五周年,院內眾多女法官相聚于法院為職工建造的休閑長廊“優悠亭”,舉辦了一場以“悅讀·吾年”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提起這次讀書會,作為工會會員的李韻卓法官娓娓道來,她講述了自己如何下定決心,仔細研讀講明辯論之理的史學著作《資治通鑒》。“我經常參加諸如此類的讀書活動。作為愛書之人,有佳作常伴左右,覽盡千載得失、千古興廢,營養豐富,實屬人生樂事。”今年受疫情影響,房山區人民法院機關工會還將讀書會由線下搬到了線上,組織開展了“云閱讀”。全院干警紛紛推薦好書榜,并暢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粉色的墻壁,甜美可愛的墻體貼畫,柔軟舒適的沙發,處處擺放著精美的裝飾物,還配有雙開門冰箱、消毒柜、微波爐、加濕器、飲水機等電器,這些都讓母嬰關愛室成為了一個溫馨的“小家”。

機關工會婦女委員會主任白云介紹,設立母嬰關愛室非常有必要,這體現了對女職工的一種關愛。對于孕期、哺乳期的媽媽來說,有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能夠緩解一些疲勞和壓力。“有了母嬰關愛室,年輕的媽媽們可以利用休息時間聚在一起,聊聊育兒經,很貼心。”在女職工看來,這個溫馨的小房間是一個女性被關懷的溫暖空間,也能讓她們在稍事休整后更專注地投入工作。
記者了解到,該院機關工會在工作中不但切入突出問題,重點解決,對于常規工作也不放松,創新形式,為干警做好服務:組織單身干警參加單身聯誼會,邀請專家為干警做身心健康講座,每月為當月過生日的干警慶生,在“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等法定節日落實工會會員慰問制度……工會的一系列暖心舉措,得到了干警們的廣泛認可,也進一步增強了干警們的歸屬感。
今年疫情期間,房山區人民法院抽調任正兵、謝亮、張鵬飛等272名干警分11批支援房山區閻村鎮,協助閻村鎮防控領導小組開展抗疫工作。干警身處一線,領導心中掛念,房山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婁宇紅,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沈波來到了閻村鎮,為支援閻村鎮疫情防控工作的干警送去了慰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疫情期間,作為機關工會委員和房山區人民法院“職工心靈驛站”站長的李韻卓,將“職工心靈驛站”建在線上,定期推送有關積極心態、心理危機干預、克服焦慮、心理自助等方面的公益課程。尤其是她負責的“暖心減壓、天平心能量”心理助推項目,通過與社會組織的配合協作,進行分層分類的心理健康調查、線上心理咨詢、電話咨詢等工作,全力守護職工心理健康。
讓干警滿意的是,為進一步健全制度,更好地服務廣大會員,促進審執工作的開展,房山區人民法院機關工會開通了“工會一家親”微信平臺,432名干警會員均在“工會一家親”微信群里。慰問援疆人員家屬、慰問生病住院會員、慰問生育會員、慰問親人離世會員、慰問到齡退休會員、慰問院市級勞模……機關工會組織委員劉永剛說,依托“工會一家親”平臺,院機關工會將所有會員凝聚到了一個大家庭中。
當前,隨著司法改革的不斷深入,案件不斷激增,法官隊伍和審執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緩解工作與心理壓力,工會開展了多種文體活動。高玉樓回憶道,在參加去年首屆“拱辰活力杯”五人足球比賽中,房山區人民法院機關工會認真選拔、推薦干警參賽,積極組織工會會員成立拉拉隊、后援團,并發動工會會員為參賽選手現場助威,最終在隊長杜鵬的帶領下,院足球隊在比賽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通過這次比賽,對外宣傳了法院的工作,樹立了法官良好的形象,對內則增加了隊伍的凝聚力和工作熱情,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干警對于職業的認同感。”記者了解到,在不影響業務工作的前提下,2019年,院機關工會先后組織231名會員開展了籃球、羽毛球、足球、游泳、趣味運動會等13項文體活動。通過開展文體活動,廣大會員身心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集體榮譽感得到進一步增強。
房山區人民法院機關工會緊密圍繞審判執行工作中心,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助力審執任務完成。“我們注重加強先進典型選樹和宣傳,積極與上級工會組織溝通協調,宣傳該院審判執行干線上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高玉樓介紹說,該院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連春祥,北京市法院優秀法官辛崇增、李亞麗、王俊偉,及全國法院司法警察先進個人段大虎的先進事跡分別在《勞動午報》 《工會博覽》上進行了報道,不僅進一步增進了群眾對人民法官和法院工作的了解與認同,還提升了法院干警的職業尊榮感。“機關工會在院黨組和院政治部的大力支持下,發揮自身優勢,拓寬宣傳渠道,打造出適應新媒體特點的宣傳方式,讓每個崗位都有可以學習的榜樣,讓每個榜樣都有展示的平臺,切實發揮好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前不久,一場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涉案特點為主題的研討會在房山區人民法院“厲莉職工創新工作室”召開。工作室結合轄區重點推進工作,圍繞生活垃圾分類可能引發的案件種類及案件特點進行了研討。這是“厲莉職工創新工作室”不斷創新的又一實踐。
記者了解到,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以“全國道德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法官”等榮譽的獲得者厲莉命名。工作室成立4年來,已初步形成品牌效應。團隊成員共28名,除領銜人厲莉外,還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法院先進個人”連春祥,“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肖婧,“全國法院辦案標兵”趙洪波等先進人物,是一支業務精湛、經驗豐富、學術水平突出、創新能力強的隊伍。
“我們這支隊伍可謂是精英薈萃。去年,團隊骨干成員申報的3項調研課題在北京市法院獲獎,今年又成功入選2個全市法院重點調研課題,工作室與北京大學、法制出版社合作了2本‘法律六進’普法案例教材。”厲莉告訴記者,創新工作室以厚植“工匠精神”為團隊“靈魂”,每年研討確定3~5項重點調研課題。如今,團隊成員于穎穎法官撰寫的裁判文書入選全國法院首屆“百篇優秀裁判文書”,孫靜波、孔祥鳳、白建永分別出版了個人著作《立案謀略:立案實務疑難案例解析》《執行三十六計》《80后女法官日記》。
“在房山區總工會和院黨組、院機關黨委大力支持下,我院深入推進‘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注重規范化運作,加強資源保障,努力做實叫響,在全院形成典型引領、品牌輻射、創新發展的良好態勢,也成為激發干警工作熱情和創造活力的有力抓手。”高玉樓表示,下一步,該院機關工會將繼續加強智慧工會建設,在完善制度、規范工作、夯實基礎、服務會員上下功夫,以“心系干警、溫暖人心”的服務理念,把工會組織真正建設成為領導信任、干警滿意的“職工之家”,更好地服務于審執事業,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干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