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偽滿洲國勛賞制度述略

2020-12-07 06:15:36王川芮趙凱
關東學刊 2020年2期

王川 芮趙凱

[摘要]政府向有功之人授予勛章,或通過頒授記章紀念重大事件,彰顯功勛,是國家勛賞制度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偽滿洲國作為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的傀儡政權,因其特殊的內政與外交需要,也通過系列的立法和行政程序建立了獨特的勛賞制度,主要由“勛章”“褒章”“記章”構成。結合歷史背景對偽滿洲國勛賞制度的建立經過、勛賞體系構成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作為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工具屬性本質。

[關鍵詞]日本侵華戰爭;偽滿洲國;勛賞制度

[作者簡介]王川(1991一),男,偽滿皇宮博物院助理館員(長春130041);芮趙凱(1991一),男,歷史學博士,鹽城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鹽城224051)。

勛章作為一種榮譽的象征,是由特定的組織機構頒發,用來獎勵在某個領域、某一事件、某項活動中做出成績之人的實物標識的總稱,其種類可以按授予原因的不同分為勛章、褒章和記章等。

世界范圍內,普遍意義的勛章最早起源于11世紀歐洲十字軍東征時期的騎士軍團中的徽章。最初,徽章只是作為紀念品和標志物,用以標識參加過某次戰役的士兵,后來隨著功勛的不斷疊加,表彰的功能逐漸凸顯,徽章的授予也成為政府行為,代表國家的最高榮譽,國家勛賞行為由勛章為實體化標識的制度由此誕生。東亞范圍內,雖然中國很早就有了用以表彰功勛的爵祿制度,并影響日本等國,但是這種制度等級大多體現在行政地位和生活特權領域,天子、公侯與庶民所用服色、食具,所居房舍皆有嚴格區別,但未曾出現像西歐國家一樣以勛章為符號,標識榮譽程度的形式。日本明治維新后,推行脫亞人歐,摒棄原本模仿中國爵祿制度建立的十二等勛位制,于1875年重新設置勛位八等,并配以賞牌(即勛章)。到了昭和初期,日本已經建立了旭日章、瑞寶章等完善的勛賞體系。1882年,在頻繁的與西方接觸過程中,清政府也制定了《獎給洋員寶星章程》,專門授予對中國友好的外國君主或外交使節等,此時發行的寶星勛章僅從與國際禮儀接軌的角度考慮,有利于開展外交活動與聯絡中外政府及高級官員的感情。因此,從制定寶星制度開始,它就帶有濃厚的外交色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909年,清政府頒布了《勛章章程》,這是中國首個系統地以徽章頒授為主要內容的榮譽制度。旋即民國建立,民國政府的勛賞制度基本沿用這個章程,而勛章作為榮譽與地位的象征也由此深入中國人心。

1932年,偽滿洲國建立。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這個由日本一手扶植的政權在建立伊始便內外交困。于內,舊軍閥與其他社會勢力亟待整合。于外,國際社會對此政權多采取不承認、不建交的態度。與此同時,由于受到日本和中華民國勛賞制度的影響,偽滿洲國部分政府組織乃至民間大量制作勛章,用以表彰紀念,在社會上造成了較大的混亂。為有效緩解內政與外交窘境,解決表彰的“無政府”狀態,偽滿政府在日本侵略者的主持下制定了自己獨特的勛賞制度。

一、偽滿洲國勛賞制度的建立

偽滿洲國建立之初制定的《組織法》中,并未有關于勛賞制度的規定。但是在當時的偽滿洲國軍政兩界乃至民間出現了一陣私自制作徽章的高潮,例如時任偽吉林剿匪軍司令的于琛瀲就曾為表彰在討匪過程中的有功者頒發金質大賞牌,并通過偽軍政部多次向偽國務院提請審議建立勛賞制度。偽實業部總長張燕卿在溥儀就任執政后,以“紀念大典”為由,私自制作“建國紀念章”并發行。同類事情還發生在偽滿國道建設、治安維持及熱河之戰后的士兵“表彰”中。在偽軍政部、實業部自行制作勛章的同時,偽滿社會也上行下效,出現了一些專門制作勛章的作坊商鋪,甚至有的還獲得了偽滿政府乃至溥儀“執政府”的特許制作和經銷權,并在當時的報紙上大肆宣傳,經常出現的就有金華、森洋行等商號。這種由政府某一部門或者個人私自制作的徽章不能代表“滿洲國家”,也沒有上升到“滿洲國國家制度”的層面,因而不能代表偽滿洲國的國家形象,常被視作“私章”。此外,委托零散的私人手工作坊制作的勛章很難滿足在大批量勛章制作時的數量與質量需求。

1933年初,偽滿政府各部局的主要日滿官吏和關東軍參謀,圍繞勛賞制度建立進行了討論。同年2月,在“日滿一體,政治指導”的背景下,日本勛賞局總裁下條康磨向偽滿政府填具“參考書類”,建議偽滿政府建立勛賞制度。同年3月1日,“執政”溥儀以教令第11號的形式公布了《建國功勞章條例》,向日滿文武官員等萬人授予了“建國功勞章”。“建國功勞章”的授予,最初是為“用以贈與盡瘁于滿洲建國之日本軍人為目的而制定”,后來隨著范圍擴大,日滿文武官員及民間有功勞者逐漸被納入其中。不同于此前發行的各類私章,“建國功勞章”是偽滿政府第一次以“執政”溥儀名義發行的官方記章,也是第一枚通過“國家”法令的形式頒布的勛章,它的出現代表著偽滿洲國勛賞制度正式開始建設。

1934年2月12日,時任關東軍司令、“日本帝國駐滿洲全權大使”菱刈隆以“即位后的精神準備”為話題與“執政”溥儀進行了一次密談,其內容被翻譯林出賢次郎記錄在《絕密會談錄》中:

大使:最近有對國務顧問、總務廳長授勛章的說法,這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研究。勛章是授予對國家及皇室有功勞的人,是由皇帝親自頒賜的。因此,勛章一定要表現出國家和君主的意思。另外,由于勛章也表現了國民的性情,所以也必須表現出不容易毀壞的國民精神。還有,勛章的材料必須是本國所產的材料。在這些意義上,還必須讓專家來設計。

由此可知,日本方面在勛章事務上表現得極為慎重,對政府勛章的授予對象、意義表達、制作材料等皆有相當嚴苛的標準。1934年3月1日,溥儀在登基實施“帝制”的同時,公布了新的《組織法》,其中第12條規定“皇帝可授與勛章等其它榮譽褒賞”。同日,頒布了偽滿洲國勛賞制度的基本法令《勛章令》,規定“為表彰對于國家著有勛績功勞者賜以勛章”,這是偽滿洲國勛賞制度建立的標志。由此,偽滿洲國勛章的頒授與管理,從民間自發的“私章泛濫”狀態走向政府統合和制度約束的層面。

機構設置上,在偽國務院總務廳設立了恩賞處,任命人事處長皆川豐治兼任處長,下設總務、調查兩科,辦理勛章、紀念章及其它榮譽褒賞等事項。至此,偽滿政府在日本的幫助下建立了最初的勛章管理機關。為了便于對勛章授予者資質的審核,還成立了恩賞會議,作為勛章授予者資質的評議機構,制定了《恩賞會議規程》,規定勛章的授予應“接受國務院總理大臣之咨詢,議定授與或被奪勛章等其它榮譽褒賞之當否”,并選定張景惠、羅振玉、筑紫熊七、袁金鎧、臧式毅、熙洽、張海鵬等八人為議定官。

同年4月19日,偽滿政府頒布第27號敕令《關于勛位及勛章之件》,在制定偽滿官員勛位等級,表彰“對國家著有勛績功勞者”的同時,還制定了與之對應的大勛位蘭花章頸飾、大勛位蘭花大綬章、龍光大綬章及景云章等四種勛章的圖案樣式、等級劃分以及敘勛范圍。5月9日,對在偽滿洲國“建國”過程中樹有“嘀矢之榮光”的“陸軍上將”張景惠等10名武官進行勛章親授儀式,儀式地點設在偽滿皇宮勤民樓前,“皇帝”溥儀親自頒授勛章,以示“榮典”,這是勛賞制度建立以來第一次頒授實踐。

此后,偽滿政府相繼頒布《外國勛章之受領及佩帶規則》《取締佩帶勛章、褒章及記章規則》《褫奪勛位令》《關于繳還勛章之件》《關于勛章圖樣之件》《佩帶勛章規則》《關于追賜勛章之件》《關于著制服時佩戴勛章、褒章及記章之略綬之件》《佩帶勛章、褒章及記章規程》《關于合并略綬之件》等法令。通過一系列相關法律的出臺,偽滿政府在法律層面進一步規范了勛章的式樣,完善了政府所授勛章的授予、佩戴、褫奪、追賜等各環節的管理。由此,偽滿洲國勛賞制度建設已經基本完成了法律框架的搭建。

在建立完備的勛章法律系統之外,偽滿政府還在行政系統內提高勛章管理部門的地位,將原本下轄于偽國務院總務廳的恩賞處獨立,成立偽恩賞局,專門負責恩賞事務。偽恩賞局下轄總務、勛章、記章三科,首任局長由原參議府秘書局長荒井靜雄兼任。至此,在行政制度設計上,勛賞制度也逐漸走向定型。

1938年7月14日,偽滿政府公布《褒章令》,建立了與勛章、記章并列的褒章體系,偽滿洲國勛賞體系的基本內容初步確立。這也成為此時判斷某一勛章是否能代表“帝室榮典”和偽滿政府的一個基本標準,只要屬于偽恩賞局以“皇帝”名義頒授的勛章、褒章、記章三者之一,并有相關法令依據頒授的勛章都屬于偽滿洲國勛賞體系之內,反之則為私章。

為了進一步區分政府頒授勛章與其他組織和個人發行的徽章(《恩賞考》稱之為私章),1939年12月23日,偽滿政府頒布了《關于各種表彰統制之件》。其中規定“依據榮典授予大權表彰之外之表彰”應該嚴格遵守該法。在名稱(稱呼)上用“某某賞”“某某獎”等無需用“章”字,如用“章”字時,不可單用“某某章”“某某褒章”“某某記章”或“某某記念章”,而需用“某某徽章”或“某某記念徽章”等。以書狀表彰時可用“賞狀”“表彰狀”等,需避用“褒狀”。將綬帶使用規定為政府頒授勛章專屬,規定“以勛章或法律、敕令制定之徽章(包含褒章、記章)以外之徽章均不得用綬”。關于徽章的尺寸與樣式,章之形狀除徽章為變形外,其他徽章均需為直徑在三十五毫以內之正圓形,單無綬之副章不類似大勛位勛章之副章、勛一位勛章之副章或勛二位勛章之正章者不在此限。最后“表彰統制”還嚴格規范了非政府徽章的發行規程,“表彰規程之制定或改廢時(包括不為規程之制定而事實表彰之時)各該官署長須經由恩賞局長向國務總理大臣報告之。”《關于各種表彰統制之件》的頒布是一個標志性的法令,它第一次明確地劃分了“依據榮典大權之表彰”與其他組織和個人發放的普通徽章(私章)之間的嚴格區分。這一法令的頒布,使得偽滿洲國勛賞制度進一步穩定,其后雖稍有增修損益,但大致沿用這一框架。

二、偽滿洲國勛賞體系構成

依照授予標準的不同,可以將偽滿洲國勛賞體系分為勛章、褒章和記章三類。

(一)勛章

所謂勛章,乃“表彰對國家著有勛績功勞者,賜以國家最高之榮典”,即關東軍司令菱刈隆所謂“勛章一定要表現出國家和君主的意思”,授勛者必須“功勞顯著”。此類勛章最初只有《關于勛位及勛章之件》設置的大勛蘭菊花章頸飾、大勛位蘭花大綬章、龍光大綬章及景云章四種,后來偽恩賞局根據恩賞對象范圍的擴大,又設置了柱國章。

大勛位蘭花章頸飾:為偽滿政府最高級別勛章,對于敘受大勛位的人,要依據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特旨頒賜”。由偽滿政府委囑東京高等工藝學校教授煙正吉制作勛章圖樣,章身之蘭花為偽滿帝室標志蘭花御紋章,其花蕊為珍珠,花瓣為黃色,地為青瓷色,均為琉璃七寶。中央云形環圓牌上雕刻溥儀“登極大典”時溥儀身著御服背后的團龍圖案。兩側之鏈各配10枚云形環,其中10枚為日本七寶燒工藝制造的青瓷色佛教八寶和乾坤二卦圖案。

大勛位蘭花大綬章:一般頒發給初次敘大勛章的人,依據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特旨頒賜”,可與大勛位蘭花章頸飾并列佩戴。由偽滿政府委囑東京高等工藝學校教授煙正吉制作勛章圖樣,其章身部分與大勛位蘭花章頸飾章身部分相同。

龍光大綬章:一般對獎敘或已敘受勛一位的人,根據“特旨頒賜”,在勛一位景云章之上。由偽滿政府委囑東京高等工藝學校教授煙正吉制作勛章圖樣,其章中央為團龍,與大勛位蘭花章頸飾中央云形圓牌上所雕之龍相同,象征“天子之像,神靈之精,四靈之長”。團龍四周為28顆紅玉,代表周天運行之二十八星宿,象征“天象之廣大永劫者也”。

景云章:特頒發給除去已經授予龍光大綬章外的,獎敘勛一位至八位的政府文職人員。由偽滿政府委囑東京高等工藝學校教授煙正吉制作勛章圖樣,其章主體為“祥云瑞日”圖案,煙正吉認為“云為天之表象,不僅為神仙所乘,而且為云為雨之原,潤及萬物”,章身為五色(七位、八位為金銀單色),取自偽滿黃、紅、藍、白、黑之五色國旗,中央為金色太陽圖案,其云為青藍色,表示“青云之士得其道,則意氣沖霄之意”。

柱國章:《關于勛位及勛章之件》所制定的以上四種勛章中,除景云章以外的三種都是高級勛章,需要“特旨頒發”,在實際敘勛時很少應用。隨著敘勛者范圍的愈發廣泛,單一的景云章明顯難以滿足需求。為此,偽滿恩賞局于1936年9月發行了柱國章,特頒發給除去已經授予龍光大綬章外的,獎敘勛一位至八位的日滿軍隊、警察等武職人員。其圖案由時任偽恩賞局長藤山一雄設計,其主要圖案結合了中國古代宮殿中立柱與柱礎的元素,側面觀看有四個柱冠,平面觀看正好結合為一個十字,象征“愛、犧牲、忍耐、獻身及寬容等最高道德之表現”。藤山一雄是當時日本著名的民俗學家,曾游歷西歐諸國多年,推崇民族特色風俗,曾任“滿洲國立中央博物館”館長,并在“新京”(長春)南湖建立民俗陳列館,作為分館重現“滿洲境內”原住民,即滿族、錫伯族、朝鮮族以及后遷入的土耳其、日本等民族的生活習俗和生活方式。藤山一雄特地選用“柱國”作為軍功勛章的名稱也是出于此用意。“柱國”一詞取自《戰國策》中“楚之法,覆軍殺將者……官為上柱國”一句,隨后柱國變成為重要的官職,自北魏至明朝皆為武官勛爵中最尊貴的。

此處應該注意的是,在偽滿洲國勛賞制度的具體執行過程中,就勛章而言,景云章與柱國章的發放標準并沒有像《恩賞考》中規定的那樣嚴格,有時為了外交和政治需求,有些武官也被授予景云章。同時,對于已經獲得勛位和相應勛章,再次因同等功績授勛時功勞又不足以被授予更高級別的勛章,為了避免重復授勛,偽滿洲國政府還建立了一套賜品制度,通過賞賜銀質花瓶、銀質賞杯等避免二次授予同一等級勛章的問題。例如1937年12月1日,溥儀為了表彰日本廢除“在滿治外法權”和“南滿洲鐵道附屬地移交”過程中有功的日本樞密院官員,除了授予日本樞密院議長平沼騏一郎勛一位龍光大綬章外,對參與此事件但是職務比較低的事務官等皆賜銀杯、銀瓶。賜品制度作為勛章制度的補充,不同于后面提到的褒章、記章制度。

(二)褒章

關于偽滿洲國褒章的起源,學界以往研究較少涉及,《滿洲國史》一書中僅做概述性交代,認為“滿洲國也以日本為標準,在勛章以外,實施了紀念章及褒章制度”。其實,早在偽滿洲國建立之初,就出現了政府各部門混亂發行私章的現象,軍事部門這一現象尤為突出。《滿洲恩賞考》中就將“大同二年(1933)五月,張海鵬上將對熱河圣戰之戰功者,授予金質賞牌”的事件多有臧否,視之為“促成勛章早晚必得實現之機運”。因此,在制定勛章以表彰“國家著有勛績功勞者”以外,及時建立褒章制度,表彰“以善行裨益于社會公共者”,整頓這種“不依榮典大權,殊無統制”的私章濫發現象,將“恩賞”大權收歸“國有”,同樣勢在必行。以徽章形式對“社會的功勞者或個人的篤行者”進行“恩賞”的設置,首先在軍隊系統內開始嘗試。

1934年11月15日,偽滿政府頒布《設置將軍令》,并由偽國務總理大臣、偽軍政部大臣副署,對海陸軍上將中任職多年,功勛卓著者,授予“將軍”稱號,并“賜下”將軍刀和將軍徽章,以顯示“恩賞”。1936年6月4日,又頒布了《關于將軍刀及將軍徽章之制式并佩戴之件》,規定了將軍刀、徽章的樣式和佩帶規范。其中強調將軍刀及徽章只能在出征及紀念重大事件的祭祀活動,或參加“宮中”儀式典禮時,著正裝禮服方能佩帶。

1936年11月18日,偽滿政府頒布《勤功章并精勤章付與規則》,對軍隊中的私章濫發現象進行整頓。“勤功章”用以表彰“兵之精勤善行”者,“精勤章”用以表彰“戰績一等以上、品行端方、精勵軍務等”的士兵。勤功章正面背面都是銅底,高粱花紋也為銅色,錨為金色,星章為銀色五光星章,背面為純銅色,帶卡扣,右側為“勤功章”三字。精勤章分為陸軍、海軍兩種。陸軍兵精勤章,為曲尺狀,底色為茶褐色,又飾以黃呢色“線章”。海軍兵精勤章,其式樣與陸軍同,底色為深紺色,“線章”為紅呢色。勤功章與精勤章一人僅發放一次,亦可團體獲得。精勤章“發給軍管區與興安警備軍、憲兵隊、靖安軍、中央陸軍訓練處、興安軍官學校、陸軍軍醫學校并上記以外之軍政部直屬江防部隊等”,其員數由偽軍政部大臣審定。勤功章附以賞狀、賞金,以偽軍政部大臣名義授予,并且還會按年發給賞金。

在軍隊褒章設置完畢后,偽滿政府為推動基層社會文教、經濟事業的發展,亟需獲得社會力量尤其是鄉紳巨賈的支持,文化褒章便應運而生。褒章的“恩賞”是對整個社會平民和士紳階層進行的“榮典”,不同于以往偽滿政府出于“王道復古”等執政理念,對孝子、節婦、鄉賢和耆老等特殊對象和群體的表彰。在參照日本文化勛章的基礎上,出于對這些“堪為民眾模范者”加以精神鼓勵的目的,偽滿政府制定了獨具特色的褒章體系。1938年7月14日,偽滿政府公布《褒章令》,規定授予褒章的種類與資格有如下五種:

協和褒章:勵精于民族協和,躬行實踐,卓有成效,或為民眾之模范者。

德行褒章:孝子、順孫、孝節婦,其他德行卓著者,與1933年文教部令第一號《孝子節婦等表彰暫行規程》相配合。

義行褒章:不顧個人安危,救助人命或防止重大災害于未然,挺身從事防共工作,其他奔赴公難功績顯著者。

奉行褒章:服務于地方自治事業發展,為產業改良、慈善事業及其他公共社會或為國家社會投入私產、捐贈,付出勞動功績顯著者。

文化褒章:學術、宗教或教育上有貢獻,作出有益之發明,其他盡力于文化之發展,功績甚大者。

以上褒章在設計上基本相同,正面為偽滿洲國“國花”高粱花在兩側對鑄,中央上部為蘭花御紋章,其下為褒章名稱,全部為金色字體。背面為素面,中央上部有一“賜”字,以彰顯“帝室恩賞”。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褒章名稱與“賜”字皆為“滿洲國皇帝”溥儀親筆所書,以增加對民眾感召的效力。同時,根據《關于褒章之制式之件》的要求,在褒章背后的“賜”字之下,還必須篆刻上獲得此褒章的“有功者”的名字和授予日期,這是在偽滿洲國勛賞體系中唯一出現的個性化設計,不同于所有勛章、記章。除了授予個人褒章之外,《褒章令》還強調,授予滿足以上褒賞標準的社會團體以“褒狀”,并對團體和個人頒發褒章、飾版、褒狀或金、銀、青銅制賞牌。

1943年10月11日,偽滿政府頒布《勤勞表彰令》,對于建設、生產、糧谷繳售、配售等從事各種事業,取得勞動興國之成果者,授予勤勞有功章、勤勞章及勤勞褒章狀。1944年12月19日,又頒布了《官署職員勸勢表彰令》《地方行政功勞表彰令》等,以表彰從事建設、生產、出貨、配給等各種事業平素精勵其職務、克舉勤勞興國之實,堪為他人之模范者。

勤勞有功章和勤勞章根據不同的人員和團體,由偽國務總理大臣、偽省長(在東滿總省及興安總省為總省長或省長)或偽新京特別市長、偽勤勞奉公隊,由偽民生部大臣等相應領導機關頒授,關于其他人者為各該事業之主管大臣頒授。勤勞章之式樣為銀色,正面為瑞云、高粱、齒輪圖案。勤勞有功章之式樣為銀色,正面為瑞云、美玉、高粱、齒輪圖案。

至此,偽滿洲國褒章制度方才定型,與勛章和記章制度的建立相比,顯得頗為漫長。但是通過對其發展流變的梳理,也能發現諸多制度考量上的端倪。從軍隊有功者頒授勤功章與精勤章到參照日本文化勛章的褒章五種,再到勤勞有功章與勤勞章,褒章的頒授主體由起初的軍事有功者擴展到社會精英與賢達,最后“惠及”普通勞動者。表面上看是“恩賞”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杜絕了私章,“恩賞”頒授大權也逐漸由地方勢力和部門總長處收歸以“皇帝”、偽國務總理大臣和偽恩賞局為代表的中央,然而到了《勤勞表彰令》的發布,褒章制度實際上已然出現了再次的私章化。勤勞有功章與勤勞章是為了服從日本的大東亞戰爭政策,與偽滿洲國推行的“勤勞奉仕”運動相結合。從制度發展上看,1939年頒布的《關于各種表彰統制之件》已然確定了“帝室榮典”和勛賞的范圍和標準,在如此大范圍內進行“恩賞”有違制度初衷。這種制度的潰散,也是偽滿洲國國勢變化以及依附日本政策同步擺動的集中體現。

(三)記章

記章是為紀念偽滿國家或“帝室”有大事時,基于“榮典大權”而制定出來的,充作紀念而賜予親身參與事件之人的“恩賞”,其區別于勛章和褒章因“功勛”受賜,所以記章持有者在禮遇上較之前兩者遜色很多。偽滿時期發行記章較多,現列舉較為代表性的幾種,以作參考:

建國功勞章:為表彰那些參加完成實現“八纮一宇”大理想,采取王道主義和民族協和,創建“新國家”的“建國功勞者”及其遺族而設置的勛章。這是偽滿政府最早設置的一枚勛章,在勛賞體系中的地位突出,其設置經過前文已經敘述。1934年3月,偽滿政府以“皇帝”名義對1933年發行的《建國功勞章條例》進行了修改,至此,這枚發行在《勛章令》頒布之前的記章被納入偽滿洲國勛賞體系內。“建國功勞章”為銅制,正面兩側為偽滿洲國“國花”高粱花,中央為“建國”二字,背面鑄有“大滿洲國建國功勞章大同元年”之字樣,小綬為黃、紅、藍、白、黑五色。

大典紀念章:1934年3月1日,為紀念溥儀第三次“登極”,偽滿實現“帝制”,彰顯“大典昭垂”,特頒發《大典紀念章條例》,對“奉詔參列大典,或關于大典事務及伴隨大典之要務之員,或其他由國務總理大臣指定職人員”授予大典紀念章。其章為銀質,正面上部為偽滿帝室象征蘭花御紋章,其下為“帝出乎震”四字,語出《易經》,意為日出東方,一年之始,象征著新生“滿洲帝國”萬象伊始。四字兩旁為雙鳳圖案,背面中央為“大典紀念章”字樣,其右為“康德元年三月一日”,均為銀色字體,小綬為黃、紅、藍、白、黑五色。

皇帝訪日紀念章:1935年4月,溥儀訪問日本,為表示其與日本“一心一德”,回國后頒布了《回鑾訓民詔書》,同時為紀念此次訪日,于同年9月21日頒布《皇帝訪日紀念章令》,以表彰在溥儀訪日期間的直接參與者或貢獻者。訪日紀念章由日本著名雕塑家日名子實三創作章牌圖案,交大阪造幣局按圖樣制作,銀質,箭簇形,表面鑄有蘭花與菊花圖案,象征偽滿與日本為“金蘭之交”,并篆文“一心一德”,背面為“滿洲帝國皇帝訪日紀念章康德二年四月”字樣,小綬中央為深紫色,兩旁為紅色。

建國神廟創建紀念章:1940年溥儀第二次訪日后頒發,以紀念在偽滿帝宮中建立“建國神廟”這一活動,溥儀此次訪日,“迎奉”日本神道教三神器回國,發布《回鑾訓民詔書》,并修改《組織法》,設置“祭祀府”,將神道教確立為偽滿國教,以達成與日本精神一體,強令東北人民信奉。建國神廟創建紀念章授予“參列建國神廟創建之祭典及儀式者;關于建國神廟創建事務及伴隨創建之要務者;由國務總理大臣指定者”。其章圓形,銅制,正面鑄有偽滿建國神廟及瑞云圖案,背面識有“建國神廟創建紀念章”字樣,左側為“康德七年”款,小綬中間為黃色,其兩側為紅白二色。

國境事變從軍紀念章:1940年11月25日,偽滿政府頒布《國境事變從軍記章令》,以表彰紀念參加1939年發生在中蒙邊境的諾門坎戰役參戰人員。國境事變紀念章為銅質,系以藍黃相間絲織小綬,飾版鑄有“從軍紀章”四字銅牌。紀念章正面上方鑄有蘭花御紋章圖案,象征著偽滿政府。中心為一只展開翅膀的鴿子——旭日鴿,鴿子兩側各有一朵對稱的祥云。在底部有一個地球圖案,并射出數道光芒。背面的圖案正中從右至左為“國境事變”四字,并飾有一組對稱的祥云紋飾圖案的裝飾。應當注意的是,這枚記章是以偽滿政府名義發行的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從軍記章。從軍記章模仿于日本,原為日軍內部為了紀念從軍年限或重要軍事時間而設立,如明治二十七八年從軍記章(授予參加甲午戰爭軍人)、大正三年乃至九年從軍記章(授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4年參加日德戰爭(青島之戰)以及出兵西伯利亞的日本軍人)、“支那事變”從軍記章、大東亞戰爭從軍記章等等,明治、大正、昭和時期都多次發放,已經形成一定的制度。關于發行此章的意圖,《國境事變從軍記章令》中明確說明“為紀念與日本帝國之支那事變關聯之國境事變設立從軍記章”,這其實象征著一種“日滿一體”的國策,偽滿洲國是日本大東亞侵略戰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宣示諾門坎戰役后日本對“滿洲”的絕對控制。

國勢調查紀念章:1940年,為更好地了解偽滿洲國資源和經濟的各項詳細數據,日本授意偽滿政府對整個東北地區的礦產、交通、經濟等重要指標進行詳細的摸底統計,是為“國勢調查”。1941年7月7日,偽滿政府頒布《國勢調查紀念章令》,為“紀念康德七年國勢調查之實施”而特設紀念章。授予直接或間接參與1941年“國勢調查”事業之人。其章為圓形銅制,正面為蘭花御紋章、偽滿國圖和偽國務院廳舍圖案,背面為“國勢調查紀念章,康德七年十一月一日”字樣。小綬中央為濃紅色,兩側為紅色。

偽滿洲國勛賞體系是制度的具體表征,勛章、褒章、記章構成的緊密體系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維度闡釋“帝國”對有功之人的“榮典”。通過全維度的榮譽派發,企圖在短短幾年時間內達到“收攬人心”,換取忠誠的效果。

三、偽滿洲國勛賞制度的特質剖析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剛剛建立的完善的偽滿洲國勛賞制度隨著傀儡政權的瓦解也隨之失去了其神圣的“榮典”作用。綜合《滿洲國恩賞考》和《滿洲國法令輯覽》等相對集中收錄偽滿政府頒授的勛章法令和發展沿革的文獻,經筆者詳細統計:自1934年《勛章令》頒布,至1943年《勤勞表彰令》頒布,偽滿政府共制定相關法令35種,發行勛章、褒章、記章3類,合計15種40枚(含副章)勛章。偽滿政府頒授的勛章雖然在設計上中日合璧、制作精良,但是在設置之初就被賦予了“日滿一體”、“王道政治”、宣傳舊道德等文化標簽,其本質還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工具,這些勛章表面上是“滿洲帝室給予的榮典”,但實質上是那段黑色歷史的見證。

其一,偽滿洲國勛賞制度的設立具有明顯的政治目的性,勛賞制度的設立就是為了滿足拉攏國內外勢力,鼓吹“建國精神”和“日滿一心一德”的工具,以此勉勵和欺騙包括日本人在內的“在滿人員”竭力投身于日本的侵略事業中去。于國際社會而言,在世界各國都不承認偽滿洲國的情況下換取最大認同,并通過勛章互贈等方式與德國、意大利等日本盟國維護外交關系,是“日滿一體”在外交上的一個側面。這一點《滿洲國恩賞考》開宗明義,說得十分清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免费a视频| 国产精品女主播|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白浆视频|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91九色视频网| 麻豆a级片| 日韩欧美91|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国产男人的天堂| 欧美伦理一区|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狠狠操夜夜爽| 97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色综合成人|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色噜噜在线观看| 1级黄色毛片| 国产99在线| 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a亚洲天堂| 在线欧美国产|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午夜不卡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日本www| 亚洲激情99|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69精品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日本三级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综合色婷婷| 色综合天天综合| 欧美日韩成人|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