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瑩潔



摘? 要:在充任話題標記時,“說到”既可以用于體現情節內人物的言語行為,還可反映敘述者視角,顯示語篇中的言者話語進程,具有元話語屬性。基于416例話題標記“說到”語料,考察“說到”所標示話題的類型、述題謂語的特點和其所在語篇的特征等。可以發現,語域式話題是“說到”標示較多的話題類型,占比65.4%。此外,“說到”所標引話題的信息屬性以及其后述題謂語都具有傾向性特點,而這些特點與“說到”所在語篇的組織模式一樣,都受到其初始語義要素的影響。
關鍵詞:“說到”;話題標記;語義相宜性
聶仁發指出,話題標記“說到”的形成經歷了詞匯化和虛化這兩個階段[1](P83)。“說到”最開始并不是一個詞,而是動補結構,經過詞匯化后成為一個動詞,再由動詞虛化為話題標記。“說到”的動補結構、動詞和話題標記的用法分別如以下三例所示:
(1)他們心能想到一處,話能說到一起。(《人民日報》,1998-03-12)
(2)這就是在我說到“回溯推理”或者“分析的方法”時,我所指的那種能力。(柯南道爾《福爾摩斯》)
(3)說到中年以上的北方人,他們十有八九會感念炕的好處。(張煒《北國的安逸》)
關于以上三種用法,前人已有詳細分析[1]、[2]、[3],本研究所關注的為例(3)中的“說到”,這樣的“說到”位于句子的起始位置,其前沒有其他成分,其后成分“X”為“說到”句子所關涉的對象,而且“說到+X”后有停頓。聶仁發認為,話題標記“說到”的述謂功能完全喪失,不標示言談行為[1](P86)。對這一觀點,我們有不同的看法。
一、語法化中的話題標記“說到”
(一)語法化中的“說到”
主觀化是語法化的典型特征之一。Traugott曾指出,“由句子主語變為言者主語”和“由命題功能變為言談功能”,都是主觀化的體現[4](P48)。“說到”作為話題標記,仍然處在語法化的過程中,其中一個表現即為“說到”在充任話題標記時,既可對應句子主語,也可對應言者主語;既可具有命題功能,也可具有言談功能。例如:
(4)[王有齡正告訴何桂清今年是他“脫運交運”的一年,被人打斷,后來何桂清又找王有齡重新聊起有關“脫運交運”的事]一覺醒來,鐘打三下,恰好何桂清回到行館,煮茗清談,重拾中斷的話頭。說到“脫運交運”,何桂清要細問王有齡的打算。他很老實地把楊承福的策劃說了出來,自己卻不曾提什么要求。(高陽《胡雪巖全傳》)
(5)近幾年來,上海移動推出了神州行、易通卡、易達卡等多種卡類業務,聯通的如意通、世紀通緊緊跟上,各類資費套餐不斷翻新,2001年7月1日入網費取消,手機又向百姓靠攏了一步。說到上網,陸小姐也屬于較早嘗鮮的一族。(《文匯報》,2002-10-29)
在例(4)中,結合上文可知,何桂清所詢問的王有齡的打算,是在“脫運交運”的范圍之內,“脫運交運”為后面的句子提供了語義范圍,可被視為其話題。同時,此處“說到”又帶有言說動詞的實義,句子主語所指對象正在進行言談行為,這點從前文“重拾中斷的話頭”可以得知。雖然“說到”帶有實義,但并不妨礙其發揮話題標記功能,仍然能夠凸顯“脫運交運”的話題地位。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此處的“說到”仍可表示言說動作,但已是動詞“說到”去范疇化的產物。
例(5)中的“說到”主要行使話題標記的功能,可以用其他話題標記替換,替換后其話題句在語義上并未發生顯著變化。例如:
(5)上網啊,陸小姐也屬于較早嘗鮮的一族。
再看下面的用例:
(6)說到“閃失”,韓子奇默默地縮回了躍躍欲試的手。(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例(6)中的“說到”雖然處在句子的起始位置,“說到+X”后也存在停頓,但“閃失”不是其后句子的關涉對象,因此,這里的“說到”并非話題標記。
(二)話題標記“說到”的語義基礎
張旺熹指出,實詞虛化的過程應遵循“語義相宜性”原則,這一原則是指一個成分的原始詞匯意義制約著這個成分的語法化方向[5](P36)。話題標記“說到”由實詞虛化而來,原始詞語的語義基礎會影響其功能。下面,我們就對影響話題標記“說到”的語義基礎進行具體分析。
“說”屬于言說行為動詞,表明人的言說動作、狀態,而這一行為必定有實施主體。在提示言說狀態這一方面,“說到”和“論”具有相似之處。兩者不同的是,“說到”除了標示言者的“言說”狀態外,還提示了“言說”行為轉移后停留的終點,這與“到”的路徑義密切相關。《說文解字·至部》:“到,至也。”《說文解字·至部》對“至”的釋義則是:“鳥飛從高下至地也”。由此可知,“到”的初始意義是“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它包含了“[出發地]+[目的地]+[轉移]+[停留]”這四個基本語義要素。雖然話題標記“說到”處于語法化過程中,語義有實在和虛化之分,但能發揮話題標記作用的“說到”受到了初始語義要素的影響,“說”和“到”的各個語義要素形成的語義框架甚至影響著“說到”所處篇章的特點。
(三)“說到”作為話題標記的條件
Hockett最早提出話題概念,他認為主謂結構是言者首先宣布一個話題,然后再就話題展開說明[6](P251)。話題標記“說到”可作為言者宣布話題的一個顯著輔助手段,在敘述或會話過程中,作者/言者始終處于“言說”狀態;在話語推進時,使用言說義詞語強調正在進行的“言說”狀態,表示作者/言者提請讀者/聽者注意言說義詞語后的內容,具有強調、凸顯作用。“到”的[+停留]語義要素標示話語在某個節點停留,這就使得讀者/聽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到”后的成分。因此,“說到”本身的語義基礎為其充任話題標記提供了必要條件,使其可以成為言者宣布話題的輔助手段。
“說到”還具有充任前置型話題標記所需具備的一般條件:1.可單獨占據句首體詞性成分或小句成分前的句法位置;2.作為話題標記的“說到”具有語法粘附性,依附于其后成分而存在;3.“說到+X”具有語法的不自足性和語義的不完整性,其后需要后續話語,即“說到+X”一般是作為句子的起點而存在的。
二、“說到”所標示的話題類型
根據“說到”所標示話題和其后述題或述題的組成部分之間的語義關系可知,“說到”所標引的話題“X”包括語域式話題和論元共指性話題。“說到”后的話題“X”大部分是為述題提供時間、空間和個體等方面的范圍和框架,與述題在語義上沒有嚴格配置關系;還有一部分話題“X”可以和述題中跟主要動詞相聯系的某個論元或相應空位具有共指關系。
(一)論元共指性話題
通過考察語料,可以發現,論元共指性話題經常占據“說到”后的句法位置。例如:
(7)說到“朝見”,就是根本不把我們當作對等的使節來看待!(《“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的1644[甲申]年》)
(8)說到中年以上的北方人,他們十有八九會感念炕的好處。(張煒《北國的安逸》)
(9)說到《日出》,謝飛把這部20集的連續劇比作“話劇+電影”。(《文匯報》,2002-09-17)
在例(7)中,話題“朝見”和述題的主要動詞“是”產生了論元關系;在例(8)中,話題“中年以上的北方人”跟與述題的主要動詞“感念”相聯系的論元“他們”有共指關系;在例(9)中,話題“日出”跟與述題主要動詞“比作”相聯系的論元“這部20集的連續劇”有共指關系。
(二)語域式話題
“說到”在充任話題標記時,話題成分和述題在語義上不存在嚴格配置關系的情況較多。此時,“說到”所標示的話題為語域式話題。在所考察的“說到”語料中,各類語域式話題都可占據“說到”后的句法位置,“說到”可標引上位語域式話題、時地語域式話題、背景語域式話題、領格語域式話題和屬格語域式話題。例如:
(10)說到新疆美食,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羊肉串了。(百度,2014-06-13)
(11)說到中智關愛通平臺,他還在上面買過東西。(微博,2012-03-09)
(12)說到交際,他可是你王牌中的王牌。(萊斯利·沃勒《瑞士賬號》)
(13)說到書房、廚房、衛生間這樣的“附件”,變化也不小呢。(微博,2011-07-26)
(14)說到產量,櫻桃西紅柿、甜椒都在每年畝產1.3萬公斤以上,黃瓜可達畝產3萬公斤,一般都在大田產量的6—8倍。(《人民日報》,1999-03-26)
例(10)中的話題“新疆美食”是述題中謂語動詞的論元“羊肉串”的上位概念,屬于上位語域式話題;例(11)中的話題“中智關愛通平臺”為述題提供處所方面的語域,屬于時地語域式話題;例(12)中的話題“交際”和述題內容的聯系憑借語境建立起來,話題和述題之間不存在明顯的語義關系,屬于背景語域式話題;例(13)中的話題“書房、廚房、衛生間這樣的‘附件”是述題中謂語論元的領格成分,屬于領格語域式話題;例(14)中的話題“產量”是述題中謂語論元的屬事成分,屬于屬格語域式話題。
綜上所述,“說到”所標引的話題涵蓋了論元共指性話題和語域式話題中的上位語域式話題、時地語域式話題、背景語域式話題、領格語域式話題和屬格語域式話題等。這說明“說到”可標引常見漢語話題的各種類型,其后話題類型具有全面性、多樣性,“說到”充任話題標記并不是偶然、臨時的。
本研究所考察的語料,共有話題標記“說到”416例①,其中,語域式話題在“說到”句中更為常見,占所有語料的65.4%;論元共指性話題占所有語料的34.6%。具體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說到”后的成分“X”涵蓋了常見漢語話題的所有類型,這從一定程度可以說明“說到”已是一個成熟的話題標記。此外,“說到”在標記話題時具有傾向性特征,即“說到”傾向于標記和述題在語義上無嚴格配置關系的成分。
三、“說到”所標引話題和述題的特點
(一)“說到”所標引的話題
話題標記的引介作用能夠為本不合適充任話題的成分賦予話題性,不適合充任話題的成分如在語篇中從未出現、與前文也無直接語義聯系的信息,話題標記“論”“像”和“什么”等都可以賦予這樣的信息話題性。不過,一般情況下,話題標記“說到”卻不具有這樣的功用,這一點從“說到”所標引成分的信息屬性便可觀察得出。李秉震、張全生指出,“說到”不會在語篇的起始位置出現,雖然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說到”位于起始位置的情況,但這樣的情況屬于言者的“非常規敘述方式”,是為給聽者制造“說到”標引的成分為雙方背景知識的印象[7](P30)。
1.“說到”標引直接激活的話題
“說到”后的成分“X”可以是在前文已經被直接提及過的信息,“說到”話題句予以進一步說明解釋。這類情況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這樣的信息為“說到”話題句前的話語的中心,屬于主要信息。例如:
(15)了解佛教的人會經常聽到“三無”這種說法,三無就是無憂、無悔和無怨,其實就是指人們在生活中的生活態度。說到“三無”,其實描述了人們對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時所應持有的三種正確的生活態度……(佚名《活佛心得》)
第二種是這樣的信息雖然在上文出現過,但為非主要信息的成分。例如:
(16)說是“招魂假面舞會”,可是在一開始的時候,韓羽并沒有看到什么和“招魂”這樣靈異的事情有關的舉措,大伙帶著個眼罩子該吃吃,該玩玩,跳舞的人也有一些,不過站在一邊K歌和閑聊的人也不少。說到K歌,韓羽也是非常無奈……(佚名《招魂假面舞會》)
2.“說到”標引間接激活的話題
“說到”后的成分“X”在前文并未被直接提及,但跟前文已經提及過的對象有緊密聯系,是被間接激活的信息。這類情況也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說到”后的“X”在前文并未出現過,但它與前文某個信息密切相關。例如:
(17)我們現在并不是要非難龔氏的議論,不過說明便是他這樣大膽的人,也還不能完全擺脫束縛;倘若離開了正經古說訓這些觀念,用純粹的歷史批評的方法,將他當作國民文學去研究,一定可以得到更為滿足的結果。這是圣書研究可以給予中國治理舊文學的一個極大的教訓與幫助。說到《圣書》與中國新文學的關系,可以分作精神和形式的兩面。(周作人《圣書與中國文學》)
第二種是從字面上看,“說到”后的“X”在前文沒有直接出現,但其前話語所圍繞談論的中心是“X”。例如:
(18)田福目光一經觸及,禁不住嚇得倒抽了一口氣。勢成騎虎,總不能就此而退。手上一著力,“颼”的一聲,已把那口津光四射的匕首擲了出去。寒光一閃,這口匕首劃出了一道寒光,直向墻角過之江背心上擲去。田福也曾為自己事先留下了退路。匕首一經出手,足下用力一點,倏地向院中縱去。說到“飛刀”這一手絕技,田福的確是一把好手,這一門功夫,他曾經下了三十年的功夫,平常沒事的時候,他也總喜歡拿著一口刀到處飛擲練習。(蕭逸《冬眠先生》)
(二)“說到”述題的特點
史有為指出,話題和述題之間有“適配性”問題,即不同的話題和與之相應的不同的述題相配,話題結構類型成句的復雜性的體現之一為“述題中的動詞類型問題”[8](P11)。我們認為,話題標記也制約著其后述題的類型,其后述題的類別具有傾向性特征。下面,我們主要以述題中的謂詞性成分為考察對象,分析“說到”所在話題句中述題的特點。
1.述題中的謂詞性成分
通過對語料的考察,可以發現,在“說到”話題句中,述題的謂詞性成分可由言說動詞、心理動詞、感官動詞、關系動詞和形容詞等成分充任,其中,言說類動詞、心理類動詞和關系類動詞較為常見。
1)言說類動詞
言說類動詞是“說到”話題句中出現較多的謂詞性成分,如“說、談、問、稱、讀、提起、告訴、告誡、介紹、吹噓”等直接帶有言說義的動詞,經常出現于話題標記“說到”后,它們都屬于十分典型的言說動詞。例如:
(19)說到與中國的結緣,高地笑著告訴記者:他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在1988年底到北戴河參加一項開發計劃的評估而第一次到中國的。(《人民日報》,2000-10-24)
(20)說到一些企業模仿專威特系的做法,穆昊明說:“專威特系目前已經成為國內外墻外保溫市場的‘固定模式,雖然那些企業能仿效了模樣,但吸取不走精華。”(《中國建設報》,2002-10-21)
(21)說到上海總商會,必須談一位創始人。他叫嚴信厚,寧波慈溪人,1839年生。(易文網,2005-04-13)
(22)說到“玩鬧”,就不能不說我每晚都要進行的“小動作”。(吉胡·阿莎《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在例(19)、例(20)中,言說動作“說到”的行使主體可以理解為句子主語;在例(21)、例(22)中,“說到”的行使主體則可理解為言者主語。
還有一些動詞性結構,雖然其中的動詞并非言說動詞,但該結構可表達言說義,我們也將這類結構歸入言說類動詞。例如:
(23)說到“回力”之“俏”,還需借用王朔的一段話:“‘文革時社會秩序大亂,這款鞋和軍帽一樣是小流氓搶劫的主要目標……”(凱迪社區,2012-08-04)
2)心理類動詞
心理類動詞也是“說到”話題句中出現較多的謂詞性成分,如“懂、認為、覺得、想起、聯想、記起、希望、感受、討厭、喜歡、羨慕”等和人的情感、認知、感覺等心理活動緊密相關的動詞,經常出現于話題標記“說到”后,它們都屬于十分典型的心理動詞。例如:
(24)說到世界杯賽的啟示,中國足協顧問年維泗覺得中國足球必須堅定信心,明確目標,不能泄氣,準備打持久戰。(《人民日報》,1998-07-16)
(25)說到仁里,我希望愛文史的人去讀一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其中“浪游記快”中就提到了這一個有名的村落。(《文匯報》,2003-05-25)
在例(24)中,言說動作“說到”的實施主體可以理解為句子主語;在例(25)中,“說到”的實施主體則可理解為言者主語。
3)感官類動詞
感官類動詞能夠充任“說到”后述題中的核心謂語,如“聽、看、聞、注視、觀察”等和人的感官動作有關的動詞。我們所搜集的語料顯示,當核心謂語為感官類動詞成分時,言說動作“說到”的實施主體一般是言者主語所指對象,有時句子主語和言者主語會重合。例如:
(26)說到女孩,他進部隊兩年了沒見過女孩。(糗事百科,2014-09-13)
(27)說到“采風”,我們經常會聽到關于一些“音樂工作者”的所謂的“采風”活動。(新浪博客,2013-11-08)
4)動作類動詞
動作類動詞可以出現在“說到”后述題中的核心謂語位置,如“吃、走、飛、跳、游泳、收集”等表示主體發出的具體動作行為的動詞。這些動作行為具有可視性、外顯性。此時,“說到”所對應的主體主要是言者主語,有時言者主語和句子主語會重合。例如:
(28)說到“科教興國”,愛爾蘭走過了一段漫長曲折的路程。(百度貼吧,2007-08-21)
(29)說到吃,我曾經吃過十個燒餅。(百度貼吧,2011-07-04)
5)關系類動詞
關系類動詞在“說到”話題句中也較為常見,如“是、有、在、當、叫、姓、像、如同、屬于、等于”等關系動詞經常出現于話題標記“說到”后。從句法角度來看,這些動詞表示兩個事物之間的關系,不表示具體的動作行為或狀態。此時,“說到”所對應的主體主要是言者主語,有時言者主語和句子主語會重合。例如:
(30)說到“冷酷無情”的聲音,他才是真正的冠軍。(刀疤《博爾赫斯》)
(31)說到性子,(他)還是很像他父親,脾氣有些急躁。(山岡莊八《德川家康6:雙雄罷兵》)
(32)說到數學,我完全是門外漢。(百度,2014-10-11)
(33)說到理財,其實我屬于外行。(寶寶樹網站,2012-04-01)
6)形容詞
就我們所考察的語料來看,在“說到”話題句述題的謂語位置上,還有少量形容詞。此時,“說到”所對應的主體主要是言者主語,也有言者主語和句子主語重合的情況。例如:
(34)說到人類的罪惡,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文匯報》,2002-10-15)
(35)說到三餐,這里餐館多的是。(阿蠻《烏龍新娘的嫁事》)
(36)至于說到我的家庭,我非常幸運,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太太。(peace喜樂吧,2008-06-19)
7)其他
除了上述幾類成分,在“說到”話題句述題的謂語位置上,還有一些成分無法劃入到以上類別。例如:
(37)說到買單的姿勢,美好的回憶啊。(微博,2011-11-15)
從述題中謂詞性成分所對應的主體來看,第一類到第四類述題中動詞的實施主體都是人,述題中的主語傾向于由人稱代詞或指人名詞充任;如果無顯性主語,也可補充出人稱代詞或指人名詞。第五類、第六類述題中謂詞性成分對應的主體不一定是人,但都反映言者主語對主體的屬性評價或敘述,第五類中的述題動詞和第六類中的述題形容詞所對應主體的特點、性質或等級被分析和總結。
從“說到”的實施主體來看,第一類到第四類所列舉的話題句中,“說到”的實施主體由句子主語和言者主語所指對象兩可,到以言者主語所指對象為主;“說到”由命題功能向言談功能過渡。可以看出,話題句的客觀意義減弱,主觀意義增強。第五類、第六類,“說到”對應的主體主要是言者主語,體現出較強的主觀性。
我們對“說到”后述題中的核心謂語成分進行了統計,具體如表2所示:
由統計結果可知,言說類動詞、心理類動詞和關系類動詞是話題標記“說到”后出現較多的三類動詞,動作動詞、感官動詞和形容詞也可以出現在“說到”后。此外,在“說到”話題句述題的謂語位置上,最常出現的是行使主體為人的動詞成分,表示人的動作行為、狀態或變化,占全部語料的66.8%;在剩余的幾類成分中,也包括一些與人有關的謂詞成分。
在“說到”話題句中,當述題的核心謂語為人是行使主體的動詞時,“說到”話題句往往反映言者主語或句子主語所指對象實施的可表示人和事物之間聯系的動作行為或狀態變化,包括言說動作行為、感官動作行為、可視動作行為和所指對象的心理狀態。當述題的核心謂語為關系動詞和形容詞時,“說到”話題句往往反映話題所指對象或述題中主語所指對象得到的有關其性質、特點、等級的屬性評價或敘述。
“說到”在充任話題標記時,有命題功能凸顯和言談功能凸顯的區別,其所在話題句有客觀意義凸顯和主觀意義凸顯的區別。“說到”既能標示句子主語的動作行為(狀態變化),也能標示言者主語的動作行為(狀態變化)或評價行為,這也是話題標記“說到”仍處于語法化過程的有力證明。
(三)“說到”的話題句特征與初始語義要素
“說到”話題句具有兩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說到”所標記的信息一般屬于在前文中已經出現過或是與前文信息存在直接語義關聯的信息,而標引與前文存在間接語義關聯的信息的情況十分少見;二是“說到”所對應的述題謂語位置經常出現行使主體為人的動詞或是與人有關的謂詞成分。
在很大程度上說,這兩個特征都受到“說到”的各語義要素所形成的語義框架的影響。
首先,看“說到”標引的信息受其初始語義要素影響的表現。當“說到”凸顯言說行為[+停留]的語義要素時,表示言說行為要圍繞某個已經被涉及到的信息展開。當“說到”凸顯言說行為[+轉移]的語義要素時,表示言說行為所圍繞的中心要從一個信息轉向另外一個信息;不過,這里的“另一個信息”需是和前文有著語義關聯的,因為“說到”還具有路徑義,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始終在同一路徑上。
其次,看“說到”對應的述題謂詞成分受其初始語義要素影響的表現。H.Clark & E.Clark指出,人們更容易記住依照自然順序所組織形成的信息[9](P120)。這是因為對依照自然順序排列信息的句子,人們使用的認知加工量較少。“說到”的語義基礎往往會影響到其具體功能和分布環境。“說”這一言說動作的發出者是人,表明行為者處于言說狀態,“說到”和其后成分組合所形成的整體是不自足的,需要后續成分。從自然順序來說,當人們發出一個言說動作時,可能會接著發出另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可能是言說動作,也可能是心理動作、感官動作或行為動作,體現在言語中就表現為言說動詞、心理動詞、感官動詞或動作動詞,這是“說到”話題句述題的謂語位置常常被與人有關的謂詞成分占據的原因之一。
四、“說到”所在語篇的特征與話題句特征的一致性
(一)“說到”所在語篇的特征
“說到”往往會凸顯話語中心的[+轉移]和[+停留]要素,這兩個要素代表一個言說行為的兩個階段。受動詞“說到”的語義要素的影響,話題標記“說到”所在語篇的組織模式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語篇推進的過程為話題A到話題B的轉移;二是語篇推進的過程為語篇進展到某個信息時,談論的中心便落在該信息上,圍繞該信息展開。這兩種語篇組織模式的凸顯重點不同,前者凸顯[+轉移],后者凸顯[+停留]。受“說到”具有[+轉移]語義要素的影響,聽者或讀者能夠在話語信息流中將注意力從一個話題轉移至“說到”后的成分“X”;而受“說到”具有[+停留]語義要素的影響,聽者或讀者能夠在話語信息流中注意到“說到”后的成分“X”,從而起到凸顯“X”的作用。
1.從話題A到話題B
當“說到”所在的語篇中,話語的推進過程為話題A到話題B的轉移時,我們可以根據話題A和話題B之間的關系,將話語推進過程區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話題A和話題B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成分,這兩個話題之間不存在明顯的語義、語用聯系。在這樣的語篇中,“說到”發揮的是轉換話題的功用,標記前的話語圍繞話題A展開,標記所在的話語則圍繞話題B展開。例如:
(38)一項調查表明,在美日等發達國家,40%的新建公司存活不到10年便夭折了,日本和歐洲所有大大小小的公司,平均壽命大約只有12.5年。說到中國,情況更糟,像愛多、三味、飛龍等等,壽命都不長,各領風騷兩三年。(微博,2017-08-11)
第二種,話題A和話題B是兩個在語義或語用方面存在聯系的成分。在這樣的語篇中,標記前的話語圍繞話題A展開,標記所在的話語則圍繞話題B展開,語篇的主題更加集中。例如:
(39)日前,我買了一套“偉志”西服。說到買這種西服的動因,倒不是因為它比其他牌子的西服更價廉物美,而主要是看中了它實行的“六次免費洗,終身免費熨”的售后服務措施。(《人民日報》,1998-04-14)
2.聚焦某個信息
“說到”語篇的另一種組織模式是,當話語進展到某個信息時,不再向其他信息推進,重點圍繞該信息展開說明。根據所聚焦信息的性質,其話語推進過程可區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所聚焦的信息為“說到”前文中出現的話題成分。例如:
(40)“嚴”就是指號令嚴明,要求軍隊有嚴格的紀律。說到“嚴”,孫武在這方面是典范。(新浪博客,2007-07-13)
第二種,所聚焦的信息為“說到”前文中出現的除話題成分以外的成分。例如:
(41)對方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似乎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種未來事態的嚴重性。說到“嚴重”,似乎也只有自己才真正的知道。(蕭逸《飲馬流花河》)
第三種,所聚焦的信息屬于前文談論的中心,但這一信息在前文沒有直接出現。例如:
(42)“珍貝”從此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去年,“珍貝”的銷售總額已達到5億元,在國內名列前茅…… 說到“珍貝”的成功,他最感慨也最感激的是政府對私營企業的支持,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人民網,2002-12-08)
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三種語篇組織模式中,后兩種更為常見,即“說到”標引并非前文話題成分的情況。
3.“說到”的語篇特點與初始語義要素
如前所述,“說到”的初始語義要素包括“[言說行為]+[出發地]+[目的地]+[轉移]+[停留]”,“說到”所在語篇的特點同樣會受到其初始語義要素的影響。下面,就以圖示的形式,來展現一下“說到”所在語篇的組織模式與“說到”初始語義要素之間的關系。
首先,在從話題A到話題B這一語篇組織模式中,其出發地是話題A,目的地是話題B,話語的推進過程為轉移。具體如圖1所示:
其次,在所聚焦的信息是“說到”前文中出現過的話題成分時,其出發地是話題A,目的地是話題A,話語的推進過程為停留。具體如圖2所示:
再次,在所聚焦的信息是“說到”前文中的其他成分時,其出發地是信息A,目的地是話題A,話語的推進過程為停留。具體如圖3所示:
最后,在所聚焦的信息屬于前文談論的中心,但這一信息在前文沒有直接出現時,其出發地是信息A,目的地是話題A,話語的推進過程為停留。具體如圖4所示:
(二)“說到”語篇特征與話題句特征的一致性
通過對語料的考察,可以發現,“說到”標引的話題成分排斥在語篇中從未出現、與前文也無直接語義聯系的信息,“說到”往往是標引直接激活的話題。行使主體為人的動詞成分常常占據“說到”話題句述題的謂語位置,這種情況占到語料的66.8%;在剩余的謂語中,也有部分與人相關的成分。這一現象是由作為話題標記的“說到”表示言說動作的初始義素所帶來的。此外,“說到”所在語篇的特征或凸顯[+轉移]的特點,或凸顯[+停留]的特點,“說到”話題句和其語篇特征具有一致性,都受到了其初始語義要素的影響。
本文考察了“說到”所標示話題與述謂結構之間的語義關系類型,研究發現,語域式話題是“說到”標示較多的類型,占所有語料的65.4%,這說明“說到”所標示話題常為述題提供時間、空間和個體方面的范圍和框架。“說到”標記的論元共指性話題占所有語料的34.6%。一些話題標記可為本不合適充任話題的成分賦予話題性,這些成分包括在語篇中從未出現、與前文也無直接語義聯系的信息。但“說到”卻不具備這方面的引介作用,“說到”常常標引前文出現過的信息或與前文信息存在直接語義關聯的信息,并為這些信息賦予話題性。此外,“說到”會制約占據其述題謂語位置的成分的性質,這一位置的成分多為行使主體為人、表示人的動作行為或狀態變化的動詞以及其他與人有關的謂詞成分。以上表現都受到“說到”初始語義要素的影響。話題標記“說到”所在語篇的組織模式也受到其初始語義要素的影響,“說到”語篇主要有兩種組織模式:一是語篇推進過程為話題A到話題B的轉移;二是語篇推進的過程為語篇進展到某個信息時,言談中心停留在該信息上,圍繞該信息展開說明。
語法化的一個典型特征是主觀化,語法化過程常常伴隨著主觀化的過程。“說到”話題句由命題功能到言談功能,由客觀意義到主觀意義,由非認識情態到認識情態,由句子主語到言者主語,因為主觀化程度的不同,所以其語法化程度也有所區分。這說明“說到”作為話題標記,尚處于語法化過程中,屬于仍在形成中的一種話題標記。
參考文獻:
[1]聶仁發.漢語主語和話題問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2]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3]張青青.言及類詞語及其標記的話題——以“說到”“說起”“提起”為例[D].寧波:寧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2.
[4]Traugott,E.C.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 [A].In Stein,D. & Wright,S.(eds.).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5]張旺熹.漢語口語成分的話語分析[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2.
[6][美]霍凱特.現代語言學教程[M].索振羽,葉蜚聲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7]李秉震,張全生.“說到”的話語功能分析[J].語言研究,2012,(4).
[8]史有為.話題、協同化及話題性[J].語言科學, 2005,(3).
[9][德]約翰內斯·恩格爾坎普.心理語言學[M].陳國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