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君
摘要:如今,人們的生活因互聯網變得與眾不同,互聯網不斷創新,從而衍生出了互聯網金融,它的出現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具有了關鍵特效。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小微企業日漸崛起,它不僅能夠為我國解決就業問題,也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然而在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中也有著一定的約束,其中融資難較為困擾,這既阻礙著中小微企業的穩定發展,又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但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其成本低、信息公開等特點,與中小微企業的結合,迎合了中小微企業的需求,融資難這一問題也得到了緩解,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新的方式。盡管互聯網融資在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中發揮了一定的功效,但在此體系下依舊存在著問題,為此企業本身也應加強自身管理,政府等相關部門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的監管制度等等,保證互聯網金融和中小微企業能更有效地合作。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中小微企業;融資
一、前言
據調查,我國中小微企業的規模在近些年來不斷擴大。截止2019年底,我國中小微企業有1807萬法人,占企業總數的99.8%。中小微企業已成為社會發展就業的推動者,接受就業23300.4數萬人,占全部公司就業人口的占比做到了79.4%。由此可見,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當中,中小微企業一直在我國有著關鍵影響力,而且在近些年來也慢慢成為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主力軍,也為我國增加了就業機會。可是,因為中小微型企業經營規模小,可質押的固資占比較低,金融體制不完善,銀行信貸管理體系的缺少導致的信息不對稱,促使融資難變成牽制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關鍵難題。但是,伴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技術踏入大家的生活起居,生活習慣也發生了轉變,同時也擴展到了金融領域,使之產生了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給企業帶來了全新的融資渠道,尤其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減輕了其在發展過程中的財務壓力,這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融資現狀。
本文根據掌握中小微企業和互聯網金融的詳細情況,探討了中小微企業融資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行為。只有充分研究互聯網金融與中小微企業融資之間的相互作用,針對互聯網金融產生的融資模式以及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發展建議,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行為,使中小微企業更好地存活和發展,有利于改善人們的就業狀況。
二、互聯網金融對中小微企業融資行為的影響
開拓融資新渠道。中小微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小、金融機構“門檻”高、管理模式老套、融資渠道狹窄等因素,導致融資困難重重,阻礙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然而,互聯網金融的問世,結合了以往的融資模式再進行創新融合,給中小微企業帶來了全新的融資渠道,大大地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進一步健全了中小微企業融資市場。比如像前文所說的,在互聯網金融下主要的兩種融資模式P2P、眾籌,它們的多樣化給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以及它們是屬于線上模式,擁有操作高效性,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簡便了借款程序,緩解了融資難的問題,企業得以更便捷的融資。
提高融資效率。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是一種依賴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的模式。互聯網金融平臺能迅速找到目標信息,加快了企業融資的資格審查速度,企業也能迅速收到貸款資金。
在傳統融資模式下,客戶需要親自到銀行柜臺、傳統金融機構的營業網點辦理業務,還需排隊等候,辦理流程繁瑣復雜,環節較多,傳統金融機構在處理相關信息時也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這不僅耗費了客戶大量的時間,導致客戶產生不耐煩的心理,同時工作人員也會因工作壓力而降低了業務的處理效率和質量,整體受到影響。而在互聯網金融融資平臺上,客戶只要能夠上網,并按照平臺上的要求進行操作填寫所需資料,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交易,也不需要再排隊等候,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方便了融資者的操作,節省了融資所需的時間,顯著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效率,達到更好的效果。以京東金融為例,其面向中小微企業開發設計的京小貸,申請流程簡便,很好地體現了融資效率的有所提高,現階段它能夠全程線上實際操作、1秒鐘出貸、隨借隨還,與此同時中小微企業通過京小貸款申請貸款,按日利率計算,公司可依據實際情況自由借出,便捷靈便。
降低融資成本。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善了傳統融資模式的復雜性和不便性,運用了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傳統模式中的諸多障礙被突破,在數據上解決了傳統渠道匱乏的難題。比如銀行貸款,它也屬于一種傳統融資模式,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微企業所需要的額度較低,因此銀行收取的利息也會較高。而現如今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無論是P2P、眾籌還是電子商務平臺,實際上都是從銀行的間接融資,轉向了投資人、投資方和融資方直接對接的直接融資,削減了中間費用,取消了很多中間環節,同時融資流程也相對簡易,操作方便,這大大地提高了融資效率,節省了大量的融資交易成本。
三、互聯網金融下中小微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問題
監管機制不健全。互聯網金融還處于一個新興階段,重要發展時期,為中小微企業融資開辟了許多有效的融資渠道,促進了中小微企業的經濟發展,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套完善的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具有針對性涉及到互聯網金融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的,例如《證券法》《中國人民銀行法》《保險法》等這些法律文獻都沒有,使得中小微企業融資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無法得到有效的約束,在融資方和投資方之間發生商業糾紛之時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打擊了雙方的積極性。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入門”門檻和經營等層面的法律法規空白,造成互聯網金融融資行業沒有在預期中成長,還因平時監督管控網絡的欠缺,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出現洗錢、違反規定運營、非法籌集資金、金融詐騙等非法活動,面臨了較大的金融法律風險,中小微企業融資得不到有效的權益保障。
信用風險問題。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虛無”的,畢竟它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中小微企業給互聯網融資平臺的信息的真實性有待考證。各大互聯網金融平臺之間沒有交換信息,此外,由于欠缺系統的互聯網信用風險監測體系,常常出現對企業信息缺乏掌握和事后監管不夠的情況,導致近些年來貸款欺詐事件陸續出現,給互聯網平臺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承擔了信用風險。除此此外,由于信息技術能力不足,更出現互聯網黑客入侵事故,一些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信息被不法分子盜取泄露,不但損害了企業利益,惡化了信用環境,還給依靠大數據和云技術的互聯網融資提了個醒。
即便與傳統融資方式對比起來,結合其他方面,更具有優勢的是互聯網金融,可畢竟互聯網金融平臺也是屬于剛起步正在成長的模式,對于信用風險問題仍然處于劣勢,給中小微企業的融資行為帶來嚴重影響。同時互聯網融資平臺也會因此而打退堂鼓,對中小微企業缺乏信任,影響彼此之間的交易。
企業自身管理問題。中小微企業大多數都以“家族型”創立管理的,因此經營者多由家族成員組成,所擁的管理知識可能較為淡薄,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部門設立不合理,崗位設置不準確。隨著企業的規模日益擴大,會逐漸突顯出產權糾紛等隱藏風險,影響了企業發展,企業對外的融資行為也受到阻礙。沒有健全的管理體系,對企業工作人員的激勵機制也不完善,企業造成人才缺失匱乏,難以在眾多企業立穩腳跟并與其競爭,造成企業無法良好的發展。由于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沒有落實到位,有少數的中小微企業為了獲取融資資格,偽造資料,虛造信息,這種行為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信譽形象,從而導致互聯網金融平臺對企業缺乏信用評價,很難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
中小微企業的規模較小,企業注冊資本認定的政策相對寬松,大多數中小微企業都處于創業階段,自身資本相對薄弱。企業內部資金主要來源包括公積金、股東個人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而中小微企業的股東幾乎都是個人所有者,所擁資金的能力不足,因此缺乏能為企業投資的資金。據資料顯示,存在資金短缺問題的中小微企業占50%,假如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自身很難維持正常經營,也不利于其融資條件的完善,導致中小微企業陷入嚴峻的融資困境。
四、解決互聯網金融下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對策
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的監管制度。自古以來,社會能夠維持安定的一部分原因少不了法律法規。同樣,要想維持互聯網金融業務穩定發展,與之相關的監管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互聯網金融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控制問題,國家政府和監管部門等相關機構針應當對現如今的互聯網融資形勢,完善相關的監管制度,防范網絡金融潛在的風險。同時我們效仿海外的成功經典案例,吸取經驗,實施更加有效的法律法規,以美國為例,其有關政府部門專門設立了中小企業管制機構,融洽和執行全國中小企業政策,落實服務和扶持計劃,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融資資格,推動了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
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的監管制度是迫在眉睫的,政府應當高度重視并落實到位,對互聯網融資平臺加強監管,激勵各企業制定內部管理體系,營造一個和諧的和具有風險承擔能力的融資市場氛圍,使中小微企業能夠在一個相對透明開放的市場環境下進行融資。這樣日后在互聯網金融與中小微企業發生金融糾紛時,可以根據相關條例得以解決,避免雙方利益損失。互聯網金融有了健全的相應的監管制度,相信中小微企業也能得到更好地發展。
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系統建設。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是互聯網融資平臺主要審核評估因素之一。因而,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對于企業融資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中小微企業應該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給自身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抓住機遇,完善信用評價系統建設。同時,互聯網金融機構之間可以建立信息共享體系,在各大平臺之間能實現共享征信信息,有助于中小微企業注重其自身的信用意識,信譽度提升,相應的信息真實性也有所提高。融資成功離不開良好的企業形象,因此完善的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體系肯定能讓企業獲得相應的回報。
加強中小微企業自身管理。中小微企業要想通過融資審核,自身條件就需要得到認可,加強對企業自身的管理,為自己打造一個良好企業形象。中小微企業應當制定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同時也要嚴格遵照當今企業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進行對企業的管理,不斷規范其管理模式。另外,企業的人員配備、組織結構、崗位設置等同樣需要有合理的安排,適當地激勵員工,留住人才,還可以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企業融資這塊以更好的獲得融資。在企業發展時,制定一個長遠的規劃或發展目標,向其努力,找到企業自身正確的定位。最后,企業的財務方面也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使其財務信息具有透明性、公開性,對企業內每個項目進行完整地預算分析,企業內部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嚴格控制好成本和支出之間的管理,企業財務數據要做到可靠真實,讓互聯網金融機構了解到企業的財務信息,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融資品質,確保了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給中小微企業產生了一定的便捷,另外也為中小微企業開拓了全新的融資渠道。伴隨著互聯網金融以及各種融資平臺的出現,極大地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同時中小微企業也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奉獻。但是,帶來有利影響之余,兩者之間的融合仍有著不足之處,因此我們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企業自身等多方的努力,為中小微企業的長遠發展助力,為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