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從整體上對遼寧省檢驗檢測行業在檢測機構數量、領域、人員、環境等方面進行了梳理與分析,并提出了建設性的參考建議,以進一步促進我省檢驗檢測行業整體提升,不斷推進我省經濟社會向前發展。
【關鍵詞】 檢驗檢測;分析;建議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20.06.001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s and analyzes the number, field, personnel and environment of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in Liaoning as a whol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in Liaoning.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province.
Key words: inspect;analysis;suggestion
檢驗檢測行業是高新技術服務業、生產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以及貿易全球化的快速發展[1]。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研究報告》[2]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已達456.3億元。到了2016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增長至777.51億元,同比增長24.22%。截止至2017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增長至906.34億元,近年來維持在10%以上的較高增速。2018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
遼寧省是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重要省份,從全國來看,近年來,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市場規模和機構數量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為更好的推進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更好的發展,搶抓我國檢驗檢測市場份額,本文從發展方向、領域分布、行業自律、人員結構等方面對我省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分析,并提出促進遼寧省檢驗檢測行業發展的建議。
1 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現狀
從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網站獲悉[3],截至2018年,遼寧檢驗檢測機構營業收入68.24億元,占全國營業收入的2.43%,比2017年增加6.53億元,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1652家,占全國檢驗檢測機構總量的4.19%,比2017年增加160家。
2017年,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平均收入是413.6萬元,人均產值約15萬元,低于全國檢測機構人均產值(21萬元),高于全國檢驗檢測機構人均產值中位值(7.21 萬元),全國平均每個檢驗檢測機構出具報告 10,350 份,平均每份報告約632.3元,機構平均從業者約31人,遼寧機構平均從業者約27人,全年機構平均出具報告約6065份,平均每份報告約681.86元。
從地區內部區域看,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1652家,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分布分布[4],其中沈陽檢驗檢測機構單位最多,為363家、大連檢測機構單位數量次之,為261家,本溪檢測機構單位最少,有51,其余各市檢測機構大約100家左右,沈陽、大連兩市檢驗檢測機構合計624家,占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總量的38.3%。
從機構數量看,遼寧(1652 家)占全國檢測機構的4.19%,機構數量位列第八位。檢驗檢測機構數量比2017年增加160家,環比增加9.6%。檢驗檢測機構數量排在前七位的省依次為廣東(3060家)、山東(2944家)、 河南(2248家)、江蘇(2221家)、河北(2059家)、浙江(1989家)、四川(1885家)。
從營業收入看,2018年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營業收入68.24億元,占全國營業收入的2.43%,位列全國的14位,而廣東省411.74億元,占全國的比例高達14.65%,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四川、湖北、河南、安徽(占全國3.15%)位列前十。2017年遼寧營業收入61.71億元,位列全國第十四位,占全國營業收入的2.6%,占全國營業收入比重比2018年略有下降,而營業收入環比增加6.53億元,環比增長約為10.6%。
從省內各行業看,機動車檢測類325家,占機構總數的20%;建工建材檢測類294家,占機構總數的18%;生態環境檢(監)測類約225家,占機構總數的14%;食品類97家,占機構總數的6%。機動車、建工建材、食品和環境等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相對集中,占全省檢測機構總數的58%。
2 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存在的不足
2.1 檢驗檢測機構領域較少、行業相對集中
我省在機動車安檢、食品、建筑工程以及建材,環境與環保、采礦冶金、農林牧漁相對集中,省內檢測機構數量相對集中在沈陽、大連兩市,占全省檢測機構的38.3%,其余各市檢測機構相對較少,因此,我省檢測機構分布相對不均衡。
2.2 受體制機制原因制約
遼寧省由于體制機制的歷史原因,過去事業單位的檢測機構很多承擔國家、省市的抽檢任務,但隨著檢驗檢測市場化改革的不斷邁進,事業單位受體制制約,機制不靈活、員工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也逐漸顯現。隨著我國檢測市場的不斷開放,政府可以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檢測項目,事業性檢測機構面臨民營檢測機構的嚴峻挑戰。
2.3 吸引境外檢測機構來遼發展的空間較大
遼寧省檢驗檢測機構大部分規模較小、機構人數偏少,并且,目前我省還沒有國外的檢測機構落戶,像SGS中國自1991年進駐中國以來,在中國設立了30個分支機構和36個實驗室,中港兩地4000多名訓練有素的員工為您提供全面的服務,而在遼寧還沒有實驗室,德國TUV等進駐中國的國外檢測巨頭在遼寧沒有分支機構。2017年全國檢驗檢測機構營業收入50強中[5],從地域來看,廣東省占據15家機構,北京占據7家,上海占據9家,江蘇占據6家,其余分別為福建、浙江、安徽、湖北、重慶、天津、陜西,國外公司在華分支機構中必維3家,天祥4家,萊茵與南德5家,通標標準技術服務4家,共16家國外分支機構,以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民營企業以及30余家國有企事業單位。
2.4 檢測機構存在違規行為
隨著檢驗檢測市場的不斷放開,民營檢驗檢測機構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檢驗檢測市場出現了魚龍混雜的局面,比如檢測報告費用,檢測人員能力與職業操守、實驗室運行體系與操作規范等等一些列問題。遼寧省質監局于2016年7月至9月,雙隨機抽取了遼寧省56家檢驗檢測機構和30家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有11家檢驗檢測機構和3家計量檢定機構存在超許可或授權范圍開展檢測檢定業務、儀器設備損壞更換不及時、數據異常出具合格報告、檢驗檢測報告使用舊的證書號、授權簽字人超范圍簽發報告等違規問題。
3 發展建議
3.1 加強頂層設計,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頂層設計,根據遼寧產業的發展需求和特點,規劃我省的檢驗檢測機構發展方向,建立與之配套的檢驗檢測服務體系。2018年6月省委省府將原屬9個廳局的20家機構整合組建遼寧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其成為省內整體規模最大、技術能力最強、業務領域最廣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同時加大在財稅、金融、土地等政策優惠措施[6],同時不斷優化我省營商環境,吸引境內外的檢驗檢測機構來遼建分支機構;積極鼓勵檢驗檢測機構參與高新技術服務工作,對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檢驗檢測機構給與政策扶持。
3.2 逐步擴大行業領域范圍,帶動全省檢驗檢測機構一體化均衡發展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檢驗檢測領域分為20大類,而我省相對主要集中在七大類中,行業分布的覆蓋面較窄。另外,我省檢驗檢測機構主要集中在沈陽和大連兩市,檢驗檢測機構布局較為集中有利于檢驗檢測機構區域一體化發展,有利于產業配套和檢測機構做大做強。與此同時,要利用地區特色產業優勢,將沈陽、大連檢驗檢測機構聚集的區域優勢逐步向外輻射,不斷擴大輻射范圍,逐步帶動其余12個城市檢驗檢測機構發展,配套當地的特色產業,進而形成“檢驗檢測+特色產業”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3.3 不斷拓寬檢測市場,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增強服務意識和品牌意識,轉變服務理念,要以人為本,改善市場環境,培育和壯大本土的檢驗檢測機構,同時引入國外檢驗檢測機構,特別是SGS、BV、TUV等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機構,讓我們更好的學習國外先進的檢驗檢測理念、文化和先進的實驗室檢測運行體系,提升質量管理體系等,從而更易于與國際檢驗檢測機構接軌,進而開拓國外檢測市場。培育和營造適合檢驗檢測機構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讓更多的中國檢驗檢測機構成為世界品牌。
3.4 加強對檢測人員隊伍建設,同時加大對檢測行業的監督力度,確保規范化操作
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人才培養,引進檢驗檢測各領域高技術人才,形成梯隊建設;擴大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促進能力提升和業務拓展;加大對人員的績效考核,不斷激發人員隊伍的活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檢驗檢測服務支撐隊伍,為遼寧創新發展提供技術保障;與此同時,有關檢驗監督部門要隨時對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抽查,加大對檢驗檢測機構組織能力驗證的力度,督促檢驗檢測機構依法履職;檢測行業從業人員要嚴格遵守檢驗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檢驗檢測規程操作,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準確、有效;要嚴肅處理違規操作,堅決遏制違法行為,并將監督的結果向社會公開。
【參考文獻】
[1] 劉念,陳瓊,胡華夏,姜康.區域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中國標準化,2018(S1):9-13.
[2] 上海環盟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研究報告[R],前瞻產業研究院,2019.
[3]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分析報告.http://qts.cnca.cn/qts/[EB/OL],2018.
[4] 遼寧市場監管.檢驗檢測助力遼寧企業和經濟社會發展[EB/OL]https://mp.weixin.qq.com/s/GKPyLljjVZZir3nz53wkOQ,2019.
[5]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2017年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報告[R].2018.8.
[6]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8/06/content_8955.htm,2014.8.
【作者簡介】
何宇(1980-),男,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科技管理、分析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