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旭 劉彥 賀軍 楊紅梅 王璽年 巨玉鑫 魏瑞 王國棟 牛鶯蓉 舒青竹 蘇燕輝 賈國挺 楊知良



摘 ?要:為研究抗菌肽在肉雞生產中的應用,本試驗將800羽健康無病、出殼重相近的1日齡AA肉雞隨機分成8組。在試驗第42天,從每組中隨機選5羽AA肉雞進行屠宰,測定它們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質。試驗結果顯示,抗菌肽組AA肉雞的活重、屠體重、腿肌重和全凈膛重比其他組顯著提高,半凈膛率、全凈膛率、屠宰率和胸肌率比其他組未顯著提高,腹脂率比其他組顯著降低;抗菌肽對AA肉雞的肉品質沒有明顯改善。
關鍵詞:抗菌肽;AA肉雞;屠宰性能;肉品質
中圖分類號:S82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0)10-0027-05
抗生素的耐藥性問題在肉雞生產中日益嚴重,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威脅,農業農村部規定,從2020年7月1日起,飼料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無抗生素養殖時代已經來臨,尋找一種無藥物殘留的新型抗生素替代品成為當今飼料行業研究的熱門。
抗菌肽是一種經外界條件誘導,由雞免疫系統產生的具有強烈抗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質[1]。本試驗旨在探討以不同添加方式(飼料或飲水中添加)與不同添加量給AA肉雞補充抗菌肽后對肉雞屠宰性能和肉品質的影響效果,以期為生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所用抗菌肽由奧林貝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該抗菌肽通過原核細胞枯草芽孢桿菌實現融合表達,并通過發酵實現大量生產。AA肉雞購于山東益生種畜禽公司。
1.2 試驗設計
本試驗將800羽健康無病、出殼體重相近的1日齡AA肉雞隨機分成8組,每組100羽(每組設5個重復,每個重復20羽)。Ⅰ組為空白對照組,Ⅱ組為抗生素對照組,Ⅲ組、Ⅳ組、Ⅴ組、Ⅵ組、Ⅶ組和Ⅷ組為 6個試驗組(分別在飲水和飼料中添加不同劑量的抗菌肽)。各組AA肉雞的日糧或飲水中抗生素或骯菌肽的添加情況見表1。
1.3試驗時間與地點
本試驗于2020年4月15日至5月26日在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種雞場進行,為期42 d。
1.4 試驗日糧
參考《雞飼養標準》(NY/T33-2004)進行試驗日糧的配制,1~21日齡(生長前期)飼喂粉狀飼料,22~42日齡(生長后期)飼喂顆粒狀飼料(表2)。日糧中未添加其他抗生素和促生長劑。
1.5 飼養管理
AA肉雞采用網上平養。試驗期,依據肉雞飼養管理規程嚴格管理,詳細記錄試驗數據;對雞舍定期清理和消毒,確保雞舍通風良好,提供肉雞正常生長所需的溫度和濕度等環境條件。飼養員每天仔細觀察試驗肉雞的采食、飲水、排糞和患病情況等,對試驗肉雞的不良反應進行詳細記錄。
1.6 肉雞免疫程序
AA肉雞的免疫程序按照當地疫病情況和農業農村部相關規定制定,詳情見表3。試驗期,AA肉雞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并記錄防疫情況。
1.7 屠宰性能和肉品質測定
1.7.1 屠宰性能測定
試驗第42天,每組隨機選擇5羽屠宰,測定屠宰性能。
活重:雞屠宰前停飼12 h后的重量。
屠體重:雞放血、拔毛后的重量。
半凈膛重:屠體保留心臟、肝臟(去膽)、肺臟、腎臟、腺胃、肌胃(去除角質膜和內容物)和腹脂,去除體內其余器官后的重量。
全凈膛重:半凈膛去除其余器官和頭腳后保留腎臟和肺臟的重量。
胸肌重:剝離下來的屠體胸肌重量。
腿肌重:將雞的腿部去皮和去骨后的雞肉重量。
腹脂重:腹脂及肌胃外脂肪的重量。
屠宰率=屠體重÷活重×100%
全凈膛率=全凈膛重÷活重×100%
半凈膛率=半凈膛重÷活重×100%
腹脂率=腹脂重÷(全凈膛重+腹脂重)×100%
腿肌率=腿肌重÷全凈膛重×100%
胸肌率=兩側胸肌重÷全凈膛重×100%
1.7.2 肉品質測定
試驗第42天,從每組隨機選5羽AA肉雞進行屠宰,隨后測定肉品質。
肉色:AA肉雞屠宰后24 h,取胸大肌3 g左右(無筋鍵,去脂肪)剪碎,勻漿,用分光光度計測定OD540 nm值;
pH:用酸度計測定放置45 min和24 h胸肌的pH,取平均值;
滴水損失:采用吊袋法計算胸肌滴水 ?損失;
肌肉嫩度:將AA肉雞胴體胸肌肉樣置于嫩度儀上測定肌肉嫰度。
1.8 統計分析
通過計算機軟件對AA肉雞屠宰性能和肉品質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抗菌肽對肉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與Ⅰ組(空白對照組)相比,Ⅱ組~Ⅷ組AA肉雞的活重、全凈膛重、屠體重、腿肌重和腿肌率均顯著提高,且Ⅳ組和Ⅶ組AA肉雞的屠體重、活重、全凈膛重和腿肌重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Ⅳ組、Ⅴ組和Ⅶ組AA肉雞的屠體重比Ⅰ組分別提高了16.43%、13.50%和13.97%,差異顯著(P<0.05);在全凈膛重上,Ⅳ組和Ⅶ組分別比Ⅰ組提高了17.73%和14.46%,差異顯著 ? ? ? ?(P<0.05);與Ⅰ組AA肉雞相比,Ⅱ組~Ⅷ組AA肉雞的腹脂重和腹脂率均顯著降低(P<0.05),且Ⅴ組和Ⅷ組AA肉雞的腹脂率比Ⅰ組AA肉雞的分別降低了34.83%和34.34%,差異極顯著(P<0.01);Ⅲ組~Ⅷ組AA肉雞的半凈膛率、屠宰率、全凈膛率和胸肌率與Ⅰ組AA肉雞相比得到了提高,但不顯著。
2.2抗菌肽對肉雞肉品質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菌肽對AA肉雞的肉品質沒有明顯的影響。Ⅰ組~Ⅷ組在肉色、pH、滴水損失、系水力和肌肉嫩度方面差異均不顯著 ? ? ? ?(P>0.05)。
3 ?討論與結論
陸銀等[2]證明,含有抗菌肽的復合益生菌制劑能夠顯著提高21~35日齡肉雞的屠宰性能。黃冠慶[3]和湯偉桐[4]報道指出,小肽等可在肉仔雞生產中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并可提高肉仔雞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楊清旺[5]證明,天蠶素昆蟲抗菌肽顯著提高了肉仔雞的屠宰性能。
本試驗中,在日糧或飲水中添加抗菌肽能夠改善肉雞的屠宰性能,原因可能是,抗菌肽在促進肉雞生長發育的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營養物質在肌肉中的沉積,但其具體作用機理還需進一步研究,這與宋士剛[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本試驗結果表明,抗菌肽明顯提高了AA肉雞的屠宰性能,具體體現在抗菌肽能夠顯著提高AA肉雞的活重、屠體重、全凈膛重、腿肌重和腿肌率等重要指標,顯著降低腹脂率。抗菌肽在飼料或者飲水中添加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生產中應用比較方便。同時抗菌肽對AA肉雞的肉品質沒有明顯影響。
參考文獻:
[1] 黃小紅,譚海軍.在養禽生產中抗菌肽的應用進展[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7,42(5):4-6.
[2] 陸銀,武旭峰,費擁軍,等.復合益生菌對肉仔雞的生長性能及屠體品質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3(1):50-53.
[3] 黃冠慶,陸奕嫦,林旭斌,等.日糧中添加植物小肽對黃羽肉雞生長、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飼料工業,2009,30(12):1-4.
[4] 湯偉桐,李嘉嘉,林旭斌,等.小肽制品對黃羽肉雞生長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08,35(9):21-23.
[5] 楊清旺.抗菌肽對肉仔雞促生長機理和應用效果的研究[D].濟南:山東農業大學,2011.
[6] 宋士剛,楊在賓,楊維仁,等.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對肉雞生產性能、屠宰性能及盲腸菌群影響的研究[J]. 飼料工業,2012,33(23):16-19.
基金項目:武威市2019年度第一批市列科技計劃項目(WW190117);2020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2013955003)
作者簡介:苗旭(1986— ),男,漢族,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E-mail:mx6831@163.com
通信作者:劉彥(1987— ),男,畜牧師,碩士,主要從事畜牧技術研究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