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宗祥 李和國 李學釗 郭志明 關紅民 張璽 張玲清



摘 要:教師、教材、教法(以下簡稱"三教")是教學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影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面對職業教育改革中“三教”方面存在的問題,本文以畜牧獸醫專業(現代養豬技術)為例,提出具體的改革路徑,進行“三教”改革,推動畜牧獸醫專業(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發展。
關鍵詞:畜牧獸醫專業;“三教”改革;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0)10-0069-04
教師、教材、教法(以下簡稱“三教”)是教學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影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因素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畜牧獸醫專業(現代養豬技術)以現代化養豬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新需求為出發點,以校企合作共同研討制定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為依據,共同培養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對接產業需求設置專業,對接生產環節開發教學課程資源,探索以學生職業發展和職業能力培養為本的教學方法,推動畜牧獸醫高水平專業群內涵發展。
1 ?“三教”改革的時代背景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出臺實施,為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為落實《實施方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圍繞教師、教材、教法開展的“三教”改革是關鍵環節[1]。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啟動實施,是落實《實施方案》、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引領著高職教育的改革發展。“三教”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要素,改革成效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也決定了“雙高”計劃建設的成敗與否[2]。因此,在當前“雙高”計劃建設的背景下,明確“三教”改革的時代背景、主要內涵和路徑舉措,有助于推動畜牧獸醫專業(現代養豬技術)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
2 ?“三教”改革的內涵
2.1 “三教”改革的根本在于“教師”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誰來教”是教書育人的根本問題。教師作為教學改革的主體,是“三教”改革的關鍵要素。畜牧獸醫專業(現代養豬技術)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條件建設標準等的制定,教材的編寫,教學的實施,以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貫徹落實,都需要通過教師來具體實現[3]。
根據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要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新需要,尊重教師的教學分工,以高水平、結構化、協同化的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為載體,深化教師隊伍改革;積極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各種形式的實踐鍛煉和游學參訪活動,積累專業教師的企業實踐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積極聘請行業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促進校企之間師資、技術的流動。同時,在職業教育的發展中,亟須培養一支政治素養好、家國情懷深、學習能力強、具備良好理論教學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2.2 “三教”改革的載體在于“教材”
“教什么”是教書育人的核心問題。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支撐和主要依據,是實施課程建設、課程改革、教學改革的重要載體,是串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橋梁紐帶,決定了學生“學什么”。加快教材改革與創新是更新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改革、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4]。
對接行業產業發展需求設置專業,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接行業企業生產環節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體系,對接課程設置體系,編寫與課程設置體系相對應的課程教學教材。只有堅持這三個對接,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才能充分彰顯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崗位性和就業性。在具體的教材編寫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企業的具體工作崗位和職業工種,確定教材編排體例。在堅持科學的邏輯體系和共性的普遍原理的前提下,及時將行業企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材編寫中。同時,要積極開發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教學資源,打造立體化呈現的學習教材。
2.3 “三教”改革的核心在于“教法”
“怎么教”是教書育人的關鍵問題。教法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工具和手段,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橋梁和紐帶,也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具體實現途徑。要牢固建立以學生職業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陣地”作用。根據具體授課內容、技能培養特征、職業崗位需求,從內容到方法、教法到學法、導學到啟發、課內到課外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系統化的教法改革[5]。
突出理論特征教學內容的課程,要在教室充分應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突出實踐特征教學內容的課程,要在實習實訓場所進行現場情景式、參與式、任務式、驅動式的教學方式;突出理論與實踐交融互動教學內容的課程,要在實驗室進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式;突出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課程,要在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具體企業以頂崗工作的方式進行。
3 ?“三教”改革的路徑舉措
3.1 校企互動,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通過長期戰略深度合作的現代化養豬企業,建立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和教學實訓實踐基地,校企互動,共同推動畜牧獸醫專業(現代養豬技術)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在假期,安排專業教師帶著培訓任務進入企業實踐基地進行專門的項目化培訓;在工學交替教學期間和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安排專業教師親自帶領學生進行生產實踐教學。專業教師在進入企業進行項目培訓和生產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緊盯現代化養豬技術和產業升級新需求,學習現代養豬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同時,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新問題,研究提出改進措施,更新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改進新工藝,促進校企深度合作,產教深度融合。
在新生入學教育期、工學交替入企前、頂崗實習就業前,邀請現代養豬企業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入校園入課堂,進行現代化養豬行業發展新動向新趨勢新業態、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就業選擇、企業行業職業等方面的專題講座,進一步促進現代化養豬行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發展入校園入課堂。同時,聘任有意向的企業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擔任專業兼職教師,共同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塊化教學和頂崗實習教學。
通過以上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舉措,進一步促進校企之間師資、技術的雙向流動,努力培養能夠體現現代工匠精神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共同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圖1)。
3.2 吐故納新,編寫特色鮮明的專業教材
緊盯現代化養豬行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新需求,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新要求,校企合作共同研討制定畜牧獸醫專業(現代養豬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深入現代化養豬行業企業實地調研,按照現代化養豬企業生產工作流程、職業崗位設置和職業工種特征,融入現代化養豬行業企業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校企合作共同編寫《現代養豬生產工藝》《現代養豬生物安全》《豬舍環境控制與設備》《豬飼料配合及加工》《豬選種選配及雜交》《種豬生產管理技術》《肉豬高效育肥技術》《豬常見病防治技術》《豬場頂崗實習手冊》等現代化養豬場系列“雙元”教材(圖2)。
結合國家高職擴招專項工作的實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線上教學的新需求,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因勢而動啟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的啟動加大了對網絡在線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需求。因此,在校企合作共同編寫現代化養豬場系列“雙元”教材的過程中,配套制作教學微視頻、教學微課、授課PPT、典型生產案例、模擬教學動畫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在豐富教材編排內容的同時,全方位呈現立體化的教學課程資源。
3.3 理實交融,實施能力為本的教學方法
在畜牧獸醫專業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的協同配合下,積極開展以提升學生職業發展和職業能力培養為本的教學方法。在飼料分析檢測實驗室和動物精液品質檢測實驗室,開展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在牧草標本園、飼料加工廠和以種豬場、母豬場、仔豬場、育肥豬場為主要構成的國家級現代養豬生產實訓基地,開展現場教學,以情景式、模塊化、任務驅動式、學生參與式為主要教學方式;在理論課堂教室,開展案例式、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的教學方式。具體教學方式的實施,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安排,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和職業能力培養(圖3)。
4 ?結語
“三教”改革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也是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充分認識“三教”改革的時代背景、主要內涵和路徑舉措,有助于實現高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6]。在高職院校“雙高”建設計劃的實施背景下,畜牧獸醫專業(現代養豬技術)為“三教”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為畜牧獸醫專業的高水平建設探索了路徑,摸索了經驗,積累了素材,引領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文明.把“三教”改革作為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突破口[J].江蘇教育,2019(76):37-38.
[2] 秦華偉,陳光.“雙高計劃”實施背景下“三教”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3):35-38.
[3] 隋秀梅,高芳,唐敏.“雙高”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5):93-96.
[4] 王成榮,龍洋.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7):26-29.
[5] 周建松,陳正江.高職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內涵與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19(9):86-91.
[6] 倪爾妍.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1):34-38.
基金項目:甘肅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9gszyjy-49)
作者簡介:田宗祥(1974— ),男,副教授,碩士;主持、參與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
通信作者:張玲清(1972— ),女,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畜牧專業教學和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