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玲
摘 ?要:仔豬斷奶早期發生腹瀉不僅對仔豬的生命威脅極大,而且會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對仔豬斷奶早期發生腹瀉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預防措施,以期降低仔豬斷奶早期腹瀉的發生率,減少養殖損失。
關鍵詞:仔豬;斷奶早期;腹瀉;原因與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0)10-0063-03
仔豬斷奶早期發生腹瀉不僅對仔豬的生命威脅極大,而且會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國內外動物醫學的大量實踐發現,仔豬斷奶可有效阻斷病菌傳播,減少發病,確保仔豬正常生長,提高養殖經濟效益。但是斷奶也可能會引發仔豬產生突發性反應,出現營養不良和腹瀉,必須要妥善處理。
仔豬斷奶早期發生腹瀉后如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因腹瀉出現虛脫而死亡,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經濟損失。仔豬斷奶早期出現腹瀉一般與養殖環境、飼料質量、母豬健康等因素有很大關系。斷奶早期腹瀉不僅會影響仔豬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還可能導致仔豬死亡。為有效預防仔豬腹瀉的發生,降低養殖損失,我們必須要了解仔豬發生腹瀉的原因,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1]。
1 ?仔豬斷奶早期發生腹瀉的原因
仔豬斷奶早期發生腹瀉的原因與斷奶應激、自身免疫力、飼料等因素有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斷奶應激
仔豬機體發育不完善,消化功能較弱,斷奶適應能力較差,對其突然斷奶可能會導致仔豬發生較大的應激反應,如營養應激和環境應激等。其中,營養應激反應最強烈,這是因為仔豬的酶系統與消化系統功能較弱,無法完全適應斷奶后飼料的營養成分,如果飼料配制不合理還會對仔豬的腸胃造成很大影響,導致仔豬消化不良、梗塞、分泌功能失常、腹瀉等,嚴重的可產生多種并發癥并導致其死亡。此外,環境應激也是導致仔豬腹瀉的重要原因,當豬舍內晝夜溫差大于10 ℃時,仔豬會產生較大的環境應激反應,腹瀉發生率較平常高出25%~30%,溫差越大,仔豬腹瀉發生率越高。
1.2 免疫力低下
仔豬出生后主要以母乳為營養,健康母豬的乳汁不僅可維持仔豬的健康生長,還能為仔豬提供抗體,提高仔豬的免疫力,通常情況下這個免疫期能維持兩周左右。但這個時期過后仔豬的免疫力會逐漸降低,這為部分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條件。一般出生10 d左右的仔豬體內具有被動免疫保護,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出生30 d左右的仔豬體內抗體減少,這一階段是疾病多發期。仔豬出生后其免疫功能由被動免疫逐步過渡到主動免疫,但斷奶早期仔豬的免疫系統不健全,其體內抗體水平不斷下降又無法得到補充,這樣會增加病菌侵入的概率,此時對仔豬斷奶容易使其發生腹瀉[2]。
1.3 飼料問題
仔豬的消化功能不健全,消化酶活性很低,難以適應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飼料,攝入后可能會引起仔豬胃腸機能紊亂,使其胃腸道pH大幅增高,從而容易產生消化道疾病。同時,飼料中的化學物質會使仔豬出現過敏反應,威脅仔豬的健康,如豆類復合料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其中的球蛋白不能被仔豬腸胃消化和吸收,仔豬攝入后可能會產生胃腸痙攣、胃脹胃痛等不良反應。部分飼料含有較多的抗原物質,這些物質進入仔豬的消化系統后,往往會對其腸道系統產生較大刺激作用,引發仔豬產生過敏反應,從而導致腹瀉。另外,一些仔豬飼料含有大量的動物性脂肪和油脂,這也是誘發仔豬發生腹瀉的重要因素。
2 ?預防仔豬斷奶早期發生腹瀉的主要措施
2.1 改善飼養方法,減少仔豬斷奶應激反應
為確保仔豬斷奶能夠順利實施,同時降低斷奶后發生其他疾病的風險,必須要注意飼養方法的科學性。首先,應及時對仔豬進行開食訓練。仔豬斷奶后發生腹瀉一般從斷奶后3 d~7 d開始,在第7天達到高峰,因此需要在仔豬出生后5 d~7 d進行誘食訓練。可飼喂一些無刺激性、口感較好、營養較高的飼料,讓仔豬逐步適應飼料的味道,盡快適應斷奶;也可以將這些飼料投放在仔豬日常活動的地方,慢慢誘導其采食,鍛煉其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少斷奶后的應激反應。其次,還可采用一邊斷奶一邊換料的方式來逐步改變仔豬的日糧結構,逐漸減少仔豬的哺乳次數和頻率,將仔豬和母豬分隔開,盡可能延長隔離時間,增大隔離距離,分隔后給仔豬適量投放替代性飼料,讓仔豬逐漸適應新環境和新飼料。另外,在仔豬斷奶早期(斷奶后3 d~4 d),將其轉移到清潔、溫濕度適宜的保育舍內,可以防止仔豬產生環境應激,每4 d更換一次飼料,選擇口味多樣的食物,同時為其提供充足水源。
2.2 科學補飼,提高仔豬的免疫力
仔豬斷奶后對飼料有一定的排斥感,需要一個適應期,不能急于大量飼喂,需要逐步改變仔豬的日糧結構。通常情況下,仔豬斷奶前需要保證仔豬每天采食 ? ? ? 600 g~800 g飼料,缺料會導致仔豬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而過量采食會導致仔豬消化不良,腸胃損傷。若發現仔豬食欲低下(日采食量少于600 g),不能貿然實施斷奶,而應進行補飼。科學補飼可有效提高仔豬的免疫力,減少仔豬斷奶后的各種過敏反應,還能避免仔豬的消化功能受到損傷,從而防止仔豬因飼料不合理而發生腹瀉。
2.3 加強飼料管理,預防仔豬腹瀉
首先,從母豬健康管理入手,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和保健,為待產母豬配制適合的飼料,保證母豬營養均衡,母豬體況良好才能提高仔豬的育成率,降低生產后仔豬的發病率。其次,從仔豬健康飼養方面著手,為仔豬科學配制飼料,保證飼料中的鹽分、維生素、油脂和蛋白質比例合理。通常情況下仔豬飼料中應含有賴氨酸、低鹽魚粉、玉米、植物油、鹽分等,比例分別為1%、5%、60%、2.5%、0.3%。另外,還需要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復合維生素,100 kg飼料可添加10 g。
3 ?結語
仔豬斷奶早期普遍出現的腹瀉問題既會影響仔豬生長,又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經濟損失,必須加強管理。養殖戶在預防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基本的清潔、飼料管理外,還需要預防仔豬出現斷奶應激,如此才能有效預防仔豬腹瀉,促進仔豬的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 張玲琴,高金軍.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的發生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11):232,234.
[2] 祖兆文.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的發生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0(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