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利
唯美的中國漢字,富有感情色彩,我曾在《我寫故我愛》的文章中極盡溢美之詞。可在今天,我卻厭惡一些字眼,因為它讓人哀哀欲絕。
這緣于春節前始于武漢、波及全國、牽涉你我的疫情。于是,與春節喜慶氛圍極不協調的字眼相繼迸發,使春節本該是最熱鬧的日子,如今到處都是凄清、肅穆。
“封”,是映入眼際的第一個字眼——封路、封殺、封條、封閉、封鎖、封住等,一股腦地把你嚴嚴實實包裹起來,桎梏得不能動彈。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時,武漢正式“封城”,接下來,封村莊,封道路,封小區。細想起來,這也是無奈之舉,誰想封城封路啊?雖然這樣,我們的心依然是火熱的,無時無刻不牽掛著疫情,祈禱這場疫情盡快過去。人們宅在家里,不僅是為了自保,更是為了不給國家添亂。保護好自己,才是對國家最好的貢獻。封城封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封心”。人的心,一旦封了起來,就會變得冷漠,就會只顧自己,還會無端地指責、造謠,甚至誹謗中傷,更有甚者,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兒。
良心泯滅了,則產生另一個令人憎惡的“奸”字。君不見,在國難之時,一些吃人血饅頭的奸商,趁機哄抬物價,兜售劣質產品,試問你們真不怕遭報應?你們怎么能睡得著覺吃得下飯?你們又能怎么面對自己的子女?因此可以說,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鏡,它不僅能照出一些人丑陋的一面,還很容易暴露他們生命的底色。筆行于此,我想到法國作家加繆小說《鼠疫》里面的一句名言:“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的問題,與鼠疫斗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誠實。”
說實話,我先前是很喜歡“蝠”字的,因為在中國傳統的裝飾藝術中,蝙蝠的形象被當作“福”的象征,“蝠”“福”諧音,因此,這個“福”字在某種程度上又是春節最顯著的標志之一,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門庭張貼“福”字。二十年前的春節,我在平遙古城買過一塊栩栩如生的“五福臨門”的磚雕掛件,至今珍藏著。可這次武漢的病毒源,大家傾向于蝙蝠這個俗稱“檐老鼠”的家伙是罪魁禍首,讓人心里五味雜陳。于是,今年大年三十,我破例沒再貼“福”字。
不喜歡的字眼何止這些,有停運、拒餐、關閉,還有消殺、空蕩、孤寂,更有籠罩,使多少人在恐慌中過了期盼已久的年,沒了年味,沒了歡笑,整個中國都籠罩在郁悶中。
太多灰蒙蒙冷冰冰的字眼撕心裂肺,不忍卒讀。然而,在凜冬霧霾中一縷牽曳的曙光又給國人傳遞出溫情暖意,這就是“愛”字。
這就是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這就是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方都行動起來;這就是愛——白衣天使,醫者仁心,負重逆行;這就是愛——請戰書上,有多少最美麗的身影;這就是愛——數千人齊心協力幾天建成一所醫院;這就是愛——一位老支書在大喇叭中用了粗言糙語,分明道出他對村民的釅釅深情;這就是愛——無數文朋詩友,寫就播灑為武漢加油、為中國祈福的詩章。即便是在春節期間網上看的電影《囧媽》,也詮釋著愛的真諦。
愛,是付出,是奉獻,一個字能滌蕩悲哀,一個愛將升騰希望。不是嗎?冷漠讓人咬牙切齒,關愛讓人熱淚盈眶。《肖申克的救贖》有一句經典臺詞:“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墻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那就是希望。”是呵,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來不了的春天,我們一定要堅信:大愛無疆,眾志成城,武漢戰“疫”必勝!因為我懂得萬物之中,希望最美。
屆時,我將重新把為國祈福的“福”字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