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槐 劉一佑

從西風蒼茫到南嶺俊秀,從東潮磅礴到北國冰封,他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最艱難的鐵路建設一線,扛起“鋪架王牌軍”大旗奮力進行。他就是中鐵五局優秀項目經理——鄒磊。在25年的風雨征程中,他專啃施工“硬骨頭”,留下了無數光輝的足跡。
攻堅克難抓安全
敦格項目是中鐵五局六公司第一個高原高鐵鋪架項目,地處無人區,海拔最高達3 300米。面對海拔高、溫差大、風沙大的惡劣自然環境,鄒磊毅然擔起了項目經理重任。
對于鋪架施工已是輕車熟路的鄒磊,卻在一開始就碰了“釘子”:項目架設首片T梁,用了三天也沒架好。“老手”遇到了新問題,原因何在?原來由于高原溫差大,夜間氣溫最低至-35℃,在這種低溫下架梁設備的液壓、操作系統會全部凍結無法運行。愛“拔釘子”的鄒磊開動腦筋反復琢磨,經過不斷試驗總結優化,最后終于找到了解決之道:白天設備架梁后不停機,晚上就能正常運轉。設備不停機、人員兩班倒,必須做好施工安全,加強設備維修保養。鄒磊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加大人員技術交底,嚴把安全關,這一下,使原來3天完不成一片梁的施工一下達到了日架5片T梁。項目鋪架施工步入快車道。
快速施工離不開安全護衛。為了加強現場監管、確保安全架梁,鄒磊每日都會去現場辦公。一到晚上10點左右大風就會刮起,寒風刺骨,直到凌晨3點才會停歇。每當此刻,舉目四望,蒼涼的荒漠漫無邊際,凄厲的狼嚎從遠處傳來,寂寥的黑暗中一小團光亮格外耀眼,那是架橋機的燈光,也是這兒所有建設者心中的希望,驀然間就會堅定他即使是一步一停也要頑強向前的決心。
現場作業人員的手常常被凍得又紅又紫,皸裂出大大小小的傷口。鄒磊知道自己不僅是項目建設的“指南針”,還是整個團隊的“壓艙石”,他總會堅守到夜間架梁完成才離開。“風沙大決心更大,海拔高斗志更高,再苦再難我們也要堅持!”他在現場為大家的鼓勁,盡管常常被淹沒在呼嘯的狂風中,但卻給了項目施工團隊無窮無盡的力量。
從2015年3月復工以后,項目部僅用5個月時間就順利完成敦格鐵路第一階段鋪架施工任務。荊天棘地舉步艱,罄水黃沙不等閑。鄒磊帶領項目團隊按期勝利實現了工期節點目標,也讓第二期建設有序進入施工正軌。
陣馬風檣創高速
2016年3月,我國第一條由地方控股投資建設的高鐵——濟青高鐵正式開建。作為全線11個標段中唯一一家鋪軌單位,中鐵五局六公司承擔著全線鋪軌717.6公里的主體施工任務。接到公司通知,鄒磊再挑重擔,兼任敦格項目部第二期施工主管。他星夜兼程2 000多公里趕赴現場,又開始了新的拼搏。
“跑步進場,快速建場”,這是鄒磊的主導思想。他多次實地考察,反復橫向對比,并經過與業主反復談判,最終選擇了一處地勢平整、交通便利的場地作為項目駐地,巧妙的選址為項目部節省了近5萬立方米的填土和場地硬化需用的1 000多立方米混凝土,此舉得到了濟青公司和中鐵五局領導的高度贊揚。
2017年7月29日,濟青項目部順利實現首鋪。鋪軌戰線的拉長,帶來了運輸運距長、安全風險高、組織難度大的困難。鄒磊及時引入了先進的調度管理系統,為每臺軌行設備安裝視頻監控,并設立專職調度員負責管理,以確保安全運輸。為此,鄒磊主持編寫了《濟青高鐵工程線運輸組織與施工安全管理辦法》,此辦法的實施,達到了換人不換車、人停機不停的效果,讓運輸所需的12臺機車一下減少至6臺,為項目部節約機車運行成本1000多萬元。
在普速段鋪軌時,因膠州北站建設延遲交付,導致鋪軌工期大大壓縮,并要求在2018年8月2日濟青高鐵高速段聯調聯試時關閉普速段鋪軌通道,而鋪軌現場場地狹窄無法大量儲存軌料,這就意味著項目部必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軌料運輸和普速段鋪軌。時間刻不容緩,鄒磊深刻分析形勢,運用豐富的管理經驗有條不紊地安排部署鋪軌方案,在現場加大人員設備資源投入,加開作業面,實行24小時不間斷鋪軌。那段時間,鄒磊既要參加項目上的各種會議,又要忙于現場監管,導致寢食不定、休息不足,經常每天要奔波300多公里來回于項目部和鋪軌工點之間,疾馳的汽車成為他的“作戰指揮室”,他用電話安排各項工作,為項目團隊爭分奪秒搶工期贏得了寶貴時間。
在鄒磊的周密部署指揮下,項目團隊迸發出極高的施工熱情和斗志,創造出有砟軌道10小時鋪軌6公里的施工紀錄,創造了21天鋪軌103公里的“濟青速度”,按期完成艱巨的鋪軌施工任務,讓中鐵五局“鋪架王牌軍”的美名再添光彩。
智謀穎悟增效益
打勝濟青戰役的鄒磊剛剛松了一口氣,很快又在2019年3月接到新的軍令——擔任安六鐵路項目經理。受大環境資金影響,安六鐵路建設因資金短缺而導致工程一度滯緩。鄒磊將在困難重重的安六項目中沖出困境,浴火重生。
突破資金困擾成為推進施工的關鍵問題。為了解決燃眉之急,鄒磊帶領項目團隊到成都設計院與有關人員進行溝通,積極爭取項目運輸方式變更調差和線間填平變更,經過8天的不懈努力,最終分別獲得了6 600萬元和2 100萬元的資金撥付。與此同時,因為建設標準的提高,成都局將安六鐵路軌道設計TQI值7.0提高標準為3.0,這就意味著施工成本將大幅增加。鄒磊又與業主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據理力爭,最終業主同意補差2 870萬元,并承諾精調件時報時銷。如此一來,項目部一共獲得了1.3億元的資金補充,為項目鋪軌平穩高效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既要“開源”,更要“節流”。在鋪軌搗固階段,鄒磊以工藝革新為抓手,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減少人工成本,這一下就節省了400萬元的施工成本。在道砟運輸過程中,為了滿足成都局對道砟運輸“水洗不落地”的要求,項目部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改變運輸工具,在完成單線鋪軌后,投入2臺機車和16臺老K車在單線上進行臨線道砟運輸,此舉不僅節省成本300萬元,而且保障了道砟有序供應。在此基礎上,鄒磊乘勢而為,推行雙班倒鋪軌,確保了項目部每日4公里的鋪軌進度。
當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后,為了保增長保發展,安六鐵路開通運營時間提前至2020年6月30日,要求5月1日起開始聯調聯試。面對高度緊張的工期壓力,鄒磊及時調整作業人員進場數量,在防止人員過剩的同時,確保軌道精調的順利進行。工務段當完成軌道精調時已至4月底,這就意味著項目部必須在2天內完成60多公里的路貌整理。鄒磊果斷加大人員設備資源投入,配備了7臺線路搗固車、4臺道岔搗固車、2套線路打磨車、2套道岔打磨車,投入作業人員1 500名,最終順利完成了路貌整理,線路按期達到聯調聯試狀態。
鄒磊勇挑重擔的擔當和開源節流的精細化管理,榮獲了中國中鐵“火車頭獎章”,成為全局獲此殊榮的2位項目經理之一。
運籌帷幄保進度
2019年12月,當安六鐵路建設漸入尾聲之時,鄒磊又受命趕往分管的大瑞項目部主持建場工作。鄒磊深入現場實地考察,對建場方案進行優化,然而,一道難題橫亙他的眼前,那就是95畝地的征地拆遷工作,這是一件最令人頭痛的事。鄒磊反復與當地政府溝通交流,最后謀劃出了一個雙贏之策,項目部只需投入80萬元的低成本便可“化難為易”,迅速完成建場工作。如此一招,為項目建設贏得了“開門紅”。
正當大瑞項目進展順利之時,2020年5月18日,鄒磊又受命奔赴東北牡佳項目部接任項目經理。原來進入鋪軌階段的牡佳項目部,要趕在冬休前完成鋪軌任務,有效工期就顯得十分緊張。再加上施工現場地處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外部疫情形勢嚴峻。既要抗疫,又要保施工,鄒磊的身上可謂“泰山壓頂”。在他的周密部署和科學管理下,項目部以“抗疫情,保增長,大干100天”勞動競賽為抓手,克服工期緊、任務重、軌料供應緊張、線下施工影響等困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鋼軌及軌枕進場、道砟存儲、鋪軌設備維修保養調試等工作,于2020年6月15日按期實現了牡佳鐵路全線首鋪,并取得了“無疫情、無感染”的佳績。
志存高遠赴百戰,胸懷籌策破萬難。鄒磊用他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一路攻城拔寨、捷報頻傳,帶領著“鋪架王牌軍”將士奮勇向前進,在祖國鐵路建設事業上書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