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廠務公開,即把企業重大決策,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問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以及與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密切相關的問題,根據有關法規和制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欄等多種形式,向企業廣大職工公開,使職工及時了解廠情,更好地參與企業決策、管理和監督,他是強化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職工參與企業民主決策,加強民主監督的有力措施。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入,廠務公開所面臨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日趨繁重。如何充分認識廠務公開對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并把廠務公開工作落地落實、推向深入,成為企業改革過程中亟需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就本人在新時期基層黨務公開工作中的實踐和經驗,淺談個人觀點。
廠務公開對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完善企業民主機制。作為企業民主管理的新形式,推行廠務公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是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手段。當前,以體制改革為重要內容的國企改革,就是要把具有產權清晰、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為特征的現代企業制度同國有企業的特殊優勢結合起來,建立健全企業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從體制上保證廣大職工群眾全面了解和積極參與企業的市場競爭、經營管理,努力實現職工群眾對企業領導的有效監督,在企業內部形成權責分明、精誠合作、風險共擔、利益同享、相互制約的機制,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促進職代會作用的發揮。廠務公開是職代會行使職權的前提條件,職代會是廠務公開的基本載體。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如果廠務不公開,職代會就會無的放矢;如果沒有職代會制度或職代會不依法行使職權,廠務公開就會被束之高閣,難以產生有效的結果。因此,廠務公開是職代會的一個抓手,通過廠務公開,職代會制度將走向一個新的階段。
調動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積極性。實行廠務公開,推進國有企業有效管理,必須緊緊依靠經營者和勞動者。企業經營者只有保障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支持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監督企業行為,努力將職工群眾的智慧作為經營者決策的基本點,把個人高度集權的人治型體制轉變為民主法治型體制,才能有效地減少或避免重大決策失誤,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的應變能力。同時,企業實行廠務公開的全過程,必須讓職工群眾具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以調動廣大職工群眾參與廠務公開工作的熱情。總之,企業廠務公開中經營者和職工群眾兩個積極性是辯證的統一,不能割裂。
把廠務公開工作往深入推進
加強廠務公開的宣傳力度。一是覆蓋范圍要廣泛。宣傳廠務公開要把實施操作部門的“自拉自唱”變為黨政工的“大合唱”,形成全方位的輿論氛圍。企業工會組織要充分運用職代會等企業民主管理的形式,引導職工群眾建言獻策,全面行使法律賦予的民主權利,千方百計把職工群眾推上廠務公開的政治舞臺。二是公開內容要規范。促使廠務公開工作制度化、系列化,有效防止企業應當公開的項目不公開的現象發生。三是公開渠道要拓寬。職代會是職工參政議政的主渠道,推行廠務公開必須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職代會閉會期間,遇重大事項,應組織職工代表行使企業民主管理的職權。同時,還須借助企業多種手段,建立有效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責任制、保障機制、監督約束機制,深化民主管理。
加大廠務公開的監督力度。廠務公開制度的要害是公開,關鍵是真實,實質是監督。要形成黨委是第一責任人,行政是第一執行人,紀檢、組織、工會是第一監督實施人,職工群眾是第一評價人的運行機制,并形成預審公開內容機制,加強公開前的監督。要切記廠務公開不能避重就輕、避大就小,避實就虛、摻雜使假、愚弄群眾。
把握廠務公開的內容尺度。廠務公開工作是政策性強、牽涉面廣的工作,把握公開的尺度必須講求科學。哪些需要公開,哪些不需要公開,公開到什么程度等,均應結合實情規章定法,做到既有利于職工群眾參與決策和監督,又有利于企業經營和保守商業技術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