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棟
近年來,油田盜電問題一直是困擾油田治安管理的難題,雖然各單位不斷采取“專案偵查、地毯清查、突擊夜查”等方式予以治理,或開展階段性、重點區域及突出問題的治理,但由于各種因素所致,一些單位還無法從根本上取得治理效果。預防和打擊盜用油田電力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因此,筆者認為,當前應加大盜用油田電力整治力度,有效遏制油田盜電案件發生,更好地為油田提質增效提供保障。
科技防范,減少發案。樹立“以防為主”的指導思想,抓住重點和薄弱環節,準確劃定重點目標,大力發揮科技在盜電防范中的作用,倡導各單位不斷研究探討電力網線、設施防盜報警裝置等新科技項目的投入、安裝、使用,加大科技防范含量,提高科技防范能力,切實發揮“技防”在“三防”中的突出作用,使不法分子“不能盜”“不敢盜”,做到防盜于未然。
加強宣傳,教育引導。一方面,強化日常性專題宣傳。通過各種宣傳方式和宣傳媒介,大力宣傳盜用油田電力屬于違法犯罪行為,應當被追究法律責任。另一方面,邊整治邊宣傳,強化案例式法治宣傳教育。使群眾意識到盜電的危害和法律后果,從思想根源上避免“占便宜”和“趨利”動機盜電。與轄區公安機關開展聯合行動、走村到戶進廠礦,進行法制宣傳教育,讓村民及其它盜用油田電力的用戶認識到盜電給油田生產造成的損失及形成的巨大隱患,引導群眾做守法公民,同時鼓勵群眾積極揭發檢舉盜用油田電力的不法行為。
收集線索,加大排查。依托大慶油田公安分局及各轄區單位的大力支持,充分發揮各單位的自主整治能力和職工的“一崗雙責”作用,鼓勵廣大員工對盜用油田電力的違法現象進行主動反映和積極舉報。各單位要對閑置廠房、停產場所、施工暫設房屋等,進行細查、深查,杜絕網絡挖礦機等重大盜電窩點存在。對礦區各類廠房、行業場所開展拉網式清查,一家一家走訪,逐廠逐點踏查,明確廠點用電的使用性質、生產狀態、審批手續、使用規模是否合規等,并進行登記造冊、影像建檔,報保衛大隊備案。對知情不舉、包庇縱容、故意瞞報盜電案件的員工和單位要進行嚴肅處理。
凈化環境,源頭治理。對重點單位的重點盜電區域作為打擊整治重點目標,采取地毯式清查,對盜電“重災區”進行重點治理;對盜電用于高耗能和盜電“重點戶”進行重點打擊;對私搭濫建收購站點、違規暫設等現象進行大規模集中清理整治,消除多種危害性隱患。私搭亂建場所大多盜用油田電、水、氣等資源,存在嚴重的安全和違法犯罪隱患,對此要實行“零容忍”,強拆除。通過這方面整治,從源頭上清除盜電行為的發生。
依法打擊,整治到位。轉變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心。整治工作中,把過去以掐電、收線、收繳設備、清理廠點為主,轉變為通過查找、固定盜電證據,依法打擊懲治盜電嫌疑人為主要目的,夠立案的立案,該抓的抓,夠拘的拘,力求打擊震懾效果。
政府參與,綜合治理。對打擊盜用油田電力問題,除了采取警企警保聯動,依靠公安機關執法力量,還要積極與地方政府緊密配合,強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多措并舉,爭取進一步加大整治防范力度,提升治理效果。
爭取通過協調,取得市、區縣政法綜治部門支持,將盜電問題與區縣、鄉鎮政府綜治工作業績掛鉤,確立這方面問題的主體責任,形成問責機制。促使地方政府充分發揮鄉村干部的積極作用,推動形成村屯盜電管理,形成倒查問責的工作機制。進而形成行政、執法同步,全力推進,使盜電問題無空隙可鉆、無藏身之處,獲取更深入全面的整治效果,最終將盜用油田電力問題形成政府干預、企地共治、多方共管、綜合治理的局面。
專項治理,加強巡護。制定方案,成立專項整治行動組織,協調公安機關組織基層保衛大隊等相關單位部門共同開展打擊盜電專項整治行動。
各單位保衛隊加強轄區巡邏巡檢力度,在高案發的時間段及易發案區域內,增設警力加大巡邏防護,充分發揮巡防監控作用,注意發現可疑人員、可疑物品,力爭抓獲現行,全力打擊震懾各類盜用油田電力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