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蓁
一、基本情況
為破解武夷山國企面臨的困境,帶著“武夷山市國有企業如何做強、做優、做大”的課題,筆者選取了21家企業進行了調研,以下對具有代表性的武夷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印象大紅袍股份有限公司、武夷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武夷山旅游度假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武夷山度假區自來水公司、武夷山生態創業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武夷山旅游文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具有突出代表意義的企業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這7家企業的資產總計:2016年237,010.27萬元、2017年253,751.42 萬元、2018年262,44.67 萬元。2017年比2016年增加16,741.15 萬元,增長率為7.06%;2018年比2017年增加8,893.25萬元,增長率為3.5%。凈資產總計:2016年82,337.82萬元、2017年76,027.39萬元、2018年68,243.81 萬元、2017年比2016年增加-6,310.43 萬元,增長率為-7.66%;2018年比2017年增加-7,783.58萬元 ,增長率為-10.24%。負債總計:2016年154,672.55 萬元、2017年177,724.03 萬元、2018年194,400.86 萬元。2017年比2016年增加23,051.48 萬元,增長率為14.90%;2018年比2017年增加16,676.83 萬元,增長率為9.38%。營業總收入總計:2016年45,464.49萬元、2017年48,325.65萬元、2018年46,493.16 萬元。2017年比2016年增加2,861.16萬元,增長率為6.29%;2018年比2017年增加-1,832.49萬元,增長率為-3.79%。凈利潤總計:2016年-4,826.14萬元、2017年-5,495.97萬元、2018年-4,591.16 萬元。2017年比2016年增加-669.82萬元,增長率為13.88%;2018年比2017年增加904.81萬元,增長率為-16.46%。資產負債率總計:2016年65.26%、2017年70.04%、2018年74.02%。2017年比2016年增加4.78%,增長率為7.32%;2018年比2017年增加3.98%,增長率為5.68%,2018年到7家企業整體已達70%以上高負債率,接近80%以上警戒線水平;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總計:2017年92.34%、2018年89.76%。2018年比2017年增加-2.57%。增長率為-2.79%。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小于100%,國有資本為減值,減值速度是在加速度。
調查結果可見,武夷山市國有企業風險防控能力很低,基本呈現出了“全行業虧損”的局面。
二、存在問題
(一)政企不分
企業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的問題突出,有些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處于“非企非事”的狀態,承擔了政府重大項目的一些政事,政企職能界限模糊,嚴重制約了企業自身發展,呈現出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如度假區的國企沒有經營理念觀,員工干的是行政事業的工作;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按照政府的部署要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在高星生態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約3000萬元)、星村污水處理凈化廠建設和運營、大安紅色旅游項目建設、景區花轎秩序維護等非盈利的公益屬性項目上,大大加重了企業負擔,制約了企業發展;數字武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8年也因服務政府項目建設,營業收入未能達到預期經營目標。此外,我市缺乏一個能合理有效運行的企業框架,將全市企業按部門、條、塊進行分類整合,從而加強企業間的分工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二)產權不清
清晰的產權界定是市場交易的先決條件,產權主體不明及產權責權邊界不清都會嚴重阻礙企業運營。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部分企業存在著產權不明、權責不清、難以成為真正市場主體的問題,因此,作為市場機制靈魂的競爭機制難以發揮作用。如云河公司用地167.3畝,已支付征地款1232.23萬元,由于征地補償金未領取,招拍掛無法推進,造成土地無法依法取得;水秀公司用地77.2畝,屬于劃撥地,商業價值低,需轉化為出讓地;茶博園公司用地141.3畝,已支付相關稅費1008.66萬元,產權在度假產業公司名下,未辦理過戶手續;蘭亭飯店用地26.87畝,旅投已支付相關稅費122.45萬元,產權證尚未過戶至旅投集團名下。
(三)資金不足
資金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保證一個企業經營機制能夠正常運轉的“潤滑劑”。然而,通過本次調研,我們發展這些企業均不同程度呈現出資金需求量增長與資金短缺并存的問題,嚴重妨礙和困擾著這些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企業被動地在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上艱難爬行。如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狀況不斷惡化,總債務規模已達到19944萬元,相關銀行已告知集團公司取消信用貸款擔保資格,需使用收費權質押擔保的方式進行籌資,旅投集團負債總額已高達3.489億元;武夷水秀項目欠南平市政公司3600萬元工程尾款尚未支付,還需向金融機構貸款8000萬元用于支付云河夜景工程、夜游崇陽溪等項目工程款,2019年需支付進出口銀行貸款本息約1600萬元及銀行轉貸等費用,2020年需支付進出口銀行貸款本息約2800萬元,集團負債重,已嚴重影響正常運轉;度假區自來水公司需要投入資金改造和維修基礎設施,資金尚缺口1900萬元,資金短缺嚴重。當前企業籌資渠道主要有銀行貸款及企業發債兩種形式。企業籌資需要以資產為基礎,要盡量以有限的資產籌集到更多資金,關鍵需要做大總資產,但我市現有國有資產為多部門占有、分散零星,不利于企業籌資工作。
(四)機制不活
企業的活力,應當構筑在企業內在體制機制基礎上,最重要的是遵循市場導向實現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突破,沒有內在活力,就無法實現前瞻性的盈利,必然加劇企業負擔過重、經營困難、虧損嚴重的問題。如企業負責人員工資與普通員工平均工資水平基本一致,沒有差異化。數字武夷公司聘用的清華大學畢業生月薪才3000元,沒有體現優秀人才的差異化待遇,造成人才流失,若能構筑政企工作人員身份相互轉換機制,對企業的發展,人才的流動將有正面的推動作用;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竹筏工作人員工資及五險二金每年均按協議逐年上調,企業沒有產品的定價權,缺乏有效協調辦法,票價收入和成本出現倒掛現象,導致竹筏公司年約虧損7703.23萬元;生態創業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經營領導班子僅總經理一人,工程管理人員由管委會工作人員兼任。
(五)創新不強
創新力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素,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創新已成為企業保持活力和適應競爭的第一動力,此次調研發現部分企業存在創新能力不強,應對市場能力不足的問題。如企業經營業務形式傳統,機制效應不強,旅游產品局限于觀光型,未能轉變為度假型,文化輔助作用發揮不足;清水盛典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市場占有率低,觀看演出的游客總量有限,導致運營與初始目標無法一致,創新改良節目已成為公司噩待解決的問題。
(六)包袱沉重
國有企業組建時間長,問題積累多,通過這次調研,發現許多企業仍有諸多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如生態創業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業務主管單位一直未予明確,管委會與公司之間責任、義務、工作職責等方面未確定,公司聘用人員公積金未繳納,難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印象大紅袍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未能妥善解決外地員工住宿及排練場所問題。
(七)僵尸企業
僵尸企業是國有資產管理的難點與風險點,該市的企業中存在著僵企業現象。如旅游集團公司參股的閩越王城文化旅游公司長期處于歇業狀態;森林公園公司也于2018年底進入歇業狀態;百花巖賓館名存實亡;青龍景區公司、夷峰文化傳媒公司的經營面臨極大的壓力,入不敷出。加強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已勢在必行。
三、企業改革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企不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強”,“國有企業加強是在深化改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國有企業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只有通過改革,才能激發國有資本活力,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增強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才能有利于使國有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化、國際化要求,實現科學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才能有利于國有企業廣納賢才,同時有助于整頓分配秩序,促進分配公平。
各國有企業深入改革,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的重大部署,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正確方向,按照市委、市政府推進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圍繞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突出監管重點,精簡監管事項,優化監管職能,改進監管方式,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聚焦管好資本布局、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加快實現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的轉變,必能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加快建成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真正做強、做優、做大企業。
四、武夷山國企改革的思考與建議
為有序推進國企改革科學合理開展,建議改革分兩步走,第一步先搭好改革框架,把本次調研的21家正常運營的國企分類,將每個模塊逐個做好,進而開展第二步,實現終極目標,對國企進行全面管理,做強、做優、做大國企,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一)搭好架子
1.搭建一個平臺公司。新的投融資平臺公司由市政府出資設立,授權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名稱為福建武夷山國有資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市國投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與國資辦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經整合的福建武夷山國有資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規范管理全市本次調研的21個國有企業,30億國企資產,可滿足符合對發行債券的條件。主要從事投融資、資本運營與資產管理業務,推動國有資本有序流動,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公司的組織架構:
2.打造一支優秀隊伍。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斷提升我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市國投公司成立國資黨工委,三個集團公司成立黨總支,總支書記為國資黨委委員。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以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為主線,以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建設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重點,著力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加快推進武夷山國際旅游度假城市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3.創辦一批集團公司。新成立的福建武夷山國有資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按行業劃分,結合相關業務板塊設置,整合組建一批主業突出、競爭力強、支撐帶動作用明顯的市屬國企集團,規范管理全市的國有企業。
第一,以武夷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現旅投集團及其下屬企業為基礎,重組福建武夷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旅游集團),形成全市旅游產業一盤棋,經整旅游集團,著手從武夷山旅游和特色茶兩方面入手,推動企業上市。一是以主景區國企為主研究籌劃整合上市。以景區旅游股份公司為主整合竹筏、觀光車等資源,挖掘資源潛力(索道、玻璃棧道),打造武夷山旅游上市品牌公司;二是通過運用印象大紅袍的品牌效應,強化茶產業的集聚。以云河東岸武夷宮的全部國企為基礎,打造以“印象大紅袍”為主線、以“武夷歡樂城”為主題的旅游整體,擬在蘭亭與武夷宮之間建設一座游人玻璃景觀橋,形成一個人流集聚、旅游產品豐富、文化特色凸顯、配套設施齊全、全業態功能的沿濱江道一線旅游產業鏈,將印象大紅袍、茶博園公司、清水盛典等企業進行整合捆綁上市,以便處理國企遺留問題,避免同業競爭。同時,對納稅200萬元以上的茶企、建盞等有意向的企業展開談判,拼表上市;三是以紅土地公司為龍頭,加強與村民合作,共同做好紅色文化教育。讓大安、坑口村民全員參與,調動村民積極性,讓每個農家參與經營住宿、餐飲,打造游學客人居住農家,體驗紅旅生活的模式。同時,加強農民培訓(人社局有此項經費),聯合高校研究機構參與研究,制定游學吃住標準、確保游客安全,打造有合同章程約束、全村村民參與的農村合作社旅游經營模式(財政有此項目獎勵),讓紅色旅游的農村合作社可復制、可推廣;四是數字武夷公司可結合旅游和茶葉產業,探索和推廣武夷山旅游和茶葉的電商運營模式,還可支持合資公司開展推進共享導游、民宿系統、電子合同等智慧旅游項目的應用,擴展業務范圍。
第二,建發集團將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業的建設發展國企進行整合(整合原有武夷山旅游度假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福建省武夷山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福建省武夷山市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武夷山生態創業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建設發展總公司),將福建省武夷山市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建工集團)更名為福建武夷山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建發集團),主要負責代建我市各類城市建設,城市、公路、場站、水利設施等項目投資、建設、管理,市政府批準的其他重大項目投資與建設等。一方面做強做大建工集團等國資控股企業,另一方面也讓各行政機關回歸監督本職,突出行業監管職能,降低廉潔風險。
第三,實業集團將除上述外其它國有企業劃入統一管理(具體包括武夷山市度假區自來水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水利電力開發實業有限公司、武夷山市金穗糧食購銷有限公司、武夷山市中心儲備糧庫、武夷山市自來水公司、武夷山市軍糧供應站、武夷山市妙安陵園、武夷山市殯儀館、武夷山市崇安國有林場、武夷山市崇林生態國有林場、福建省武夷山市糧食企業資產管理站、武夷山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其中:設立資產管理公司以管理我市國有閑置資產、“三無”企業(即“無資產、無經營、無人上班” 企業)、國有小股東部份股權及分類外的其他國企等為目標,消除監管盲區,是避免國企游離在統一、規范的監管之外而設立的企業。將上述分類外的國有企業相關主管局的國有企業進行整合,新設為福建省武夷山國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資產管理公司),吸收整合原武夷山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非經中心、天元公司,非正常經營企業、持國有小部分股權及無人管理的其他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公司與相關主管局一起主要負責我市國有閑置資產的出租、出售,負責指導各行業清理空殼企業,僵尸企,對“三無”企業進行改制或依法破產,管理持有國有小股東部份的股權及分類外的其他國企等。
4.制定一個管理辦法。研究制定武夷山市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吸引人才,激發企業活力,同時強化監管,促進企業發展。
(二)實現終極目標,加強全面管理
通過第一步21家國企搭架子的完成,促進不同經濟主體充分、公平地展開經濟競爭,從而更好地實現社會正義,提高經濟效率,實現國有企業的終極改革目標,根據實際情況,將國有企業今后逐步全盤納入國企監管體系,消除監管盲區,建立國有資產的憲政治理架構。
作者單位: 武夷山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