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聰 廖永華 曹明輝

【摘要】目的 研究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臨床使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94例消化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分組式結果分析,將患者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n=47例)與對照組(n=47例),均符合研究標準。對照組消化內科患者運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消化內科患者采用細節護理方式,兩組患者觀察指標為護理滿意度、患者自我護理技能、護理能力以及護理意識。結果 觀察組消化內科患者運用細節護理后自我護理技能為(32.79±3.68)分、護理能力為(29.64±1.29)分、護理意識為(35.68±1.62)分,而對照組消化內科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后自我護理技能為(24.36±4.97)分、護理能力為(24.03±3.24)分、護理意識為(28.14±2.69)分,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狀況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存在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消化內科患者運用細節護理可以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技能,提升患者護理意識,對患者的疾病恢復具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細節護理;消化內科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tail nursing in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Methods 94cases of patients in digestiv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47cases)and control group(n=47cases)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between January2019 and January2020, all of which met the research standard.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digestive department were treated with detailed nursing.The observation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ursing satisfaction,patients'self-care skills,nursing ability and nursing consciousnes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elf-care skill was(32.79±3.68),the nursing ability was(29.64±1.29),and the nursing consciousness was(35.68±1.62).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elf-care skill was(24.36±4.97),the nursing ability was(24.03±3.24),and the nursing consciousness was (28.14±2.69).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elf-care ability was(29.64±1.29)The nursing statu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data comparison,which had practical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etail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self-care skills and consciousness of patients,which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disease,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Detail nursing;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Application
消化系統疾病與患者不良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具有較大關系,疾病種類多樣,發病率較高,病情變化速度快。患者在出現消化系統疾病時,既會給機體帶來損傷,也會對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響,生活質量也會隨之下降。臨床對消化內科患者護理多采用常規護理方式,主要為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等護理,該種護理方式缺乏針對性,不能夠滿足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本次研究對消化內科患者運用細節護理,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94例消化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分組式結果分析,將患者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n=47例)與對照組(n=47例),均符合研究標準。對照組消化內科患者運用常規護理方式,患者年齡25~76歲,平均(47.25±3.21)歲,患者男27例,女20例;觀察組消化內科患者采用細節護理方式,患者年齡26~78歲,平均(49.34±3.49)歲,患者男28例,女19例;兩組管理基礎資料差異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消化內科患者運用常規護理方式,需要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嚴格記錄患者出入液體量、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消化內科患者需要采用細節護理方式,具體實施如下:(1)制定護理工作計劃,需要科室護士長依據科室狀況、消化內科患者疾病特點以及日常護理內容等,制定合理的細節護理干預方案[1]。醫院還需要不定期組織消化內科科室護士長、工作資歷較長的護理人員進行進修學習,通過學習其他醫院護理技術、臨床經驗,進而提升科室護理人員專業能力。此外,科室護士長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護理工作中出現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共同探討解決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2]。(2)心理細節護理,細節護理內容包括心理護理,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以積極的工作態度、飽滿的熱情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3]。在交流過程中對患者心理狀態、情緒以及生理變化進行評估,依據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原因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比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會出現嘔血、黑便等癥狀,患者會比較緊張、恐慌,護理人員在輔助其進行體位護理、止血護理操作時,可向患者進行疾病講解,安撫患者不要擔心病情,并用語言鼓勵患者。(3)語言細節護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護理服務要求也隨之增高[4]。因此,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各項護理操作時,既要嚴格遵守操作流程,還需要在操作實施前、后進行操作講解,注意講解時語言通俗易懂,講解態度誠懇、謙遜,減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感,讓患者感覺溫暖、舒心,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避免態度不佳、語言組織不當引起患者反感,最終導致護患糾紛事件,影響醫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5]。(4)飲食細節護理,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用藥指導以及其他常規護理操作的同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飲食細節護理,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一方面可以滿足患者疾病恢復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力。在制定飲食方案時,需要詢問患者是否具有合并類疾病、日常飲食習慣等,如果患者具有高血壓、高血糖在制定飲食方案時,需要進行指標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制定。患者術后6 h可服用流質飲食,隨后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依次更改為半流質飲食、軟質飲食、普通飲食[6]。注意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類食物,避免對患者疾病恢復造成不良影響。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指標為護理滿意度、患者自我護理技能、護理能力以及護理意識。
1.4 統計學方法
需要將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指標、計數資料以及一般資料統一錄入計算機設備中,最終研究數據需要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n)表示本次研究的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使用(%)來表示,患者自我護理技能、護理能力以及護理意識采用(分)表示,用t進行數據檢驗,兩組數據存在差異時,以(P<0.05)為具有可比性。
2 結 果
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74%,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74.47%高,如今差異顯著。
3 討 論
消化系統為人體的重要系統之一,主要由消化道、消化腺兩部分組成,具體包括胃、食管、小腸、闌尾、結腸以及肝臟等器官,器官部位不同,所引發的疾病也不同。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以及腸梗阻等[7]。導致患者出現消化系統疾病的原因為精神壓力過大、吸煙、酗酒、長期服用藥物、暴飲暴食以及遺傳等,患者出現此著疾病時的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嘔血、腸鳴音減弱、穿孔以及反跳痛等。病情發展速度快,需要及時對其實施有效的治療與護理,多數患者會運用手術治療,進而在最短時間內控制病情,避免疾病惡化[8]。其手術的效果與護理配合度具有密切關系,因此,在患者治療期間需要做好護理工作,對提升治療質量,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運用細節護理方式,該種護理方式依據科室制度、消化科護理特點制定規范化的護理流程,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護理流程操作,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在實際工作中態度更加謙遜,對患者更加負責任,在滿足患者對護理服務需求的同時,還有利于提升醫院在患者心中形象[9]。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消化內科患者運用細節護理后自我護理技能為(32.79±3.68)分、護理能力為(29.64±1.29)分、護理意識為(35.68±1.62)分,而對照組消化內科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后自我護理技能為(24.36±4.97)分、護理能力為(24.03±3.24)分、護理意識為(28.14±2.69)分,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狀況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存在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因為該種護理方式會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對其進行飲食、心理等護理干預,通過心理護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促使其積極應對病情,而飲食護理可以加強患者機體免疫力,對疾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牟海軍,王 紅,等.循證醫學在消化內科住院醫師規培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03):23-25.
[2] 馬 琴,許 冰,等.品管圈在提高消化內科患者飲食醫囑正確執行率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2):184-185.
[3] 劉梅娟,夏燕飛,等.人文關懷理念下創新優化排班模式在消化內科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9,19(11):1575-1578.
[4] 尤 雯,劉 爽,等.用以問題為基礎的臨床科研帶教模式在消化內科病房帶教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9,39(11):1658-1661.
[5] 李 錕,巴 瑩,等.PBL聯合臨床路徑教學法在消化內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1):16-18.
[6] 侯 慧,劉慧敏,劉 晶.PBL聯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0):356+358.
[7] 史海濤,姜 炅,等.結合Mini-CEX的形成性評價在消化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7(03):499-502.
[8] 張 寧,張 能,李文敏.層級專科培訓在消化內科護理隊伍建設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19,27(05):188-189.
[9] 陳魏燕,楊貴兒,黃馨慧.個案追蹤法在消化內科護理組長培訓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