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蓮 謝芳 唐鈺瑩
【摘要】隨著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該病具有病程較長、反復發作等特點,給患者的生活質量、精神壓力均帶來嚴重影響。微創手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用方法,使患者的神經根壓迫狀態能得以解除,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術后存在焦慮、康復時間長或腰椎功能及結構恢復效果并不理想等問題。因此,研究康復護理方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階梯式康復護理是應用廣泛的新型護理干預模式,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護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就近幾年來階梯式康復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應用進行綜述,旨在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綜合護理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關鍵詞】階梯式康復護理;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8..02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 [1]是臨床骨科常見病, 其發病率在我國成人中15%,多見于男性,發病日趨年輕化。致病因素相對復雜,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在外力作用下纖維環破壞、髓核組織突出, 導致神經根、脊髓等受壓迫刺激而表現出腰骶部疼痛或伴有下肢麻木酸痛或放射痛等癥狀,并且會使腰部活動受限,出現感覺障礙或肌力下降等,嚴重者可導致下肢癱瘓,給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帶來嚴重影響[2]。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微創技術廣泛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中,其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及安全性高等優勢,但是術后仍需大量時間進行神經功能的康復[3]。而患者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的治療效果和復發率具有直接影響[4]。因此,做好術后護理,對于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階梯式康復護理在骨科領域的研究現狀
階梯式康復護理是近年來應用于臨床骨科疾病的一種新型漸進式、分階段的護理模式。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5],該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核心作為基本理念,與中醫學“以人為本”存在契合之處,其主要根據患者病情和康復情況的不同時期的護理需求,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內容,分階段實施專業功能鍛煉以及身心健康指導,旨在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及護理的針對性,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依從性,最終以獲得最佳的康復護理效果。有研究表明[6],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存在康復時間長、手術創傷面積大等問題,在研究中實驗組利用階梯式專業化護理,注重將患者的治療分階段、分時段實施全方位護理,治療呈現出最大程度地合理化、人性化, 達到加速康復進程,同時滲透心理疏導,可有效緩解負性情緒, 有助于改善醫患關系,提高治療過程的滿意效果。另有研究發現[7],與對照組相比,腰椎間盤突出癥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切除術后護理中應用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術后硬膜受壓、椎間隙感染、神經根水腫或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表明階梯式康復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綜上,這種護理方法是針對不用的患者,根據他們自身狀況設計方案,更加體現個體化,而不像常規護理那樣一概而論,很好地打破了傳統護理模式混雜的弊端,相信未來也將在其他疾病領域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2 階梯式康復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啟示及應用
在祖國傳統醫學中雖無腰椎間盤突出癥這一病名,但根據該臨床癥狀描述,當屬中醫“腰痛”、“痹證”范疇。病因多為風寒、勞傷、外傷和濕邪等,其病機主要為腎氣虛弱,風寒濕邪入侵機體,阻遏氣機,瘀血滯留筋脈致不通則痛;或氣血虛弱,筋脈失養,不榮則痛。臨床上大多將此病辨為氣滯血瘀型、寒濕痹阻型、濕熱痹阻型、肝腎虧虛型四型[8]。《景岳全書·雜證謨·腰痛》中云[9]:“腰痛證…遇陰雨或久坐,痛而重著,濕也;遇寒而痛,或喜暖而惡寒者,寒也;遇諸熱而痛而惡熱者,熱也;郁怒而痛者,氣之滯也;勞動即痛者,肝腎之衰也。當辨其因而治之。”因此,合理利用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在西醫臨床治療中結合中醫護理,因地制宜地提出因人而異的健康指導,發揮中醫護理的特色與優勢,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術后護理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2.1 第一階段:多元化術前護理
(1)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使用腰椎模型、圖片、動畫視頻及宣傳手冊等形式,跟患者仔細講解腰椎間盤的生理解剖結構和病理類型,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2)康復技師在術前教會患者進行正確肌肉鍛煉, 并主動師范正確佩戴腰圍的方式, 從而為術后早期實施功能鍛煉做好準備。(3)主管醫師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危險因素,調整不恰當的坐姿、站姿和臥姿的方式,同時利用通俗易懂或者圖文并茂的方式解說手術治療方式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使患者能夠正確的認識疾病,降低患者的恐懼感,樹立抵抗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4)腰椎間盤突出癥病程較長,且反復發作,患者容易產生緊張、煩躁、恐懼等心理。術前做好心理評估,運用恰當的開導性語言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解答疑慮,從而增強患者對康復護理及預后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耐心接受治療。
2.2 第二階段:綜合性術后護理
(1)康復鍛煉:術后1 d,鼓勵患者正確佩戴腰圍后進行站立和行走鍛煉,同時囑咐患者注意腰背部的保暖,盡量避免做彎腰、久坐、負重等動作;術后2~7 d,進行直腿抬高、足踝泵練習、仰臥飛燕、“五點式”、“三點式”等鍛煉, 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及耐受程度做到循序漸進, 持之以恒,從而降低術后出現神經根粘連、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康復鍛煉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腰背部肌肉功能及關節靈活性,盡快恢復脊柱的穩定性。
(2)情志護理:中醫特別注重情志因素在治療和護理中的作用。《素問·湯液醪醴論》中指出:“精神不進,則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說明情志是中醫學中重要的致病因素[10]。因此重視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護理的心理訴求顯得尤為重要。根據中醫情志學說和五音療法原理, 護理上利用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負性情緒。同時多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傾訴心里感受,疏導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做到精神守于內,安神定志,使氣血易通,疾病無以發展,從而促進疾病康復。
(3)中醫特色外治療法:在傳統護理基礎上,結合中藥外治法,護理療效更明顯。如中藥熏洗、中藥熱熨、中藥穴位貼敷等,通過皮膚滲透作用、刺激經絡穴位、肌肉筋骨等以起到調和氣血、溫通經絡、調理筋骨的功效。也可依據患者的證型分型的不同,將中藥離子導入法與中醫辨證論治相結合, 制備相應的藥液,充分發揮中藥透皮到達病所的作用機制,共同實現中藥最大化的吸收,提高臨床療效。另外,腰椎間盤突出癥多存在血瘀或寒濕,通過實施辨證耳穴貼壓、艾灸、拔罐療法,使達到祛濕散寒,暢通氣血之功效。
2.3 第三階段:延續性康復護理
傳統觀念認為,護理工作僅限于住院患者,出院后即終止服務,而延續性康復護理是指從出院后,延續到家庭的康復護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后,向其發放康復訓練手冊,囑咐患者在家中進行康復訓練,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平時保持正確的坐姿, 定時佩戴腰圍,確保康復訓練的連續性等。同時,護理人員通過定期電話、微信或及家庭訪視等多種方式提供專業的護理技術支持,全面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復環境安全性及訓練效果,如發現患者在康復訓練中的錯誤,予以耐心指導和糾正。
注意飲食護理:術后合理的飲食得當,將關系到并發癥的發生以及傷口愈合情況,所以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康復與飲食調護是密不可分的。術后患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 多飲水保持二便通暢;同時均衡合理飲食,不可過飽,忌肥甘厚味;注重高蛋白、高維生素攝入量, 補充適量的鈣劑和維生素D。另一方面,可根據腰痛病證型的不同,通過辨證施膳,給予個性化的飲食指導,予以中醫養生藥膳療法。如氣滯血證患者,可多食木耳、三七,平素配合玫瑰花茶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品;寒濕痹阻型患者宜多食溫經散寒、祛濕通絡之品,如當歸生姜羊肉湯;濕熱痹阻型患者飲食宜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為主,如薏米、冬瓜、赤小豆、茯苓等配入藥膳中;肝腎虧虛證宜溫補如桂圓、枸杞子、黑芝麻等補腎活血之品。總之,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運動有度、情志有和,可使疾病快除,恢復康健。
3 總結與展望
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是術后滿意療效的保證,階梯式康復護理融入到患者入院、出院、家庭康復過程中,通過麻醉醫師、護士、醫師、心理咨詢師等不同崗位工作人員充分協調, 根據不同患者的治療需求給予個體化的功能鍛煉和康復指導,分階段采取差異化的護理干預措施,逐步遞進的護理干預,從而提高臨床療效,改善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最終達到提高患者康復進程的目的。因此, 具有針對性、漸進性和可行性優勢的系統性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銀浩,王 翠.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康復的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9,25(04):401-406.
[2] 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中國疼痛專家共識[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0,26(01):2-6.
[3] 馮 帆,蔡 毅,李穎波,等.腰椎間盤突出癥7種手術修復方式差異的網絡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03):453-459.
[4] 馮法博,李曉林,金永明,等.胸椎間盤突出癥減壓術后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5,23(19):1747-1753.
[5] 翟 驍,陳 鍇,孫武權,等.中西醫協作階梯式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意義與展望[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9,40(04):349-355.
[6] 趙迎春.階梯式專業化康復護理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12):1551-1553.
[7] 任建芬,金惠群.階梯式康復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髓核切吸術后康復效果及疼痛度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02):115-117.
[8] 項昌盛.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治療進展[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11):1029-1031.
[9] 陳媛兒,馮 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醫辨證施護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05):604-607.
[10] 呂勤霞.中醫情志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9,11(06):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