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體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學校教育普遍存在體教“割裂”的現象,以至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了一句口號,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不能很好落實。其更顯而易見的結果是,兒童青少年體質狀況逐年下滑、健康隱患日益增多。
讓體育回歸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呼喚。
近期,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吹響了體教融合“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的號角。其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
體教融合,無疑是順應新時代體育發展、推動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然選擇。同時,我們也應理性地看到:一方面,體教“割裂”已久,政策的落地生根需要體育和教育部門打破壁壘、相互磨合,在制度、人員、資源等方面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體教融合”又不單是體、教部門簡單的相融相加,而更是一種理念的變革。學校體育應達到“以文化人、以體育人”的目的,讓更多兒童青少年在體育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新政的出臺,就學校體育改革給出了方向性的意見,但在實操層面仍有許多問題待求解,如體育課怎么上、體育教師如何配齊配強、體育作業怎么留、體育考試怎么考,等等。本期“特別報道”,我們邀請多位專家、教師圍繞一系列問題,共同探討體教融合之路如何走通、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