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
校園文化是學校育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耀邦紅軍小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以“創一流名校,育棟梁之材”為目標,將校園文化建設與生本教育有機結合,致力把學校建設成管理科學、制度健全、隊伍過硬、環境優美、功能齊全、質量優良的一流名校,把教師培養成政治素養高、道德素養高、文化素養高、業務素養高的新型教師,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品位的好學生。
物質文化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目前,學校共有21間功能教室(包括新建錄播室),各班均配有班班通。另外,學校圍繞文化主題,建設了核心價值觀圍墻、文化長廊、耀邦亭、文化景觀石、科學實踐園,教學樓臺階、走廊上也展現有名人名言、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及《弟子規》《新二十四孝圖》《百家姓》相應內容,加之班級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圖文展板、綜合樓大廳的紅色文化宣傳圖等,讓人一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
精神文化
圍繞文化主題,學校組織編寫了《安全教育》《耀邦的故事》等校本教材,并把陶藝、書法、科學實驗、手工制作、足球等課程納入課表。感恩節,孩子們用飽含深情的文字表達對父母、老師的感激;世界環保日,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撿拾垃圾;敬老日,孩子們前往福利院,與老人們聊天、嬉戲……另外,藝術比賽、漢字書寫大賽、書畫比賽、詩歌朗誦會、主題文藝演出等,讓孩子們展露才華、表達個性,成為學校文化的建設者、參與者和享受者。
同時,學校采取課題帶動、研訓一體、集體備課、專家講座、同課異構、教研沙龍等形式引領廣大教師專業成長。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力量,大力推進課題研究,提出“草根”課題(問題即課題),發動所有教師參與。另外,學校先后與北京芳草地學校、浙江金華市金師附小、九江市雙峰小學締結為互助學校,借助“他山之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制度文化
學校充分發揚民主,建立健全教師聘任制、末位淘汰制、績效考核制,并設立校長獎勵基金等,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去年暑假,學校還制定了“好老師、好學生”標準,使師生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
在梳理和完善學校制度的同時,學校把校園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安排到人,每一項工作都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考核細則,把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考核掛鉤。同時,完善學生評價機制,把學生取得的每項成績都記入成長檔案記錄袋,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依據。另外,學校還成立了行政、教師、學生三支值日隊伍,對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進行嚴格的管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行為文化
紅色行為文化。學校以開展紅色社團活動為基礎,以紅色“擂臺”為展示平臺,面向全員開展“入紅色社團、唱紅色歌曲、讀紅色經典、看紅色電影、講紅色故事、編演紅色劇目、擺紅色擂臺”等校園紅色行為文化建設活動。同時,開展校園建筑物、道路、場所的紅色命名活動,并落實“五紅陣地”——廣播站、小導游、鼓號隊、圖書室、中隊。
養成行為文化。學校強化新生入學教育、主題班會教育,充分利用重大節慶日、紀念日和畢業等機會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如新隊員入隊儀式、升旗儀式、小交警模擬課堂活動、地震逃生演練等,形成有效的工作機制。
辦學60余載,耀邦紅軍小學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先后獲評“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范學校”“江西省中小學德育示范學校”“江西省少先隊工作示范學校”“九江市中小學校園管理四星級學校”“九江市安全文明校園”等。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耀邦紅軍小學校)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