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遠忠 唐毅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校合作,有利于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利于全面提升智育水平,有利于增強身心體質,有利于實施美育熏陶,有利于綜合發展勞動教育。在教育關系中,家校合作方式多種多樣,呈現多姿多彩的魅力。本文從五個方面探討五育并舉背景下的家校合作方式。
從《二十四孝》到《顏氏家訓》,從“孔融讓梨”到“孟母三遷”,中國自古以來就特別注重家教家風。如果說學校是實現立德樹人培養目標的主要陣地,那么家庭就是第一陣地。通過親情紐帶,創造綠色空間,可以更密切地進行德育。當然,家庭式德育需要學校的參與,家校也必須建立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協同互補,把德育發揮到極致,培養德才兼備的人。
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首先要統一戰線,彼此信任,緊密聯系,第一時間發現學生“三觀”的變化,及時引導,確保教育的效果;第二,充分發揮班集體在家校德育中的主導作用,班主任、家長、學生相互協同,相互促進,實現德育發展目標。
構建學習共同體,實現學習共同,可以提升家長素質,提高育人水平,拓展家庭智育空間。家庭中,學生主體突出,能更有針對性地照顧其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比如“尚學龍泉·社區家庭教育”,通過親子共讀活動,提高家庭教育在智育中的比重,減輕學校壓力,彌補智育空檔,有利于培養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
構建學習共同體,第一是辦好家長學校,定期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對家長提出學習要求;第二是開好主題家長會,發揮班級團體作用,家長,老師,學生共同學習;第三是發現優秀家庭教育案例,學習先進家庭教育知識,與時俱進,學校做好組織引領工作;第四是教給家長評價方法和標準,引導家長對學習進行科學評價。
標準化發展體育,離不開家長的鼎力支持,離不開家庭教育的補助。無縫對接,就是家長和學校對學生的身心狀況做毫無保留的交流。這樣,不僅降低安全隱患,而且可以個性定制,讓學生達到體育鍛煉標準。
實現無縫對接,首先要以誠為本,學校主動宣傳,如特色體育項目,校園足球等,取得家長信任;然后鼓勵家長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得到高質量的體育服務;最重要的,是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合格標準,提出要求,明確分工,讓家長有具體的操作方法,比如培養游泳技能,帶領學生跑步,確保學生睡眠時間等。
家庭審美及對真善美的追求并為此付出的努力,對學生具有重大影響。在美育中,學校是系統化,整體式的培養,家庭是個體化,碎片式的發生,只有加強雙邊合作,才能高質量的發展美育。
加強雙邊合作,關鍵有三點:一是深入家庭,廣泛宣傳,取得文化認同;二是學校提供發展機會,邀請家長參與地方文化和藝術特色課程,參與校園藝術活動,增強文化理解;三是支持家庭提供學生學習藝術技能的物質能量,推動學生專業化發展。
家庭通過生活方式勞動,創造一個個機會,在言傳身教中弘揚勞動精神;而學校通過集體勞動課程進行勞動教育。所以要優化資源,依托以家庭為圓心,家庭擁有的社會關系為半徑的平臺,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
優化家校資源,可以利用傳統節假日給學生安排家務,把主題班會課引申到家庭活動,又通過家庭活動豐富班會內容,學校與家庭合二為一,甚至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也可以根據家庭所在地區,利用相應的場地作為基地,為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等實踐提供保障。
當然,“五育”相互包容和彼此促進,家校合作也包含“家校社”的合作,不能片面的認定不是“家”就是“校”?!吧袑W龍泉·社區家庭教育”就是家校社的合作統一。在合作中,從來沒有“畢其功于一役”,只有堅守初心,潛心育人,才能琢玉成器!
總之,和諧的家校關系,為教育提神賦能,為質量保駕護航,為學生成長奠基。家校合作,主導在學校,主角在家庭,主體在學生。在堅持“五育”并舉,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教育關系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唯有家校合一,才能實現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