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
(成都文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401)
當前,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涌入,我國的非遺文化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加之現代人價值觀念的變化,導致我國的非遺文化的發展空間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如今,在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下,我國非遺文化的發展將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
數字媒體主要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基礎之上的,是媒體藝術發展的新高度,引領大眾進入到了數字化的藝術殿堂。數字媒體的傳播主要依賴于網絡技術,體現出了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優勢。做為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數字媒體藝術與傳統的藝術具有很大的差別性,主要體現在表現方式和傳播類型上的不同性,數字媒體藝術體現出了較強的時代特征,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1.技術性的特征。眾所周知,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主要依靠的是數字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數字媒體藝術借助于兩種現代技術的優勢,體現出了較強的技術性的特點。計算機網絡技術將需要傳播的信息進行一定的轉化,形成數字信號,從而實現快速的傳播,這就是數字技術發揮的作用。而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借助于網絡技術基礎上的數字信息展示平臺,人們利用該平臺,可以便利的獲得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內容。
2.互動性的特征。數字媒體藝術,其并不單純的是一種藝術,其還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技術,數字媒體藝術,它通常在媒體的終端得以呈現,且呈現的方式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化的呈現方式,并實現了人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體現出了數字媒體藝術互動性的特征。
隨著世界各國交流和合作的不斷增強,國家間的融合不斷加深,其中就包括文化上的交流。我國運用數字媒體藝術形式,加強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深刻的宣傳和弘揚,將我國優秀文化的魅力展示給全世界,不僅提升了國人對非物質文化的認同感,同時也增強了人們的民族自豪感,主動的去了解和感知我們的非遺文化的內涵。
在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和弘揚的過程中,傳承和弘揚的方式非常重要,除了傳統的一些方式外,要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數字媒體形式就是現代創新的一種方式。數字媒體藝術通過互聯的網絡,可以將非遺文化信息迅速的傳送出去,各地的人們重要上網,就可以搜索到相關的信息內容。
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最常見的傳承方式,就是以繼承人的方式,與數字媒體藝術方式相比較,這種傳承方式具有很多的局限性,難以與數字媒體藝術形式的數字化、多樣化及時空性等優勢相匹敵,充分發揮數字媒體藝術的的技術性特征,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進行相關信息形式上的轉化,例如,以音頻、視頻及圖片等方式呈現給大眾,以便更好的傳承和保護非遺文化,解決傳統傳承方式中存在的弊端。
其一,數字化的數據采集方式。運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將非遺文化資料進行數字化的數據收集,并將這些資料轉化為文字、視頻及圖片形式,全方位的、多種形式的進行傳承。
其二,數字化數據處理。以當前的科技水平,對數據信息的處理技術包含三種,即平面化數據處理技術、網絡化處理技術及動態視頻處理技術。平面化數據處理技術能夠將一些平面化的非遺文化轉化為平面化的數字圖像,同時利用平面軟件將一些圖案、畫像等,掃描至數據庫中;網絡化處理技術,就是利用網絡平臺等,將一些非遺文化在上面進行展示,讓大眾了解其內涵和重要價值;而動態視頻處理技術,則利用一些編輯軟件,將非遺文化資料進行綜合和編輯,從而制作出一些動態的視頻,更生動、直觀的展示給大眾。
將數字媒體藝術形式融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當中,其體現出的互動性,能夠給傳播帶來一定的方便,運用動畫技術,可以給人們的視覺帶來較大的震撼和沖擊,將非遺文化更形象的傳播出去,吸引大眾的關注度和觀看的興趣,對傳承非遺文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數字媒體藝術的運用,可以給大眾呈現出逼真的一定情境,而在數字媒體藝術的創作中融入一些非遺文化內容,不僅能夠給數字媒體藝術的創作帶來更加多樣的形式,還能更好地傳承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文化,感受其魅力,從而提高他們對非遺文化的保護意識,并自愿的加入到保護非遺文化的行列當中。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給我們后人的寶貴文化財富,我們要將這些優秀的文化傳承和弘揚下去,充分發揮數字媒體藝術的優勢,創新傳承方式,提升大眾關注度,提高大眾對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意識。